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厂建设中的工程隐患排查管理机制构建

时间:2022-06-06 08:52:30

论水厂建设中的工程隐患排查管理机制构建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重点项目的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水厂建设工程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厂建设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是一个难度高复杂性强的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其中水厂建设的安全问题是整个工程的重点。自来水的供应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所以水厂建设中的工程隐患排查管理机制的构建势不容缓。

关键词:水厂建设;安全隐患排查;合理管理;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水厂建设工程常见的隐患

1.1加药的pvc管道没有设置管道沟及输水线路基础不牢固

水厂的地下输水管道比较多,有的管道的覆土重而且埋度较深,有的甚至在回填之后还会被施工机械进行碾压,所以这时就格外要求输水管道的基础牢固,如果输水管道的基础不够牢固,则会因为变形、损坏等问题对整条输水管道造成影响。输水管道常常与各种构建物相连,管道的各端也会受到建筑物的支撑,在管身的部分也要相应的增加可以支撑构建物的设施,使管道足够牢固,不会发生由于管道损坏变形而导致的套管封口处的漏水问题。加药过程中使用的PVC管道的脆性比较大,应该铺设在专业的管道沟内。

1.2混凝土的接茬不良问题导致池体管道渗漏水

在进行水池池体的施工工程时,应尽量的连续的浇筑混凝土来保证接茬问题尽可能的少。水池管道在混凝土的接茬处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接茬处存在异物,没有处理干净;接茬处的止水工作不到位不符合标准要求,比如止水凹槽的形状不规则等。

1.3清水池的基础坑检查工作和池底施工

清水池的基础池的各个部分的承载力要尽可能的均匀,要尽量避免由于沉降不均问题而导致的水池损坏问题。清水池的基础坑面积比较大,在浇筑底板之前必须要保证坑内的浮土等杂物已经清理干净,对土质很差的局部地区要采取加固措施。而且在施工的时候要注意池底钢筋的施工安装问题,注意混凝土的配比比例,增加水池整体的稳固性,保证水池整体的安全性。

1.4水池四壁混凝土质量低

由于净水厂的虹吸池与沉淀池槽壁的单薄度小,再加上施工条件的限制,施工空间范围狭小,设备操作与技术人员经验技术不足等等原因,水池四壁的混凝土质量低下就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采用技术水平过硬的技术操作人员来浇灌这些部位的混凝土,并且采取粉碎骨科颗粒直径、进行小直径鼓捣技术措施。

1.5错置沉淀池中的集水槽堰板加大局部斜管的负担大

集水槽的功能是收集沉淀池中的水,水量收集的工艺要求严格。如果在施工中不合理安置集水槽的堰板,形成各个集水槽收集的水量相差较大,被集水槽控制的斜管就会因为水量大而超负荷工作,影响沉淀池中正在进行沉淀的出水水质。除此之外,在出水水质浑浊度较高时候,负荷大的斜管释放出大量沉淀的土泥,排积在排泥斗上后上浮增大出水浑浊度。

1.6清水池的池底施工与基础坑检查隐患

如果水池受到沉降不均就会损坏池底与四壁,所以清水池中的基础坑部分尽可能要受到均衡的承载力。由于基础坑中的面积范围较大,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排除基础坑的隐患:首先,要清理净坑内的所有浮土,勘测坑内所有土质,对于土质差的地方要进行夯实与加固。科学合理安装池底钢筋,注意浇注水泥的厚度、振捣度等每一道施工程序。增强水池的完好性与整体性,使得水池能够通过位置的变化消除或者缓冲引起水池发生破坏的应力。

1.7施工机电设备调试与安装隐患

在安装机电设施时,应该首先弄清所有机电安装程序之间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避免上一道程序安装不当后给下一道程序造成的麻烦问题。接着在具体安装机电设施时严格准确按照施工图纸与规范进行,不能出现马虎大意而少些步骤造成机电设备事故,引起水厂停产等经济损失。制定各种机电设备的应急措施与周密的调试方案,水厂建成后应该配备专门的机电技术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维修。总之,为了真正的有备无患,应做好物质与心理准备。

2.水厂建设中的工程隐患排查管理措施

2.1将水厂建设工艺要求与流程烂熟于心

作为具有一定特殊工艺要求的土建工程,水厂建设工程施工之前要求注重图纸理解以及施工交底工作。充分掌握设计要求与方法、领会理解设计目的意图、对于关键部位以及复杂部位要编写相应的技术施工方案。比如对于呈V字形的滤梁与滤池施工粉刷时,如果为了整体滤池滤梁的美观将其全部粉刷,就会吃力不讨好。因为为了满足整体的滤梁特殊的安装尺寸,在图纸设计过程中单独说明留出滤梁上部分不进行粉刷。水厂建设施工过程中,作为施工监督管理人员更加应该理解熟悉施工流程,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及时发现排除施工问题,减少工作返工现象与工作失误问题。

2.2做好预留洞与预埋件的负荷检查工作

水厂建设施工过程中有大堆繁琐复杂的预留洞与预埋件,其中的位置尺寸,标准高度要求精确度高。一旦出现遗漏预留洞与预埋件或者标准达不到要求将对施工建设带来诸多麻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反复检查这些工作,达到事前工作复核与控制要求。同时确保检测量的安装标准负荷、效果可靠、稳固良好。

2.3水厂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普通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生产中的各种危险与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纠正各种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落实防范措施,消除隐患。

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各级领导必须亲自负责组织好有关人员参加安全检查活动。

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隐患。

公司级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厂级班组安全检查每周一次。

安全检查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不定期检查四种形式。

日常安全检查内容:

(1)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岗位工人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前的检查和班中的巡回检查。

(2)非直接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安全检查。

(3)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解决或监督有关部门解决。

专业性安全检查。公司安全部门每年应组织人员对公司内所有的高低压电气设备、起重设备、危险物品、运输车辆、消防设施等,分别进行专业性检查一次。

不定期安全检查。各生产部门应在设备开、停前,检修后,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中,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

各种安全检查可视情况结合进行,要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并由检查负责人签字。

各有关部门要对要出的隐患逐项进行研究,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措施,对暂不能整改的项目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纳入安全规划,限期解决。

对查出的隐患要做到“三定”、“三不上交”。“三定”是定措施、定责任人、定完成期限。“三不上交”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上交到厂部,生产厂能整改的不上交到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上交到上级主管部门。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发现隐患有条件解决而不及时整改的部门,参照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3.水厂建设中的工程隐患排查管理机制构建

上一篇:解析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 下一篇: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