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韦星:“京漂爸爸”含泪托起围棋天才

时间:2022-06-06 04:54:01

2013年12月11日,20岁的贵阳三段围棋手唐韦星,以2∶0完胜30岁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夺得“第18届三星车险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冠军。在赢得3亿韩元奖金的同时,唐韦星也获得了直升九段的奖励!小小年纪就成为中国第14位围棋世界冠军,这位“90后”天才棋手是怎样“炼”成的?

7岁小北漂,

京城拜师被开除

唐韦星爱上围棋,与父亲的影响分不开。在贵阳市一所中学教物理的唐家康,平时非常喜欢下围棋,连儿子的名字都和棋盘很有渊源——1993年唐韦星出生时,妻子韦锟让唐家康给孩子取名,想到妻子的姓与围棋的“围”同音,而围棋盘上有9个星位,于是他就给孩子起名叫“唐韦星”。

唐家康虽酷爱围棋,但棋艺一般。小韦星自4岁半学棋,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赶上了父亲的棋艺。更令人惊奇的是,四五岁的孩子正是调皮贪玩的时候,注意力很难长久集中,小韦星却经常喝着酸奶,长时间凝视棋盘思考对弈之道……随着输给儿子的次数越来越多,唐家康确信儿子在围棋方面有天赋。

于是从儿子5岁起,唐家康就让他跟贵阳市著名围棋教练蒲学礼学棋。在名师的调教下,小韦星进步神速,6岁半就成为贵阳市业余4段棋手。在唐韦星满7岁时,蒲教练对唐家康说:“想让孩子更有出息,就让他到北京学棋吧!”

唐家康夫妇经过商量,做出决定——唐家康辞职,以“陪练爸爸”的身份带儿子去北京学围棋!既然儿子对围棋兴趣浓厚,又天禀聪颖,他和妻子不惜砸锅卖铁,也想让小韦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露才华。与此同时,唐家康认为学棋不能荒废了学业,在学棋期间辅导好小韦星的功课,这件事只有当了多年老师的他能办到。

2000年3月,唐家康带着7岁的儿子毅然北上。经打听,他得知京城一位围棋名师虽收费很高,收徒很挑剔,但教学质量很过硬。尽管一年2万元的学费令唐家康倒吸一口凉气,尽管名师性格古怪、冷若冰霜,他最终还是一咬牙,把小韦星送进了这个围棋特训班。

唐家康只带了3万元钱,那是家里的全部积蓄。儿子上了“贵族班”,爷儿俩只能在生活上勒紧裤腰带了。他在都市村庄租了一间阴暗狭窄的地下室,放上一张床和一个棋桌,屋里就难以转身了。为省下交通费,他花70元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骑行几小时接送儿子。

3个月后的一天,唐家康顶着雷声和沙尘暴骑车去围棋班接儿子。强风挟裹着肮脏的沙尘和雨水迎面扑来,很快把他变成了“泥人”。等浑身湿透的他艰难地骑到目的地,禁不住在寒风中猛打哆嗦。看到脏兮兮的唐家康,围棋老师皱着眉头说:“快把你儿子领走,明天不用来上课了!”唐家康大吃一惊:“老师,这是为什么呀?”老师气愤地说:“他和同学练棋时发生争执,还跟人打架!”

唐家康拽过儿子跟老师道歉,可老师不松口,铁了心要开除“不守规矩”的唐韦星。唐家康无奈,红着眼眶说:“这孩子很有天赋,因为犯一次错误就……”小韦星的泪水也盈满了眼眶。老师打断他说:“学围棋的孩子,父母都认为是天才,但最后证明,绝大多数都不是。你儿子更是离天才差得很远。”

唐家康争辩:“可他赢过比赛,在贵州很出名。”“贵州不是北京,你们走吧!”老师说完转身进了屋。呆立许久,唐家康一把将儿子拎上自行车后座,又冒着风雨往回骑。小韦星委屈得直哭。“你给我闭嘴!”爸爸的怒吼声似炸雷。

回到住处对儿子一番“审讯”,唐家康才明白事情的原委:与小韦星对弈的同学连输了几盘棋,不服,对他恶语相向,小韦星一反击,两人动起手来。对方又高又胖,小韦星明显吃了亏。闻讯赶来的老师却只骂他,对那个胖同学只是狠狠瞪了两眼。小韦星嘟囔道:“他爸和老师是朋友,平时每次都是他挑衅,受批评的却总是我。”可唐家康听不进儿子的解释。他辞职离乡,千里迢迢跑到北京蜗居,又当爹又当妈,还要辅导儿子的功课,为的就是圆孩子的职业棋手梦,将来有出息。可儿子却如此不争气!唐家康越想越气,把小韦星揍了一顿。

严父育奇才,

12岁夺冠报亲恩

不久后,7岁的唐韦星转入聂卫平围棋道场学习,棋艺突飞猛进。唐家康则在北京一所小学谋了份助教工作。尽管他和在家乡医院上班的妻子省吃俭用,努力攒钱,但在儿子昂贵的学费面前,还是经常力不从心。

到了2002年,夫妻俩不得不借钱供儿子学围棋了。为了多一份收入,独自留守贵阳的韦锟搬到母亲那里住,把自己家的房子租了出去。

尽管如此,唐家康还是定期给正在长身体的儿子煮排骨汤、买水果补充营养。他自己却舍不得享用这些“奢侈品”,只是偶尔捡起儿子啃剩下的苹果尝尝味道。到北京3年了,唐家康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有时累得病倒了,他只是躺床上睡一觉歇歇,舍不得去医院!

直到2003年,一位热心企业家向小韦星伸出援手,才让这个家庭摆脱困境。这位贵州籍的房地产老板也是围棋迷,他看小韦星是棵难得的好苗子,在得知这对北漂父子的生活状况后,他决定资助家乡的“棋坛小明星”。这位行事低调的企业家还跟唐家康夫妇约定,不能向媒体透露他的姓名,他也不需要任何回报。

资助人的出现,卸下了唐家康夫妇肩上的重担。不过,他们并没有听从企业家的提议辞掉工作。“您能资助孩子学围棋,已经很让我们过意不去了,生活方面万万不能再给您添麻烦,我们要靠自己。”唐家康对恩人说。

从此,每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唐家康就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回出租屋为儿子炒菜、做饭、洗衣服……然后再辅导他认真完成所有作业。围棋学校以教授棋艺为主,小韦星的文化课学得不够扎实,他必须每晚给儿子“开小灶”补功课。

唐家康时常告诫小韦星:“你将来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文化。哪怕有一天成了围棋大师,没有文化也会被人瞧不起。”因此,唐韦星自小涉猎广泛,从十几岁就开始看《二十四史》和《资本论》。

但作为孩子,小韦星也有贪玩的一面。一个周末,唐家康去邮局取妻子寄来的包裹,留儿子在家写作业。他刚出门,小韦星就连忙把玩具全部拿出来摆在了地上,准备痛快地玩一场。当因落下东西而中途折返的唐家康推开家门,看见满地的玩具时,勃然大怒:“你这么贪玩不自律,对得起那位资助你的伯伯吗?”他将地上的玩具用脚踏烂,全部扔到了楼下。小韦星哭了很久,对父亲充满怨恨。

有一天,小韦星班上一名要好的同学过生日,放学后他和几名同学被“小寿星”的父母邀请去吃汉堡包、玩游乐场。疯玩了两小时后,小韦星蓦然想起什么似的,匆匆和同学们打声招呼就往家赶。爸爸对他看管得特别严,平时晚回家几分钟都不行,更何况晚了两个小时!

而此时,焦急万分的唐家康正骑车到围棋学校找儿子。两个小时,他快急疯了。这期间,所有的压力、不顺利、风言风语一股脑儿地向他袭来,不断地刺激他、折磨他。“小兔崽子,看我怎么收拾你!”他一边咒骂一边猛踩自行车……直到夜深人静时,唐家康才铁青着脸赶回出租屋。此时,小韦星已经做完作业,却不敢睡,而是惊恐地等待一场“暴风雨”的降临。

“你放学后跑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回来学习?”唐家康责问着儿子,高高扬起了巴掌。“同学过生日,刘阿姨和张叔叔带我们去吃肯德基,去游乐场玩……”听了这话,唐家康举起的手慢慢放了下来。那一刻,他突然觉得对不起儿子,别人家的孩子过生日,父母不但陪着游玩,还请孩子要好的同学吃饭。可自己的儿子过生日,不但没有礼物,甚至连妈妈都见不到。想到此,唐家康心一软,轻声对儿子说:“以后可别在外面玩那么久了,爸爸很担心你,知道吗?”小韦星懂事地点了点头。

唐家康曾试图提高自己的棋艺,每天与儿子展开精彩对弈,做一个称职的“陪练爸爸”。为此,他每天挤出两小时苦练围棋,看棋谱书,上网观摩大师对决。但无论怎样努力,他始终不是小韦星的对手。

2005年,12岁的唐韦星一举夺得第18届全国“晚报杯”业余围棋赛冠军!陪儿子去参赛的唐家康首先向那位神秘资助人打电话报喜:“大哥,韦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他夺得了全国业余组冠军!”说着,他哽咽了。

远远地看见父亲不停地用手抹眼泪,小韦星震惊了,他万没料到,“钢铁侠”一般的父亲竟然会哭!他一直觉得父亲不在乎他,但父亲的眼泪让他明白,父亲的严厉中包含了对他所有的爱。

20岁名扬世界,

“陪练父母”的爱洒满冠军杯

唐家康不但重视儿子的围棋和文化课,更不敢放松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一次,父子俩在观看一场围棋大赛的决赛时,一位棋手本来要按钟,但看到对手上厕所,便等对手回来了才按。父亲看在眼里,对唐韦星说:“这就叫棋手的高风亮节,你要好好学习。”他说,这样的教育能使孩子成为德技双全的棋手。

2006年,13岁的唐韦星定段成功,晋级为职业初段棋手(相当于业余6段)。同年,母亲韦锟也离开了贵阳,到北京和丈夫一起全力培养儿子。两地生活了6年,一家人终于团聚,并搬进了一所有卫生间和阳台的宽敞出租房。有了父母的共同陪护,小韦星开心极了。

这对“陪练夫妻”分工明确,爸爸管儿子的学习,母亲负责儿子的生活以及心理调节。夫妻俩还经常陪儿子“征战”各地,帮他打点衣食住行方面的事务。但两年后,唐韦星长到了15岁,他们就开始让儿子独自拖个大行李箱,乘飞机去几千里外参赛。“该放手时就得放手,要让孩子在磨砺中逐渐成长。”韦锟说。

唐韦星的成长,还体现在输棋的时候。有一次他参加围棋大赛,以3/4子遗憾地输给了对手后,突然失踪了,连手机也没带。父母找了半个多小时,才在自家楼下餐厅的一个角落里看到儿子。但唐韦星没有像小时候那样,比输后就生闷气,甚至伤心落泪,而是坐在卡座上大吃冰激凌!“韦星,你没事吧?”妈妈关切地问。“没事啊,我要海吃一顿,调节调节心情。”唐韦星眨着眼睛说。

唐韦星视韩国棋手李昌镐为偶像,他立志要做一个像李大师那样懂得调整心态、面对输赢宠辱不惊的棋手。围棋奇才李昌镐一共夺得近20次世界围棋个人赛冠军,他没有明显的弱点,却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下棋时状态稳定,心态变化极小。常人总输给某个棋手,再遇到就会怵对方。但李昌镐不同,他就是连续输给你几盘棋,也不害怕,下次再遇到你,还是一副不认识你的样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几年以后,胜不骄、败不馁的“90后”小将唐韦星,正是凭借“石佛”李昌镐一般的定力和心理素质,在棋盘上战胜了另一位韩国牛人李世石!

2007年,唐韦星升级为职业二段。但此后几年里,他并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成绩。心里有些苦闷的唐韦星时常感慨:“想在整体强大的中国围棋界出人头地太难了!”父亲就宽慰他:“凡事尽力就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不要有任何压力。”

2012年,当“95后”的范廷珏、芈昱廷都已经名声大噪时,唐韦星终于开始发力,打进了世界围棋大赛“百灵爱透杯”四强,并于2013年7月,在韩国获得第四届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个人赛冠军!

2013年9月,棋迷们迎来了一场饕餮盛宴——第18届三星车险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开幕。已经成为围棋三段的唐韦星,从预选赛打起,击败的对手包括朴永训、金志锡等韩国名将,半决赛逆转击败队友时越的对局也十分漂亮。杀入决赛后,他已经成为当年“三星杯”的一匹黑马。

但国内一些围棋界人士并不看好唐韦星。因为在中国这批“90后”围棋小将中,他的成绩不算突出,既比不上周睿羊的锐利、檀啸的擅战,也比不上范廷钰的才气,似乎属于特点不明显的一位。唐韦星此前杀入世界级围棋大赛的最好成绩,仅是进入四强。而他的对手,30岁的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棋风老到,已经拿了十几个世界冠军奖杯。

12月10日,决赛开场。这是20岁的唐韦星首次杀入世界大赛决赛,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却显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和难得的韧劲。面对比自己大10岁的国际围棋巨星,他下得不紧不慢,滴水不漏,终以半目险胜第一局。

12月11日,第二局,经过近6个小时、共304手的激烈鏖战,唐韦星最终凭借他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以柔克刚中盘取胜,终以2∶0力克韩国天王李世石,一举夺冠!在赢得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3万元)冠军奖金的同时,他也获得了直升九段的奖励。

赛后,李世石评价说,唐韦星的棋风似乎没有特点,但也没有明显的弱点,这才是最可怕的。李世石的败北,则与韩国当年没有在世界大赛上夺得围棋冠军杯,他本人急于为国争光的患得患失心态有关。

至此,2013年产生的6个世界围棋冠军,先后被6位中国少年悉数包揽。外媒惊呼:2013年的世界围棋,完全属于中国“90后”一代!而为中国围棋完美收官的唐韦星,更成了星光闪耀的“棋坛小王子”。

在颁奖典礼上,面对众多媒体的采访,唐韦星表情凝重地说:“这座冠军杯里,盛满了我父母的汗水和泪水,还有资助人的无私奉献,我会更加努力,绝不辜负长辈们的期望!”

如今,唐韦星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唐家康则人到中年,13年的北漂生活让他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唐韦星发誓,以后要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给父母创造好的生活,他希望有一天能在瑞典或挪威买座房子,陪父母坐在阳光下喝咖啡、看风景。

上一篇:班级管理如何守“正”出“奇” 下一篇:家教短信彰显家庭教育指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