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持拍手为正手击球加分

时间:2022-06-06 07:17:56

1 利用非持拍手的肩部,引拍时充分伸展

有些人一听到正手击球的力量,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持拍手上。但实际上,非持拍手臂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文均以右手握拍为例,左手为非持拍手)。职业选手或高水平运动员都会让非持拍手臂参与到击球动作之中,而一般的业余选手击球动作中非持拍手臂的参与率则要低很多。

人体是以骨关节连接在一起的,因此一侧肢体不参与运动的话,很容易破坏动作平衡,同时不能很好地传递力量。举个简单的例子,跑步时左臂不摆动的话肯定是跑不快的。

为提高左臂在正手击球动作中的配合度,要主动去体会左肩胛骨的参与。一旦肩胛骨参与运动的话,就可以动用到之前没有动用的左侧后背肌肉。以底线正手击球为例,请看下一页锦织圭的连续动作图片,首先右手和左手同时参与运动进行引拍动作(图1-2),然后把左手臂充分伸展接近一条直线(图3)。请注意此时肩胛骨的状态,肩胛骨向手指方向尽可能地移动,动用到了后背的肌肉。这一点正是一般业余选手做不到的动作。我们做到的话,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并使身体纵轴保持稳定,进而让挥拍更自然,动用后背的大肌肉群产生更大的力量。

正手击球时左臂不参与的话

人体是以骨关节连接全身的运动链,因此不充分利用左臂的话,不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发不出力,而且动作也不会很协调。

注意左臂和左肩胛骨的状态

要打出好的正手击球,左臂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左臂的参与能带动肩胛骨周围的大肌肉,打出有效率并有威力的球。

引拍阶段非持拍手臂动作练习

左臂参与引拍动作(图1、2),引拍结束时,左臂继续向脸部的前面充分伸展(图3),体会左宿胛骨向前移云力的感赏。

2 非持拍手向身体靠近是挥拍的起点

前面我们对击球引拍时非持拍手臂的移动做了说明。接下来我们要着重讲。下迎击来球时非持拍手臂的移动。请看下面的锦织圭的连续动作图片。锦织圭引拍动作完成时(图3)左臂以肩胛骨为支点,接近身体伸直。然后从这个状态开始把前臂向身体靠拢(图4-6),这时以肩胛骨为支点的意识仍然很重要,同时以躯干部分为中心进行动作。

讲到这里重点就出现了,为发挥出理想的动力链,我们要谨记一点:以左臂向身体靠拢作为起点,开始右臂的挥拍。我们再回到锦织的连续动作图片,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他是在左臂靠拢身体(图4-6)后,右臂才开始主动向前挥动(图6-8),当然这整个过程中还伴随着上身的转动。一般的业余爱好者大都拼命地只用右臂挥动球拍,这样反而打不出有威力的球,同时球拍挥动轨道也不稳定。一定要记住,先有了左臂的移动,才能有理想的右臂跟随挥动。

在理解上述原理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以下的练习方法来可以掌握实际的应用感觉:①在没有握拍的情况下做出完成引拍后的身体动作,然后把手伸出抓住练习伙伴的手。②用左手抓住练习伙伴的手后,向自己的身体方向拽,紧接着右臂开始挥拍动作。采用这种练习体会以肩胛骨为支点把左手向自己身体靠拢的感觉。之后再在实际击球中养成把左手靠拢自己身体后开始右手挥拍击球的习惯。

左手很好地向身体靠近的锦织圭的正手击球

图③时引拍动作结束,左手伸出静止在脸部高度。从这时开始左手的动作环节有助于右手的挥拍产生更大的威力。图④⑤中左手以肩胛骨为支点开始回收,不难看出图⑥时已完成靠拢身体的动作。以这个动作为衔接点右手开始有力地向前挥动(图⑥-⑧)。整个动作可以说是很好地利用运动链的典范挥拍。

伸出去的左手以肩胛骨为支点往回收

引拍动作结束时,左手已静止在脸部高度,然后就要马上向身体靠拢。这时以肩甲骨为支点的意识非常重要。

伸展非持拍手臂的另一个好处

伸展非持拍手臂还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寻找到合适的击球点。让我们认真观察―下两张配图,同样是一个放在网柱上的网球,伸展手臂明显要比不伸展手臂能帮助球员更准确地感觉人和球之间的距离。正手击球时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伸展出去的非持拍手臂就像一把尺子,能让人更精确地把握人和球之间的距离。

上一篇:耐力训练对糖尿病GK大鼠有氧呼吸调节通路基因... 下一篇:享受网球的十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