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2-06-07 07:29:0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1.综合表现

如果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关注和有效地解决,肯定会影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时期是儿童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受到的教育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儿童的心理教育就一定要做好,健康的心理教育会让一个人受用一生。目前我国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断下降,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对中小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厌学、逃学

在小学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逃学情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受到他人的排遣;有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对课程有排斥;有的学生面对长期的、繁重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受到家里负面情绪影响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小学生发生逃学厌学的情况。

3.心理承受能力差

孩子们的心往往是敏感而又脆弱的。在面对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时,由于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做事件做出一个合理的对待,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问题一旦形成带给孩子们的伤害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很多自闭、抑郁的孩子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瞧不起别人,一方面他们又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4.人际交往能力差

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孩子们往往出于天生的自我保护感,对于陌生的人和环境难以适应,更不愿意主动交流。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之间缺乏相互的了解,在对待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上容易极端,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要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头脑灵活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储备。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将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是那些有着艰苦奋斗精神、坚韧不拔毅力、善于合作、适应力强、积极开朗、团结友善的优秀心理素质和完善品格的人。这些人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由现在的小学生教育开始做起,由教育这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做起。一点一滴,跬步相积,以至千里。

(二)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教育在人一生的教育里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我国在发展中,长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学校里只重视学习成绩,心理和德育的发展相对缓慢。小学的教师多数都缺乏心理教育的意识,对学生中间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早发现,早帮助,直到其行为上发生了严重的问题。社会里每天都有在犯错和犯罪的人,但是这些人不是天生下来就是有问题的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童年有着异于常人的经历,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人格。

(三)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已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我们所说的素质,并不是指所有的文化课都能取得100分,体育也能拿99分的那种人,而是一个心理健康、活泼向上有心理承受能力,受得起挫折和考验的人。所以,只有先做好人,才能最终成才。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点,只有坚持不懈的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为我们的家庭、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人才。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由发展心理入手,根据小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应用心理学理论,采取合适的方法,从根本上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

作者:杨正益 单位: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