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路过的风景

时间:2022-06-07 08:58:34

【怀旧・舍不得】

明天的热爱

黎武静

我是一个难舍的人,对拥有的人和物,乃至回忆与时光,一概不舍。

物愈旧,情愈深。纠缠的时光一旦有了年头,便觉眷恋难舍。看着这物,便想起一切时光的痕迹,那年那月那时,那种种情状,何忍相弃,何忍离别?丢掉旧物,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新杂志翻过一遍就堆在那里,不想重温第二遍,却又舍不得丢掉。源源不断买来的新杂志,和时光一起变老。电脑里看过的电影一样存在那里不舍得删除,硬盘里的空间不管多大,总是旧的不去,新的再来,于是日渐丰满。记忆也是一样,太容易怀旧的人,无数过往拾拾拣拣都要留在怀中。

已经消失不见的老地方,在梦里反复出现。喝过的油茶味道,带着童年的清香至醇,游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想要重温一切旧时光里的温情,走一走童年踏过的弯弯曲曲的小石巷。那些石头被岁月磨得光滑无比,排列着动人的样子,不规则里有曲径通幽的幽幽情调,走过去,便能穿越岁月的迷雾,触碰青春的笛声。

舍不得,也无可奈何,时光终将成为回忆。太容易怀旧的人,亦可坐看时光的流淌,看万物都染了时光的颜色,愈见深情可喜。愈老,愈有滋味,即使只是一件小东西,因为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所以就有了与众不同的面目。外人看去,只觉平常。可只有自己明白,这物什后面藏着的曲折与欢喜,那些幽微热诚的心绪,千回百转的过往,像一部恢弘巨著,厚重得自然动人,没看过的人不会懂。

这部电影今天没爱上,明天就爱上啦;这本书今年没感觉,明年就想起来了。那些路过的风景,时光无穷无尽地向后流过去,太容易怀旧的人,在时光里慢一拍地走着爱着。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3年第7期)

赏析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往事虽随风而去,但那道风景却永远留在心底。懂得欣赏过去的风景,懂得回味逝去的年华,慢一拍又何妨,我们读懂的是他人从未有过的心情。正如文中所言“这物什后面藏着的曲折与欢喜……没有看过的人不会懂。”带着那颗怀旧的心走向明天,生命也将趋于完美。

【记忆・难忘童年】

我们小时候

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 杨素凤

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我们,童年是苦涩单调的:没有花裙子,没有夏凉帽,没有冰激凌,没有流行音乐,没有电视,没有五花八门的儿童读物,几本黑白小人书就足以让我们兴味盎然,爱不释手。“六一”儿童节我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就是白丝布衬衣,蓝布裤子。游行时脖子上围着毛巾,用像章别住,头上戴顶草帽,这是农民队伍的标准打扮。工人队伍大都挑选城市学生,手里拿着的是大大的蜡笔道具,戴着帆布鸭舌帽。花环队更靓丽,手里拿着的是用各色皱纹纸编成的花环,穿着花裙子,这也是城市学生的专属。我是农村的学生,参加的是农民队伍,鞋是母亲亲手做的,当时很少有人能买得起球鞋。游行时能吃一根5分钱的冰棍、喝一杯2分钱的橘子汁汽水,这我就感觉很知足了。

平日上学的间隙,我要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我上小学时,学校规定农忙季节可以带弟弟妹妹到学校。父母去地里干活,妹妹没人领,我就拉着4岁多的她跟我去学校,两人的长凳就得挤3个人。

记得有一年8月底,父母拉麦柴去卖,没时间照顾我们,由于我贪玩,妹妹的手臂不知道怎么弄伤了,她也没有哭,因此没得到及时的治疗,后来伤口化脓,手臂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非常难看,夏天她都不敢穿短袖衣服,直到现在还一直埋怨我。

那时中午放学吃完饭,根本没有午休一说,我们要帮大人搓草绳,用来捆麦子和稻子。下午4点多放学,农村学生大都提着筐子、背着背篓,结伴到田埂地头挑喂猪的草,父母给我们定了任务,挑不够一背篓草不许吃饭,有时候要走好远才能完成任务。

儿时玩过的游戏有捉迷藏、打克郎战、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抓骨头,有时疯起来就玩倒立,看谁立的时间长。小水渠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在里面戏水、打水仗。

假期我们跟着大人下地干活挣工分,农村的各种农活我都干过。5月份栽稻子时天气变化不定,早晨寒冷,我穿一件破棉袄,腰里系根草绳,下水时冷得哆嗦,站的时间长了喊腰疼,大人们就说:“小娃娃家的腰在哪里?”扯线栽稻子时,大人一格栽10个秧苗,小娃娃两人栽一格,挣一半工分。等稻子栽完,我们腿上的皮肤都皴了,摸上去非常粗糙,抹点棒棒油皮肤才绵软了。20多天后,我们就开始薅稻子,田里的蚂蟥多得吓人。

刚放暑假,夏收又开始了,麦子连割带打得持续一个多月。那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大人说是抢黄田,天不亮,就把我们连骂带哄地叫起来去拾麦穗,走的时候拿个黑面馒头,早晨出去,晚上回来,半个月下来,我和弟弟、妹妹能拾200多斤麦子,弥补了家中口粮不足的问题。麦子刚收回家,又该种白菜、萝卜,挖土豆了,总之,没有闲着的日子。

为了多挣工分,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为了有书念,我只得坚持着,不敢懈怠。这些因素也激励了我后来上高中时发愤图强,努力学习的决心,坚定了我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的信念。

赏析

别样的童年,别样的乐趣。在艰苦的环境中,我们仍能够感受到作者那时独有的快乐。文章交代了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自己的身份,并将自己的生活如电影一般展现在读者面前。鲜活的人物形象与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让文章读来回味无穷。

【恋旧・莫名之情】

旧物・情

福建省安溪县恒兴中学 进取文学社 杨雅昕

门上鲜红的对联仿佛在对我的归来表示欢迎,门上贴着的门神铜铃般的大眼和肃穆的表情此刻却也显得和蔼亲切了几分。青石台阶依旧那么坚硬,门槛却早已被进进出出的人踏出了“伤痕”。我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感,在看到这些时。

水彩笔

整理东西的时候,我在柜子里发现了一盒水彩笔。它的外壳已经向我汇报了它的年龄。噢,这是我6岁时爸爸给我买的。打开盖子,里面老老实实地躺着24支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它们的模样也各有不同:最爱的蓝色笔在我频繁的使用下笔头已经陷了进去;明黄的笔盖不翼而飞;草绿的笔身已经被严重地磨损了。

这使我想起了当年的我,那个爱画画的我。犹记那时的涂鸦,永远是些房子、花草、云朵,从来都不见人物,不是不画,而是不会。我曾不止一次因画不出人物而愤愤丢下手中的画笔。后来上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报了美术班,从此我开始认真学画。渐渐地,各种人物在我的笔下诞生。每每看见自己的作品都十分自豪。那时的我,真的很快乐。而现在的我,又有多久没画画了呢?

与这盒水彩笔的命运不同的是,六年级时买的那盒油画棒就从没被我用过,一直躲在角落里。我合上盖子,重重地叹了口气。

相 册

房间里桌子的中屉存放着挺多东西,诸如爸爸当年的同学纪念册、80年代的粮票、已绝版的钱币……但我每次必看的,是一本相册。相册很厚,粉红的封面,里面小心地夹着很多的老照片。

细细翻看,我看到了爸爸当年和同学一起出去游玩的风景照,看到了妈妈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看到了那时只有几个月大的我,看到了表哥当年可爱的模样……每一张照片都留下了人们那时的笑颜,都承载着一段美好的记忆,都在向我诉说着那时的时光,也都永远地留在了记忆当中。

书 本

在箱子里,我找到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这令我欣喜不已。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用铅笔写下的笨拙的“杨雅昕”。那时的字如今看来是多么稚嫩,而我却又感到万分亲切。

翻了几页,我不禁笑了,原来我喜欢为插图“添油加醋”的坏习惯从那时就养成了啊!瞧,“小兔子运南瓜”这一幅图的南瓜硬是被我画成了炸弹。再翻了翻,我看到每一课的生字词后都有我尽力写得工整的字。唉?这是……在某一页的下方躺着一行字:长大后我要当一名科学家。短短一行铅笔字,却感觉它们在熠熠地闪着光。这难道就是我幼时的理想?

那时的我,总在纠结着以后要当科学家还是画家;现在的我,脑子里只想着单词还没背,练习册还没做,月考会不会考砸。那行字是那样刺眼!

梦想总是太光彩,所以现实才显得黯淡。

旧物所承载的情感,终究也只能让我活在记忆里。时光机带不走回忆,却把它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而我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当往后回忆起这段日子时不会有遗憾,这就够了,不是吗?

【指导教师:苏立仁】

点评

文章开头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令读者眼前一亮,方位移动式的写法牵引着读者的视线将读者带进作者的回忆中。文章主体运用三个小标题,分别由以前的三件东西引出相关的记忆,使得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结尾处点明文章主旨,揭示活在当下的重要意义,见解独特,观点鲜明。

上一篇:走进小说天地 下一篇:眼镜内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