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6 05:32:59

关于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加快,国省道规模在不断扩大,作为主干线的国省道路路况的好坏显得日益重要,直接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本文首先陈述了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公路养护 公路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highwa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养护”就是对公路的保养与维护,保养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的全过程养护,维护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养护资金,通过养护维修使公路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有计划地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的路段和构造物以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改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行车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运输经济效益。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硬约束、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软约束使行业的发展面临日益复杂的新形势。如何搞好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1 便于发现和弥补因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设施的先天不足及使用缺陷,形成公路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1.2 便于预防道路和各类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出现的道路病害、设施损坏,延长道路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二、当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与公路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是未来几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公路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行”的需求更加旺盛,“走得了”的量变,必然带来“走的好”的质变,相对发达省份而言,我省公路养护管理事业总体上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水平、通行能力、耐久性、抗灾能力较弱,桥梁安全形势仍很严峻。

2.1 工作要求高与职工技能低的矛盾

科技的主导作用不足,当前养护管理人员总体专业技术水平素质还不高,公路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矫正性、被动性、突击性和单纯以路面为中心的粗放型养护还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病害,缺乏公路养护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等。养护决策系统不科学,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养护的质量和水平。

2.2养护高要求与养护生产方式落后的矛盾

养护小修保养工程工艺落后,养护工程效率低,工程质量缺乏保证。主要原因是养护机械配备不健全,机械化程度落后。现在各分局所使用的养护工程机械大多是简易的养护机械,缺乏综合养护机械,养护施工大多还采用旧工艺,很大程度上以人工操作为主,经济性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机械折旧维修费用较高,增加了工程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工作质量,养护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2.3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生产需求与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

资金管理机制的变革,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改由各地市负责筹集,受地方经济总量少的影响,一些路段由于资金的制约,不能及时得到修复,路网维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需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养护高要求与可投入资金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养护运行机制落后,约束性因素依然突出

行业制度管理体系不完善,滞后于实际工作需求。路网分割管理与公路的基础性、网络性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燃油税费改革后路政管理职能的交叉,给行业带来了管理体制的深刻变化,公路行业从传统基础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约束与建设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三、公路养护管理思考

燃油税费改革给行业带来了深刻变化,这是公路部门必须要经历的改革阵痛。但如果抓信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契机,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理顺发展思路,又不失为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走科学养路的道路,在养护工程的规划设计、预算管理,养护管理方式方面坚持规范管理、组织养护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养护成本。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及时养护、规范养护、全面养护”,就能确保公路安全运行,为社会提供“舒适、快速、安全”的道路服务水平。

3.1科学养护,健全养护决策系统 ,提高养护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转变思想,清醒认识当前公路养护事业所面临的新挑战,变被动养护为预防性养护,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科学系统型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转变。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CPMS、CBMS等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增强养护计划管理的超前性和科学性,加大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计划管理的落实,按照新的财政管理方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2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人员配置以及相关的管理规则,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与社会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建养并重,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3.3抓好及时养护,确保公路安全运行

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增量与挖潜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抓好及时养护,是搞好公路养护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的责任。从制度上入手,保证在第一时间对公路进行养护,及时组织安排对路基、路面、桥涵病害和安全设施等进行修复,未能及时修复的,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人为损坏,对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及时安排大中修整治,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全力改善公路路况。

3.4开放养护市场,建立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公路养护生产管理机制

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的顺序逐步开放,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近年来国家实行费税改革,公路养护资金由费变为国家财政税,公路养护工程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养护职工的工资由过去养护项目经费支出变成刚性支出,扎实推进和实施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维护职工的合法收入,正确处理好资金计划与路况质量的关系、好路率指标与完成养护工程量的关系,建立分工有序的公路养护与管理新模式以适应当前行业机制体制改革。

3.5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加强养护队伍建设

推广使用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积极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发挥已建成站所基础设施应有的功效和作用,加快机械设备的配置,进一步加大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技术水平,构建充足的人才保障,加强公路文化构建,增强公路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懂管理、会操作的新型养护工人队伍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从业队伍。

结束语:

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需求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进程加速。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将全面迈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新阶段。加强对道路维修管护,加强预防性,防患于未然,不断总结经验,利用有限的维护资金管护好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管好养好公路,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富强.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王文敏. 信息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05, (03).

[3]吴国进.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李小存.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0年14期

[5]戴步卿;李桂霞.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几点看法与思考[J];交通标准化;2006年06期

[6]陈聪静.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年01期

[7]徐邦学.高速公路养护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8]王鑫.目前仍存在的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6) .

上一篇:对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初探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环境与人的关系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