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但不嫉妒

时间:2022-06-06 01:22:15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将各种不同的品质进行过分组排列。例如,他将莽撞、勇敢、怯懦列为一组品质;奢侈、节俭、吝啬列为另一组品质。他认为,从道德生活的角度看,并非每一组中的任何一种品质均可取,可取的是去其两端,取其中。

嫉妒、羡慕、冷漠也可以近似地看作为一组品质,或者确切地说,它们是不同的人们在对待同一事物上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同其它品质一样,这里也存在着选择。

嫉妒,卑劣的导航

嫉妒,人们曾经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它画了一幅生动的肖像:“红眼病”。

嫉妒首先同自负相联系,然而是一种扭曲的自负。始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待到别人的优点、成就冲击了自己的“老子天下第一”的信念时,又尽量采取贬低、抹杀等手法,来为自己的自负“作证”。 嫉妒又是一种扭曲的自卑,看到人家高于自己一筹,走到了自己的前面,使自己认定要迎头赶上是无能为力了,于是并不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而是对先行者怀恨在心。

作为一种心理,嫉妒同行为只隔着薄薄的一张纸,并几乎总是外化为行为表现出来。放冷箭、穿小鞋,造谣中伤,“武大郎开店,高个伙计别进来”等等,可谓是对嫉妒心理在行为上所作的“脚注”。

关于嫉妒的危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经这样指出过:“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

德谟克利特的名言是寓意深刻的。不过,倘若嫉妒仅仅给嫉妒者带来烦恼,倒也罢了,问题在于,它还是卑劣的导航。

嫉妒伴随着自私并强化自私。嫉妒心理的通行无阻还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它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彻底改变“大锅饭”局面的心理阻力(同时也表现为舆论阻力)。它阻止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材获得用武之地,削弱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悲剧之所以屡屡发生,除了各种其它复杂的原因之外,还有嫉妒这种劣根性作怪。

羡慕,健康的心理

嫉妒的另一种极端是冷漠,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他人的发明、创造、能力、才气,“没什么,就那么回事。”

冷漠与消沉是孪生兄弟,缺乏活力,心如死灰,再进一步,便走向颓废。

从社会效果上看,倘若冷漠成为社会舆论场的一部分,它会造成对社会应尊重应奖励的东西的蔑视。

在嫉妒与冷漠的两极之间,唯有羡慕是可取的。

羡慕之所以可取,在于它潜藏着向上的动因。它将他人的成就当作一种鼓励自己奋进的外在激素,它引导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它还会在无形中帮助自己调整进取的目标。

“临渊羡鱼,不若退而结网”

羡慕,假如仅止于此,还算不上真正的美德。因为尽管羡慕潜藏着向上的动因,但潜在的不一定是现实的。

生活中,我们见过这样的朋友:科学家的才华和灵感,他们是赞叹的;文学家的瑰丽想象,他们是敬佩的;企业家的宏伟气魄和办事效率,他们也是推崇的;然而,仰慕之余,他们却只是望洋兴叹而已。

假如把心理比喻为一泓湖水、把羡慕的对象比喻为湖面上吹过的一阵清风的话,那么,羡慕就既可以是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也可以是惊涛骇浪。涟漪也好,浪涛也好,本身是蕴涵着“能”的,但“能”倘要转化为光和热却需要装上一台适宜的发电机。

把羡慕的心理化为进取的意志,再将进取的意志化为能动的实践,这就是使潜在的能转化为现实的光和热的发电机。

上一篇:飞行团长和他的妻子 下一篇:火光盗影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