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家里有个“金不换”老婆

时间:2022-06-06 04:04:09

郭达没有什么绯闻,因为家里有一个“金不换”老婆。他常说,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娶了吴芳,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永远给自己一种舒服安全的感觉。

她把平常生活过得魅力无限

郭达是遗腹子,父亲去世28天后他才出世,母亲一直守寡把他和姐姐带大,生活非常艰辛。他少年时期,开始了,母亲被关进牛棚,姐姐又上山下乡,12岁的郭达整整照顾了自己5年!母亲疼爱他,每月42元的工资只给自己和女儿留下12元,剩下的30元都给了郭达,但即使这样,每个月没到月底郭达的生活就没了着落……

后来,郭达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去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机会。1977年,郭达毕业后分配到西安话剧团,当郭达在话剧团第一眼看到服装设计师吴芳时,便从心里认定了她,而吴芳,也被郭达拿着婚姻登记介绍信的求婚而感动,两人幸福地结合了。从此,郭达过上了再也不用自己操心的日子。

那个时候,话剧是不景气的,常常台下的观众还不及台上的演员多,转机出现在10年后,当演话剧还是看不到希望时,郭达决定转型演小品。1986年,郭达的一个小品《产房门前》被中央台选中参加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从此,郭达的小品一演不可收,与赵本山、黄宏一起,被誉为中国小品的“三套车”。1994年,郭达走进了总政话剧团。这一年,他41岁,撇下远在西安的妻子吴芳、儿子郭晓光,再次过上单身汉的生活。

那时候电话已经很方便了,无论是在单位、中央台还是演出的宾馆,只要有空,郭达都会给妻子打个电话报平安。尽管如此,郭达和妻子还常常像热恋中的人那样写信。“往往我的这封信刚寄出去,第二天就收到上一封妻子的回信,基本上就是打了个时间差,保证每天都能收到信,这些信也不一定每天写,但总能收信不断。说的也无外乎工作上和家里的一些琐事,当然,大家都是报喜不报忧。当后来终于有了’大哥大’时,我忍痛花了17000元成为第一批拥有者。”

这种苦苦相思的日子一年后终于结束,妻子和儿子随军来到北京。随着名气越来越大,郭达也越来越忙,既要照顾儿子又要照顾家的吴芳干脆做了专职妻子――也就是爷儿俩的管家。

吴芳是个特别勤快的人。在西安时,郭达家住的是筒子楼,非常小,屋里甚至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吴芳却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无论谁到郭达家都会说:“真干净!”楼道做饭的地方,吴芳也收拾的和别人家不一样。那个时候大家的东西都是乱放的,只有吴芳在墙上钉一排钉子,然后把锅之类的挂上去,还在锅外面盖上一层布。“要找我家特简单,只要看看哪家门口墙上挂着盖上布帘的锅就是了。”郭达自豪地说。

不光是自己家收拾得干净,有时候吴芳还会把整个筒子楼一层的地都拖了。这个好习惯也被吴芳带到了北京。那时候,郭达家住在总政话剧团家属院里的二楼,住户都是各管各的卫生,楼道里根本没人打扫,于是吴芳每天做完自家的卫生之后,就开始义务打扫楼道,拿水冲得干干净净。起初,邻居还以为吴芳是新来的保洁员,后来大家才知道她竟然是新搬来的笑星郭达的妻子。

由于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每当郭达演出的时候,吴芳就倍感寂寞,从获得过首届全国服装设计大奖赛金奖的服装设计师到一个全职妻子,这对吴芳来说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很快,她就找到了好方法――静下心来读书。“我妻子读各种各样的书,她常说书能使人睿智,每当我遇到解不开的结时,她就会搬出一些名言警句开导我。”说起自己的好军师,郭达一脸得意。

郭达有收藏古董的爱好,起初吴芳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花高价去买那些“破玩意儿”,在跟着郭达参加过几次收藏活动后,她竟然比郭达还上瘾,还特意跑到国家文物局的培训中心学习了半年。

“现在做全职妻子的人不少,但是空虚的人占多数,我妻子很聪明地找到了适合她的方式,她的内心非常丰富,是一个能把平常生活过得魅力无限的简单快乐的女人,她常说,要做一个不虚度光阴而又非常健康的全职妻子。”

他们是流浪猫的救世主

现在,郭达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和妻子都是对猫极有爱心的人,尤其是吴芳。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多年之前他们对猫并没有好感。

郭达在西安的时候,邻居家养了只猫,每天女主人打开门就会说:“女儿啊,妈妈回来啦!”那时候,郭达总是感觉对方的脑子不太正常,不然怎么能跟猫叫女儿。“那时候挺烦的,而且猫老往我们家跑,每次来,吴芳都吓得哇哇大叫。”现在回忆起来,郭达自己都觉得好笑,“你没养猫的时候没有那种体会,可是一旦接触后就放不下了,动物其实挺能促进人们的爱心,现在我们自己也开始说‘猫儿子啊,爸爸妈妈回来啦’这样的话了。”

第一只小猫进入郭达家时并不顺利。那是来北京之后的一天,儿子郭晓光放学后带回来一只小猫,吴芳照旧是害怕,她慌忙让儿子将猫送走,可儿子委屈地说:“妈妈,我们先试着养一个星期好不好?如果一个星期之后,你还不喜欢它,我再还给同学不迟啊!”吴芳想想也是,儿子刚拿回来就马上送走,给同学留下的印象也不好。

吴芳答应儿子把猫留下,但却不能放在房间里,她把小猫放到阳台上的一个盒子里。第二天早上5点多的时候,郭达起床要去演出,吴芳这才想起什么似的跑到阳台上。“当我透过玻璃门看小猫咪的时候,发现它也正隔着玻璃门看我,那眼神,让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它,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太狠心,怎么能把它孤零零地放到阳台上呢?”

送走郭达后,吴芳赶快把小猫抱进屋,给它洗澡,喂好吃的。短短3天的时间,吴芳就开始跟儿子抢着抱小猫了。“我们儿子更逗,晚上他偷偷把抱到被窝里面去睡觉,结果撒尿把床单弄湿了,儿子怕我妻子责备它,赶紧躺在床单湿了的地方,硬是用自己的体温把它给暖干了,可是后来还是会有味道啊,等我妻子给他收拾床铺的时候,简直是哭笑不得!”说起这些,郭达也乐了。

然而小猫在家里养了两个月之后,吴芳开始出现严重的过敏现象,医生问:“你家是不是养了什么宠物?你被感染了,赶紧把宠物送人吧!”那段时间儿子郭晓光正好要出国,他再次哀求吴芳:“妈妈,你千万别把它给送人啊!”面对即将独自去异国他乡求学的儿子,郭达夫妇只好无奈地点点头。

吴芳不停地打针吃药,但仍无济于事。那时候吴芳最怕天黑,一到晚上9点,吴芳的两只眼睛就奇痒无比,甚至开始溃烂。医生劝她:你再不把猫送人眼睛就没了!无奈之下,吴芳决定把小猫送人,但她想找一个好人家。那段时间,吴芳每天就在大街上寻觅,看谁长得比较善良。

小猫被送走了,吴芳的心也跟着走了,无法摆脱思念的她想到当年跟郭达分开时写信的日子,于是她重新拿起笔,把对小猫的思念全部写到文字中去,这一写,就是整整半年!“那真的是一份很特别的感情啊,后来收养别的的时候,我都有档案记录。”吴芳拿出过去她收养的20多只流浪猫的照片一一讲起来:“这只猫的名字叫小女孩,这只现在在朋友家里待得特别好,他叫黑子,这个特别漂亮的我叫她小公主,这张照片是正拿针管给喂奶……”

第一只小猫走后的一段时间里,吴芳的眼睛开始好转。然而有一天,她心里却莫名地不舒服起来,她给那个收养小猫的人打电话,对方说那只猫有病已经死了。“我打电话的时候就莫名地有种不好的预感,当得到证实的时候,我‘哇’地就哭开了!”

也许吴芳爱猫的心连小动物都懂得了,一些流浪猫饿了就跑到他们家门口,然后“喵喵”地叫着。每次听到叫声,吴芳就赶紧把门打开,猫“噌”地一下就跑了进来,然后吴芳忙着给它们找吃的,那时候她过敏的症状还没有完全好,不敢把猫长留在家里,可送那些小猫走的时候让她感觉难舍又难分。

“动物也很需要我们,有只流浪猫差不多一到点就会在我家门口叫,吃完后还要在我家睡几个小时。冬天冷,有的时候为了让它好好睡几个小时,我妻子就坐着等它,真不忍心叫醒它。那会儿已经不是让猫睡阳台了,而是在我们餐桌下面的一个小箱子,猫咪总是大摇大摆地走进去,然后呼呼大睡。”郭达一脸慈祥,好像不是在说猫而是在说孩子。

吴芳前前后后一共收留了20多只流浪猫,全部都是别人遗弃的,有的小猫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有的是身体不太好被扔到他们家门口的,吴芳把它们一一养起来。因为这些小猫,一直过敏的吴芳吃了整整3年的过敏药!对于有病的猫,吴芳总是先把它们治好,然后再想办法给它们找一个好的主人。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吴芳在街上看到一只流血的猫,她赶快抱回来上药,可能那只猫实在是疼得难受,竟然咬了吴芳一口。救完小猫,吴芳才跑去医院打疫苗,等她返回的时候,街上竟然连出租车都没有了。吴芳只好步行好远,走回了家。吴芳回去后,没有半点不善待那只咬人的猫,她实在是太疼爱它们了。

“那时候最难受的就是过年,因为要回西安,我妻子就说:‘我们都回去了,那猫怎么办?没人养啊!这样吧,我们分批,你先回去,等你回来我再回去。‘最后我们还真的就是那样过的年,我妈说:’你们这叫什么事啊,为了只猫,都不回来团圆了!’”郭达学着母亲的口吻说着。

渐渐地,爱猫的吴芳在总政话剧团的家属圈里越来越出名了,原本不爱跟人说话的她因为这些小猫结识了不少朋友。

几年前,郭达买了新房子,装修的事都是由吴芳一手操办,追求完美的她天天到新房里去看,但是有几天,工人们都很纳闷:女主人怎么不来了呢?

原来,那几天,有人将一只腿断了全是脓的猫丢在了郭达家的门口,吴芳不忍心看下去,就带着猫去了医院。她清晰地记得,去医院的那天雨下得特别大,因为路上堵车,她几乎是开车从西三环挪到潘家园的医院的,路上,她一直在流泪。

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还是安乐死吧。但吴芳说不行,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用最好的药救活它!医生给猫打了针以后,猫就不能动了,一动伤口就会恶化。但是猫并不能懂得这些,所以吴芳就整整抱了它一个星期。只有猫睡觉的时候,她才能去吃饭去上厕所,然后回来继续抱着猫,困的时候就眯一会儿。

3天后,医生给猫换药的时候说,它能活过来简直是个奇迹,因为它整条腿都坏死了,身上轻的已经没有了分量。为了那只猫,爱干净的吴芳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洗澡,装修房子的事也被她抛在了脑后。

现在,吴芳他们搬了新家,有些猫他们也都做了妥善处理,送给一些人家收养,但猫粮还是他们出,每个月他们都会买上二三百元的猫粮送过去。

有人把她当郭达家的保姆

新房子是住进去了,可想起装修房子那会儿的趣事,吴芳至今仍觉得回味无穷。一天,吴芳正在新房里看工人干活,门口有几个人问:“这是郭达的家吗?”吴芳说是,然后对方说想进来看看。几个人就那样径直上了楼,根本没把吴芳当成是主人。下来的时候,那几个人问:“郭达家没人啊?”吴芳说没来,他们又问那你是谁?吴芳就开玩笑说,我是他家的保姆。对方赶紧说:噢,你看郭达忙的,装修房子自己都不来还是保姆来。听了这话,吴芳在一旁偷着乐。

现在,已经搬到新房里有一年了,但还是有人不把吴芳当成郭达的爱人,因为吴芳每天早上都要自己拿着拖把去门口拖地,看见的人经常会疑惑地问:“你是?”当吴芳说自己是郭达的妻子时,对方都会感到特别惊讶,然后问你家保姆呢?“保姆也在干活。”吴芳笑着说。

吴芳总是歇不下来,只要在家,围裙从早到晚都会挂在她身上。她总把家里弄得舒舒服服,这让郭达不想回家都不行。

郭达有个习惯,节水省电。这一点,也是和吴芳分不开的,“我们家用水特节省,不是因为钱,是舍不得水,我妻子常常说北京的水资源这么缺乏,干吗要浪费?所以我们家是一水多用。洗涤液是环保的,一点点就够了,而且我妻子发明了一项‘专利’,洗碗前用纸把油擦掉,这样不用费很多水。洗澡的时候脚下放个大桶,不太脏的水就流到桶里面,第二天拿来拖地,一点都不浪费。”

节约的习惯不仅是在家里,在那些不花钱的宾馆里,郭达仍然照旧。比如说洗脸,他喜欢把水接到手上洗,不会开着水龙头让它哗哗地流。过去的宾馆不像现在的“一卡通”,所以每次走之前,郭达一定要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才出门。有时候都走到大门口突然想起厕所的灯没关,他一定要跑回去,不然晚上演出就演不好。

“我妻子是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人,有时候看到其他女士收到花,她会说,你看多好啊,她有一种渴望。我现在也会在生日的时候给她送花送小礼物,今年生日给她送了一个手机,彩铃的,有照相功能。”

吴芳喜欢花,满屋子都是绿色的罗兰、红色的杜鹃、纤瘦的文竹。每次离家外出时,让她牵念的除了那些花和猫,还有相守了十几年的郭达。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E-mail:

Tel:(010)51026392或89822482

上一篇:滥情妻子狂约网友百封情书让爱回归 下一篇:父母鼓励走“歪门邪道”,“出格”的女儿成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