觅道,觅遗失的自我――评《老子〈道德经〉释解》

时间:2022-06-07 12:41:02

觅道,觅遗失的自我――评《老子〈道德经〉释解》

摘 要:文章就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王凯博士新著《老子道德经释解》进行了评析,突出了此书的三个创新之处。一是撰写体例构造精当,采用“五段式”结构:将原文、注释、今译、分段解读、阐述部分结合,在追求学术性同时兼顾普及性。二是解读道时强调道自身的显现,作者一方面注重道的基本概念的梳理,另一方面将道的概念性征与西方类似的范畴进行比较,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之道的轮廓。三是作者将道至于现实性情境中,以加深读者理解,最终诉求启发现代人寻找遗失的自我。

关键词:《道德经》 体例 觅道 现实性

王凯博士的新著《老子道德经释解》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在国内外学者丰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了历史不同时期对老子《道德经》一书所作的注释说解,对《道德经》一书做了逐章、逐段、逐句、逐字的细微考据和反复斟酌,学术态度严谨。这对于当下打着“国学”旗号烹制“文化快餐”的不良风气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同时,得益于作者丰富的经历,本书为《道德经》解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解读《道德经》的过程中,作者不仅从文本切入,对于核心概念有深入的把握;并超越文本的表象,参以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视角加以关照,独辟蹊径,深入文本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蕴,对于一些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颇具开拓性。为了将学术性与普及性更紧密地结合,此书在解读《道德经》的每一篇章时大体采用“五段式”结构:分别是原文、注释、今译、分段解读、阐述部分。

原文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可靠的原典。作者综合现行《道德经》的权威版本,校勘整理,力图还原《道德经》文本的本来面目。注释部分,旨在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对于重难点的字词均有较为详细的解说,并将前代大家的精辟说解附于其上,为读者进一步把握文义提供了便利。今译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理解原文的参照。作者用白话将老子千年前的玄妙之语娓娓道来,优美流畅,使读者倍感亲切。分段解读,旨在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导读线索。对每一章的层次关系和表述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使读者更好地贯通文本的上下语境。阐述部分,旨在于对老子道德经各章的主旨进行准确的概括,对每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深入地解读和阐述,对一些学界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阐述部分尤其可见作者对于文本的敏锐感知和深切体味,妙语迭出,卓见纷呈,是书中最为精彩的所在。五个部分层层递进,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老子的幽深境界。

作者解读道的过程,也正是觅道的过程。《道德经》第十五章云:“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作者深感于道“深不可识”之玄妙,但是又清醒地意识到道的显现。首章中,作者引用《说文解字》“玄”字之义:“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其意在解释:黑是象征着遮蔽,而红象征着显现,道的奇妙就在于它既自身遮蔽又自身显现。所以,观道需要穿过“有”、“无”的表象,寻觅道的端倪。

作者认为,作为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老子讲的道,是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自然之道。道存在于三个维度:从道路的维度上看,道是生成性的,道自身开辟道路;从语言的维度上看,道是不可言说的存在自身;从存在的维度看,道是无,道又是有。因此,道始终面临说不可说的困难,尽管自然之道会提供一种指引。

在老子文本中,道的表达往往有两种方式,一是“道,像……”,二是“道,不是……”,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辩证道的情状,作者在《老子道德经释解》中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为了让道更清晰的显现,去除遮蔽,作者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

首先,作者注重道的基本概念的梳理,对于“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等词有着精辟的阐释。对于道乃是“象帝之先”,作者将“道”和“帝”进行了对比:在老子之前,中国古人通常把“帝”、“天”视为最高的主宰,人们信奉“帝”、“天”之类的神,或信奉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如巫觋、帝王等;而老子提出惟有“道”才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是人所应遵行的行为准则,也是人安生立命的精神家园。老子的贡献就在于对自然性的天的生成和创造,提供了新的、系统的解释,把古代原始宗教的残渣涤荡得一干二净,从而使哲学的宇宙论成为可能。这正是对于陈鼓应先生“‘道’的预设,破除了神造之说”观点的进一步阐发。

其次,作者将道的概念性征与西方类似的范畴进行比较,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之道的轮廓。作者引入了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逻格斯”(λóγο?)一词。“逻格斯”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而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在赫拉克利特看来,“逻各斯”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逻各斯”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逻各斯”是永恒的,虽然人们感觉不到它,但它无处不在。老子的“道”也同样具有这些属性和功能。同时,作者强调,道与万物的关系,类似于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存在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者,因为存在是最普遍的,贯穿一切,所以是最高的,是一切存在者的目的和动因,而老子的道也是最高的,是天地万物的原因、根据。对于道的“不争”,作者也与佛教和基督教的不争进行了区分:佛教的不争基于空无,通过涅达到。基督教基于博爱,道成肉身,是上帝的给予。而老子的不争始终基于自然自身。在出入此类的比较和界定中,道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更加明确。

作者寻觅道,探讨天地万物生长和消亡的法则,其最终诉求指向的是现实人生,寻找遗失的自我。老子之道是一种终极之境,它原本与人合而为一,现在却变得愈来愈遥远。人们日益失去了对世界原始、纯真、直接的体验,被欲望蒙蔽,迷失于纷纷扰扰的现实中,难以自拔。对此,作者深感遗憾。在觅道明道的过程中,作者将道与日常经验相结合,给予道现实性情境,以期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体悟道,从而遵循道,与道合一,回归本性,回归自身。

读王凯博士的《老子道德经释解》,走上觅道的奇妙旅途,放慢脚步,放松心情,细细观赏那一路别样的景致,你会在不经意间邂逅,那个曾经遗失的自我。

参考文献:

[1]王凯:《老子〈道德经〉释解》,人民出版社,2012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3] 徐梵澄:《老子臆解》,中华书局,1988

作者简介:王若(1990.2-),女,汉族,安徽人,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 2012级研究生。

上一篇:试析汉俄语言文化图景中马的形象 下一篇: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职业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