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06 12:56:49

雪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摘 要:雪松为园林主要绿化树种之一,景观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欣赏。随着种植数量的增多,其病虫害的发生也影响到绿化美化效果。因此,需要及时地认清和掌握雪松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生活史,对症下药,确保雪松的正常生长,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雪松;病虫害;防治措施

1 病害

1.1 根腐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雪松根部,新根最容易发病。早期病斑浅褐色-深褐色-黑褐色。大树患病后在树干的底部以上溢出树脂;幼树患病部位内皮层组织水渍状软化腐烂无恶臭,地上部位褪绿枯黄,皮层干缩。患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松针脱落,导致整棵死亡。

防治方法:在根部用乙磷铝、瑞毒霉、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浇灌。

1.2 枯梢病

枯梢病主要危害松针,生长1年的针叶发病较多,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及观赏价值。患病早期期针叶近基部产生淡黄色小圆点,后迅速扩大蔓延至叶束座,并传至同束其它针叶,至使整簇针叶基部变为黄褐色萎缩,叶尖失绿,最后成黄褐色,直至全部枯死,新梢则产生淡褐色小斑,逐渐扩大成水渍状凹陷。略缢缩的段斑,引起梢头变褐,弯曲形成枯梢向下扩展,在枝条或主干处形成病斑,病斑扩大环绕枝干时,病斑以上的枝干部分枯死,并伴有流脂,后期病斑出现黑色小点。该病原在小枝溃疡病斑和病斑落叶痕上越冬,借风力传播,新梢和针叶萌发期易发病。

防治方法:(1)冬季修剪病枝,集中销毁,减少病菌来源。(2)增施有机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抗病能力。(3)新梢和针叶萌发期,每10~15天喷1次,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1:1:100倍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2 虫害

2.1 红龟蜡蚧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初孵若虫盛期在6月上中旬。防治适期:6月上中旬。防治方法:(1)冬季越冬期间向枝干喷洒3~5°Be石流合剂。(2)冬季和夏季对植株适当修剪,剪除过密枝和虫枝,利于通风透光,不利于蚧体发育。(3)6月上中旬喷洒花保或石油乳剂等化学药剂防治。

2.2 松褐天牛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月中旬羽化,5月成虫活动达到盛期。防治适期:5月中下旬。防治方法:(1)5月份用乐果、辛硫磷、杀螟松等药剂喷涂树干。(2)用注射器注入或用药棉塞入虫孔,防治已蛀入木质部的幼虫,药剂有:杀螟松、敌敌畏、马拉硫磷、氧化乐果等。(3)在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

2.3 雪松红蜘蛛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4mm,椭圆形。卵分夏、冬两种类型。夏卵橘黄色,椭圆形,多产于树干中部树皮缝的丝槽内;冬卵圆球形,颜色较深,多产于当年生枝条的阳面。幼虫初孵化时呈浅黄色,取食后至成虫逐渐变暗红色。

发生规律:雪松红蜘蛛1年发生20代左右,以卵越冬。越冬卵3月中旬开始孵化进行危害。夏季成虫吐丝,密布于树皮缝内、芽苞处。气候干燥时,红蜘蛛多集中在新梢及新出的针叶上进行危害。危害盛期为5~7月份,雨季来临,密度减少。到9月后又逐渐增多,11月份产卵越冬。

防治适期:3月中旬~4月下旬。防治办法:(1)早春雪松发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防治越冬卵。(2)红蜘蛛为害盛期喷20%螨死净或杀螨剂2000倍液。(3)加强雪松的肥水管理。

2.4 雪松长足蚜虫

为中国新记录种,属外来种。该虫5月份进入危害盛期,蚜虫分泌大量黑色胶状蜜露,污染雪松下层枝叶及其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枝梢顶端发红,枝条下垂,随处有脱落的松针,不发新梢,给雪松的生长和人们出行带来影响。

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蚜:体长2.9~3.7mm,体梨形,深铜褐色,腹部具漆黑色小斑点,体表为淡褐色纤毛和白色蜡粉,头顶中央两侧各有一纵沟;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斜置凹陷,呈“八”字形;中胸腹面前缘中央有一个突起,钝齿形;腹管较短。

发生特点:孤雌世代与两性世代交替发生,多聚集在直径2.5~40mm的雪松枝条上为害;常有大量蜜露滴落在被害树木下层的枝叶、地被植物或地面上。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失绿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在为害下,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蜜露较多时,可沾染大量烟尘、花絮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松树可得煤污病,严重影响雪松的生长和绿化景观。

防治适期:4上旬~5月中旬。防治方法:(1)及时搞好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幼树冬季剪除着卵叶,集中烧毁,消灭虫源。(2)蚜虫繁殖快,世代重叠,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并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啶虫脒复配剂乳油1500~2000倍液,或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时建议喷药间隔时间10~15天左右,连续喷洒2~3次。(3)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丽草蛉、大灰食蚜蝇及蚜小蜂等。

上一篇:“蛋定”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下一篇:疗养型养老地产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