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分析

时间:2022-06-06 08:06:46

蚌埠市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分析

摘要:工业是蚌埠市经济发展的“脊梁骨”、重中之重,伴随我国需求结构变化,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发展是蚌埠市工业的根本出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产品供给结构出发主动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蚌埠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工业品品质和精致程度,改善企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完善企业整体转型出发,逐步建立本市工业发展新旧动能转变,创造新机遇。

关键词: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要素生产率;幽茏换

1蚌埠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及目标

‘需求和供给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他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及其出售价格。如果你想知道一种事件或者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你就应该优先考虑他将如何影响供给和需求”。在经过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状况下,国内居民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严重变化,国内大量工业品积压在仓库里,并不是中国的消费者缺乏需求或者是没有经济条件满足需求,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改变了,从以往追求便宜、耐用、实惠到现在更加看重产品品质、外观、科技含量,如国内消费者去香港买奶粉,日本买马桶,德国买照相机,但国内的奶粉,马桶,照相机无人问津,销量下跌。因此蚌埠市需要根据市场结构变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示了蚌埠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从问题导向出发,用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法调整结构、化解结构性矛盾,最终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发展目标。抛弃以往一味地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努力从供给端出发,主动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打造出一系列品质高、够精致、高科技的企业、产品品牌、产业链。

2蚌埠市工业发展现状

2.1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近十年来经济发展增速下降,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虽然略有和缓,但暗示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出现降落的隐情。2011年-2014年,蚌埠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4%、13%、11.1%、10.1%,分别较上年下降0.5、1.0、1.9、1.0个百分点,2015年工业增加值为560.4亿元,增速为10.2%,较2014年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大致可以认为蚌埠市工业经济运行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属于加速下滑的“竖线阶段”。

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速持续下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增速持续下降,经济发展事态严峻。“十二五”期间,蚌埠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综合效益指数、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增速处于连续低迷状态,且2015年各指标数据并没有随着工业增加值的和缓而出现上升趋势,验证2015年增加值上升暗藏的粗放式经济可能带来的危害。

2.3“十二五”期间蚌埠市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供给结构的问题可以具体表现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在企业层面突出表现为:企业素质结构不合理,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优质企业数量不够,造成生产要素不能集中配置到高效企业,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企业分布零星化,导致大中型企业创造产值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中比例今年持续不前;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还任重道远,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还有待建立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仍处于较高比例,不利于营造公平、自由、富有创造力的市场业态;企业产品结构还无法适应消费结构变化,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相对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言,企业生产成本还比较高。在产业层面突出表现为: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有待提升,产业系带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不够,产业中以重化工主导的资源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占比过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且近年来重工业的比重严重超越轻工业,并愈演愈烈,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国内需求结构的转变,蚌埠市应根据相关政策支持、法律法规、市场运行规律,将轻重工业比例调整至一个合理区间,且更加偏向轻工业;产业融合程度还有待提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水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水平都需进一步提升。

3工业供给侧改革路径

3.1加快处置落后产能,全面提高中国工业企业素质,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由市场主导的机制

“十二五”后期,受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恶劣、市场需求小于市场供给、经济增速降低的影响,许多企业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然而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形成了众多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恶化市场竞争秩序,严重影响市场的全要素生产率,破坏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长远、健康、绿色发展,在处置这些产能过剩企业时应详细制定适应每个企业的处置方案,可以兼并重组的,应该兼并重组以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升改造的,政府应该配合企业,结合改革要求积极改造企业,如主要由于管理水平落后、暂时性的产能过剩而出现亏损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产业发展前景长期看好的企业。对落后、绝对产能过剩产业和衰退产业中长期亏损和停产的企业必须加快清退速度。

3.2退市进园战略下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

退市进园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在市区里的企业集体转移至专门的产业园区内,这些专门的产业园区应具备地理集聚、专业化、协同竞争、区域创新、开放性、辐射性等特征,包括成品商、供应商、客商、中介服务、规制管理五大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包装、物流等方面的压力,提高了各个关联企业的相互协作与支持,提高了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退市进园不仅是一种布局,一种趋势,为企业减轻租金压力,物流压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蚌埠市作为老工业城市迎来的不能避免的工业经济部署,退市进园为众多企业觅得发展良机,为城区发展腾出更多空间。然而大多数工业企业由于占地面积大,生产规模大,迁建任务十分巨大,政府和企业在搬迁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与计划。

3.3建立现代化工业经营体系

现代工业应该加大产业融合、转变产业增长方式以取得长远发展。通过引进“互联网+”模式,和利用“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培育新型的工业售前,售后服务主体和服务市场,积极合理开拓国外市场,形成一个基于优质工业品的产业生态。要把初步生产出来的工业品经过加工后通过服务包装等形式销售出去,实现附加值最大化,促进企业盈利。

4结语

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不断探索工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和突破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大对工业持续投入的力度,而且还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建设的投资。不仅要促进工业品的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将更好的工业品提供给消费者,保护并提高企业的利益,还要努力提高工业品质量,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国内工业品的信任度,维护我国工业品高安全,高质量和高品质。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信息化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胶囊内窥镜悬浮“同步”旋转控制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