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砼施工技术

时间:2022-06-06 09:26:06

探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砼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中对沥青砼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针对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的改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砼;施工技术

前言

交通是经济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进度也不断的加快,其中市政公路的建设,是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市政公路工程主要依靠的是沥青砼技术,因此对于沥青o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市政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性能。

一.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中的原材料控制

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优良性能,我们在进行沥青原材料的选取时,要设定选料的标准,最好高于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和规范,尤其是对沥青的延展度要有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好要考虑到公路工程的经济性,再设计公路施工结构层时同时选用进口和国内两种沥青进行施工,底层和中间使用性能较低的国产沥青,上层使用性能较好的进口沥青,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公路工程的性能。沥青砼公路技术应用范围很广,这与其所具有的优秀性能有关,优点:无接缝、构面平整、无颠簸、耐磨性好、噪音小等。缺点:工序较为复杂、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在对其原材料进行控制时,主要要注意以下方面:

1、机制砂与集料指标。沙料的选择对于公路工程的路面质量具有很大的印象,一般来说,人造机制砂相较于天然砂和石屑更有优势,其优势如下:①能够与混凝土进行充分粘合,方面表面集料;②粗糙、洁净以及尖锐的人造机制砂,在进行公路工程的碾压成型时,能够帮助增加矿料间的内摩阻力,使得车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③机制砂还能够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形变和流动,使其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机制砂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为了获得带有大量棱角的机制砂,必须使用机器对石料进行破碎,从而产生大量粉尘,从而在制作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公路质量;此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破土比例上以及扁片,极大的影响公路路面质量。针对以上缺点,要求在选择机制砂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机制砂的棱角指标和集料的材质。集料要要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冲击值、压碎值和磨耗值,其表面要坚硬洁净、干燥,还要求集料的韧性和耐磨性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机制砂的质量最好,从而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2、沥青原料沥青酸浓度。资料显示,酸性物质会降低沥青和集料的结合能力,因此由于沥青原料中存在着沥青酸这种酸性物质,我们要尽可能的降低沥青酸的含量,保证沥青与集料具有足够的结合力。

3、骨料最大粒径。骨料最大粒径与公路路面的抗车辙性、疲劳耐用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属于沥青原料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资料和规范表明,当沥青原料的粒径最大值与其厚度比例在二左右时,公路表层沥青的抗滑性、平整度、抗车辙性和耐用性是最好的。

二.在公路施工技术中的沥青砼公路施工设计

在市政公路施工中,做好沥青砼公路的施工设计,可以使得工程施工事半功倍,保证公路施工质量。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测试和选择,方法如下:

1、设计目标配合比。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例是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其考虑的因素有:公路工周围的自然环境、公路等级和路面类型等。在确定沥青的种类之后,利用马歇尔试验来决定沥青的使用量。

2、设计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例的设计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的。他的步骤如下:①对比集料与目标配合比是否相同。为了使各种集料达到目标配合比所规定的数据,要对冷料仓的进料比不断地进行更改,直到达到达到目标。②抽取与最佳沥青用量相同的沥青,利用马歇尔试验,将混合料的空隙率控制在3%-4%左右,从而获得透水性较好的沥青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可以将水对公路的破坏降至最低。

3、验证生产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和原料选择完毕后,要进行原料试拌和试铺。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还要通过钻心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规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骨料用量以及减少骨料粒径,提高混合料的均匀性,来保证施工质量。

三.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当完成沥青混凝土的选料和配合之后,完善成熟的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市政公路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完成后公路的质量,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杜绝安全事故以及意外事故。以下为进行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的控制重点:

1、摊铺混合料。在摊铺混合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基层的质量、连续施工联结层和面层是否合格。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要进行粘层沥青的喷洒,确保黏层沥青喷洒完毕之后完全隔离,避免碾压;然后将热的沥青结合料均匀、小心的刷涂在在接触面上;最后在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和刮平工作。

2、压实混合料。上述工作完成之后,要立即检查中线是否平整,及时修改不合格的地方,然后进行混合料的压实。压实的主要过程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在初压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最高,超过120度,复压时在90度以上,在终压阶段,温度降至70上下。碾压时要注意,沿着纵向、由高到低的缓慢的进行均匀碾压。

3、优化水损施工。对于沥青公路,水会深入公路路面的缝隙,严重时,会穿透沥青层到达矿质的集料中,极大的降低了路面的耐用性。因此我们要在施工过程中就加强对这种损害的防治。主要方法如下:①在集料的施工阶段就开始减少剥落的损坏。因为当原始的粗糙集料进行压碎处理之后,会增加结构的粗糙度。②对表面的集料进行清洁处理,减少粉尘对粘合性的影响。③使用适合的液体抗剥落剂,减小沥青表面张力。液体抗剥落剂会使得集料表面与沥青表面带有相反电荷,增加集料的表面的润湿程度,从而使得集料与沥青之间粘附性能得以提高。

4、对缝进行施工。对缝施工是完善路面的施工的过程。即补修拖工机工在进行构造物与接缝两端施工时的失误,切除接头、切除残缺的沥青混合料。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的详细介绍,我们深入的了解到沥青砼技术对于我国公路施工的重要性,因此更应该严格选料、配比和质量控制等步骤,使其完全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较好的市政公路施工效果,获得高质量,优性能的公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郭宏灿.浅谈市政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J].科技传播,2010(16).

上一篇: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行业前景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旋转车钩技术的不摘钩翻车机设计方案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