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夫妻携手创办“烹饪书店”

时间:2022-06-07 10:11:54

年轻夫妻携手创办“烹饪书店”

如今开店的人实在太多了,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是难上加难。可你知道吗?一对年轻夫妇竟别出心裁地在广州开了一家“烹饪书店”而且经营得红红火火。

大胆设想

开一家“烹饪书店”肯定不错

2006年1月,庞红艳拿出2万元积蓄,在丈夫工作的书店附近开了一家小饭馆。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可月赢利却只有2000元左右。半年后,庞红艳有些泄气了,想把饭馆转让出去。丈夫李军提议说:“要不把饭馆改成书店吧?”庞红艳有些动心,可她仔细一算,又发现重新装修很不划算,而且,书店赚钱比饭馆更慢,风险也更大。

进退两难时,丈夫李军忽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在书店上班时发现,那些有关烹饪的书籍很受城市女性的欢迎。可不可以开一家既能卖书、又能教顾客烹饪的特色店呢?如果让烹饪手艺不错的庞红艳每天在店里现场示范烹饪方法,肯定很受顾客欢迎。

多种经营

“烹饪书店”里即可买书也可烹饪

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备,庞红艳采购了1000多册烹饪书籍。她将店铺改装成3个区域:一个是“休闲阅读区”,高大的书柜贴墙而立,配上舒适的长沙发和书台,顾客可以坐着休息、看书,如果对其中一则食谱感兴趣,还可以大大方方地抄在笔记本上,绝不会有人干涉。二是“烹饪示范区”,也就是厨房,里面配备了一套现代厨具,店主在此示范,顾客也可以在此自己动手操作。三是“美食餐饮区”,顾客可以在这里静静享用店主或自己做出来的美食。2007年3月,“烹饪书店”正式开业了。

服务出新

靠多样化服务吸引顾客

开业不久,庞红艳发现有一个 20出头的小伙子每天晚上都会跑来这里看书,便主动上前与他交谈。原来,这个姓刘的小伙子在附近一家饭馆打工,但他并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洗菜工,想成为一名厨师。庞红艳便决定收小刘为“徒弟”。在教小刘学烹饪时,庞红艳又想到:何不面向打工者推出烹饪培训的服务呢?虽然自己不能颁发专业证书,但对于那些年龄不大、又没钱去烹饪学校读书的打工仔来说,这样好歹也算是学了一门技术,借此在小饭馆和快餐店打工是没问题的。不久,庞红艳就面对那些年轻的保姆和想学烹饪的打工仔,推出了烹饪培训的服务。

2007年8月的一天,庞红艳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小报道,说如今许多年轻男女婚后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不会干家务活,尤其是不会做饭,因此,家政市场急需—批“新婚保姆”。于是,不久后,她又推出了“新婚烹饪培训”服务。

庞红艳发现,一到晚上或周末,常有一些白领阶层的男男女女光临书店,他们其实都是烹饪爱好者,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闲暇时候,他们就想借这里的场地,向朋友们“炫耀”一下自己的厨艺——这里不但工具和材料齐全,同时也省却了事后收拾厨房的麻烦。注意到这个现象后,庞红艳又针对这类顾客提供了自助式烹饪服务:如果顾客想自己炒菜,便可提前打电话向书店预订所需的原料和佐料。然后,她就会先将所有的原料和佐料切好、配好,由顾客亲自到书店来掌勺炒菜,炒好菜后,顾客便可以在“美食餐饮区”享用了。

生意红火

主业还是经营书籍

庞红艳越做越得心应手了。她发现,只要不断地用心挖掘新的市场需求,顾客就会日益增多,生意也会日益兴隆起来。

尽管庞红艳相继推出了越来越丰富的服务,但她的店铺既然叫做“烹饪书店”,重点当然还是在卖书。其实,她让顾客自己动手烹饪,不仅挑起了顾客的食欲,往往也激发了顾客购买书籍的欲望。如今,在她的书店里既有现代大众化的彩色食谱书,比如《湘菜大全》、《重庆江湖菜》等,也有陈旧冷门的食物史书,如《烹饪的乐趣》和《古代宫廷菜》,甚至还有诸如《何不吃昆虫》和《吃蛇也疯狂》之类的刺激离奇的饮食书籍。

上一篇:板栗糯米酒酿制法 下一篇:火车,火车,很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