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安然度夏营养帮忙

时间:2022-06-06 03:17:22

于康:安然度夏营养帮忙

营养治疗几乎是所有疾病治疗的基础,但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营养支持并不只针对那些不能吃饭或手术后(如胃肠道切除的术后)病人,实际上糖尿病、肥胖症等各类疾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都是营养治疗。炎夏时节,“三高”人群如何注意自己的饮食营养呢?

“三高”人群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做过“三高”人群营养状况的普查,但是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于康教授认为,国内的“三高”人群越来越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走向超重和肥胖。有一组针对全国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2亿人超重,600万人发胖,超重和肥胖的这部分人中,大多数伴有“三高”疾病。

二是走向营养不良。“三高”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三高”人群并不完全存在肥胖或超重现象,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体重偏低,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还有一部分人的营养不良,是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比如糖尿病。另外,一部分人是由于营养不当,引发营养不良。这部分人中,由于检出“三高”后,不敢吃不敢喝,从而造成一种继发的营养不良。此外,在肥胖人群中,还存在这种情况是,虽然他们体重超标,但实际上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很不足的。

与国外相比,国内“三高”人群的营养支持,存在一些不足。对此,于教授指出:

一、国外重视的时间比较早,普查、干预网络比较完善。国外对“三高”人群的营养支持,是成系统的。国外发达国家有对“三高”人群营养干预的指南和实施方案,尤其是社区医疗,做得比中国到位。

二、国外对“三高”人群营养上的细化程度要比国内好,即强调疾病的特异性。“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另外,还有针对个体化的治疗,比如家庭医生。社区医疗都很细致深入,当然这跟他们的经济条件有关。”于教授说,我国起步比较晚,尤其对贫困、边缘地区,我国目前还没有力量完全涉足。另外,我国的基础数据库还不完善,比如“三高”人群的营养状况如何,到底有多少人接受了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否正确,营养支持的符合率多少。

“这些情况与数据我们都还不明确,所以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觉得现在不管是专家还是患者,还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营养治疗是防治“三高”的基础。对营养治疗的科普宣传工作也还不够到位。”于教授告诉记者,由于科普宣传的不到位,导致目前很多人一想到“三高”,就马上想到吃药,根本想不到非药物治疗。更不可能意识到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各方面的研究之前,如何进行一个科普推广,普及全民的营养概念,包括对“三高”人群的营养宣传,是非常关键的。

年轻化、家族聚集化的“三高”发病趋势

“坦率地说,对‘三高’人群的真实感受是:有一种担忧,也有一种淡淡的无奈,因为在我的门诊中遇到的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家族聚集化,这是我发现的两个重要特点。”于教授告诉记者,“三高”人群的年轻化,可以年轻到初中生。虽然他们年轻,但是他们“三高”的历史可能已经有了5年,甚至10年。而他们的家族中,很多也是“三高”病人。

“虽然这也存在遗传的因素,但是我从他们平时的生活方式中了解发现,很多人是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以可乐代替水;除了网络,没有其他喜欢的活动;平时可以在电脑前坐上12个小时,而周围全是膨化食品。这是我的担忧所在。”于教授坦言。

目前,人们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太欠缺,真正能去医院看营养科的人实在太少。他们是冰山一角,而绝大多数的“三高”人群仍然潜在水底下,医生看不见。患者本人也不愿意自己露出头来,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实际上在这些“三高”人群中,很多人觉得即便“三高”了,随便去医院配点药就可以了。有着甚至误认为,“三高”疾病等到老了再治也不迟,年轻的时候无所谓,扛扛就没事了。

诸如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三高”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的倾向,今后他们的路该如何走,于教授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与无奈。因为这些问题光靠医生个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建立起一个非常完善的各级医疗防治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在谈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时,于教授谈了自己的几点感受:“科技工作者,不管是医生、护士,还是营养人员,一定要把基本的科普宣教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而不是等真正发病了再去治疗。一定要有一个提前的宣教工作,让大家知道这个病如何去预防,如何进行真正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持久。”

除此之外,于教授还指出,抓住社区的功能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三高”人群,他们愿意获得健康方面的信息与知识,病人之间也更容易交流,产生亲切感。若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组织,可能比医生或某些医疗机构来组织更有效。如果这种自发的组织与医生、专家、医疗机构、社区等网点配合起来,就能建立起一个各方面各层次的防治体系,这比来一个病人治一个病人要有效得多。

于教授说:“营养治疗几乎是所有疾病治疗的基础。但是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营养支持并不只针对那些不能吃饭或手术后胃肠道切除的病人,实际上糖尿病、肥胖症等各类疾病的综合治疗的基础都是营养治疗。”

夏季饮食防误区

当前,由于夏季气温高,人的消化液分泌比较少,加上老年人本身胃动力比较弱,所以老年人在夏季容易出现食欲差、胃口不好、便秘、肚子胀等情况。对此,于教授认为:“由于夏季消耗比较多,进食量较少,而消化功能也比较弱,所以较其他季节来讲,很多老年人在夏季会出现体重减轻,整体营养状况差的情况,因此,营养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这种情况,于教授特别针对糖尿病患者,从营养治疗角度上分析,不管在夏季,还是在其他季节的日常保健中,应该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1.避免在夏季不吃不喝。夏季容易引起食欲不好的状况,很多糖尿病患者担心血糖高,所以干脆夏天就不吃饭,以此来降血糖。

2.在夏季有些糖尿病患者,只吃菜,不吃饭,忽视主食。不吃主食的缺点是,会使能量发生转移。以主食为主要来源,转换成以菜、肉等其他食物为主要来源,这无形中导致脂肪摄入量偏多。

3.在夏季,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喜欢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或酒替代主食作为能量的来源,误认为两者只要等量互换,就不会影响总热量,又可避免因吃不下主食带来的营养不足。喝一瓶啤酒,来代替一两主食,或不吃主食,这样可造成酒精摄入过量,也容易造成营养素摄入失衡,造成低血糖反应。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借助饮酒来增加肉菜量,来增加食欲,这无形中导致副食摄入偏多。还有些人既喝酒,又大量吃海鲜、肉之类,除了增加脂肪之外,还可造成嘌呤摄入量超过标准,糖尿病本身容易造成痛风,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

4.大量进食冷饮,图一时痛快,而引发胃肠道一系列的不适。还可引起食欲下降,导致营养不全,一些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如此。

针对以上误区,于教授建议:“三高”人群在夏季总的进食情况无需与其他季节区别太大。应多吃蔬菜,少吃肉,但仍要保持荤素搭配,到夏天完全吃素或吃肉,都是不可取的。

老人夏季防病更要注意保证营养

夏季,也是老年人容易发病的季节。很多老年人受到炎热气候的影响,老年病明显增多。在老年病人中,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占多数。另外,由于天气炎热,也有可能造成某些食物细菌滋生,本身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就比较脆弱,防御细菌能力较差,所以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的感染。

针对广大的“三高”人群,于教授指出,夏季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饮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餐次尽量分散,让消化道有个相对宽松的状态。不要超负荷饮食,特别要禁忌暴饮暴食,一次食用过大。

2.尽可能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高糖、高油、高热量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在夏季食用这类食物,容易造成胃肠动力障碍,从而引起反流、烧心等情况。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在没有糖尿病的情况下,每天保证1斤蔬菜,1斤水果。

4.保证足够的饮水量。老年人在夏季的饮水量应该比其他季节更多。在没有肾病、心脏病的前提下,一天的总饮水量应该在2500毫升以上,其中除去食物中的1000毫升水,剩下的1500毫升水,需要靠喝水来补充。同时,夏季喝水更强调定时。

5.老年人在夏季可以适当补充有利于消暑的食物,比如绿豆汤等。但是老年人切忌大量进食过凉的食物,以防引起胃肠道功能不适。

6.保证食物的卫生、安全。尤其是凉荤食物,一定要保持卫生。避免进食过咸的食物,夏天出汗多,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老年人需要补充一些淡盐水,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提倡老年人在夏季吃得过咸。

除此之外,对于健康的老年人,于教授也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1.保证食品的安全,避免引起胃肠道的不适。

2.不要因为图一时的痛快,而饮用大量的冷饮,来损伤自己的胃肠道。此外,冷饮本身缺少营养,它除了糖、油、热量,没有其他营养。另外,由于进食冷饮,还会引起食欲不振,从而影响整体营养状况。

3.夏季进食量比冬季减少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是出现不吃饭,或显著的减少进食量的状况,是不安全的。在食欲不良的情况下,可能寻找一些符合自己特点的方法来增加饮食。比如选择一些消暑的食物,甚至可以吃点“苦”,用苦味来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另外,用少量多餐的办法,来解决一餐进食量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避免一餐进食过多,引发胃肠道不适的状况。

4.在夏季要注意水分的摄入,以防止脱水。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因为水分摄入少了,会直接导致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进一步加重食欲不良的情况,从而使“苦夏”更苦。所以,水是夏季人们维护健康的一个最基本的保证,老人必须常喝水。

上一篇:夏季感冒中成药选用 下一篇:专家谈冠心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