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质文物的技术保护

时间:2022-06-06 03:15:00

浅谈石质文物的技术保护

摘要: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遗留下来了各种各样的文物,其中石质文物包括了石窟寺、露天石质文物等。这些石质文物在自然力的影响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运用,实现对石质文物的保护。为此,文章对石质文物中运用到的相关技术展开讨论,加强石质文物保护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石质文物 技术 分析

石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在书写我国灿烂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记载了我国文化和历史的变迁。石质文物主要包括石雕、石塔和古建筑等。由于石质文物的组成大多以硅酸盐和碳酸盐为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坏,从而产生表面和结构的损伤。应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对石质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得石质文物能够避免在受到外界的影响下发生损坏。

一、石质文物石窟寺的保护

石窟寺的保护技术首先应该是病害的调查。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测绘窟区平面图、立面图和地形图。测量的方式有小平板、控制网或是经纬仪导线。在对立面测量时,可以选择近景的测量方式。二是评价环境质量,具体是指文物所在的岩性、地层和水文条件,水文、地震以及污染源引起的危害,应该详细指出文物受到的危害和政治措施。三是勘探工作,是为了有效地解决某个目的,要满足物理前提和必须的工作条件才能有效。目前的物探方法包括:声波法测石窟风化的程度、地震的勘探工作。四是稳定性的分析。很多的石窟处于陡立的边坡,是洞室和陡坡相结合的,三向空间分析稳定性应该从文物的山体的裂隙、变形过程和岩性进行研究分析,对它的变形和破坏的规律进行预测。对于那些体量较大的危险岩体,要从结构面进行计算和分析。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对文物所在的环境进行改善。

二、有机硅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石质文物的结构和构成材质较为特殊,其很容易受到酸性环境的侵蚀。有机硅材料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中,可以作为一种填充材料,作用于文物的空隙,产生凝胶化作用,增强矿物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发挥其强化加固的作用。有机硅材料与石质文物发生化学反应后会引起基质材料发生裂缝,在有机硅材料中添加纳米粒子或弹性的链状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其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优化文物修复和保护效果。

当前,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有机硅材料主要是烷氧基硅烷单体,其作用于石质文物主要有三个反应过程,即材料水解、反应缩聚和凝胶化。在材料水解过程中,硅材料和石质文物发生化学反应,水会直接攻击硅原子结构,破坏有机硅的化学键,并产生新的脂肪醇和硅醇键,而催化剂的加入则会加快水解反应的进行。有机硅材料具有很强的防风化作用,由于硅材料和文物基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长链烷基物质,其分子式的化学链变长,这类物质有利于憎水基团的垂直排列,相邻烷基之间的疏水化作用增强,能够有效抵抗水分子的侵入,从而增强了修复膜层的化学稳定性,外界因素对石质文物的侵蚀性被削减,有效提高了文物的抗风化能力。

三、风化的石质文物进行的相关技术保护

石质文物一般都处于露天的状态,在对这些石质文物实行保护之前,需要加强石质文物被风化的情况观察,通过分析石质文物被风化的原因,根据当地具体的天气情况以及环境潮湿情况作出相应的记录,通过现代的先进技术X射线衍射分析的办法,实现对石质文物风化原因的了解。通过了解清楚之后,再选用合适的技术展开对石质文物的保护。

如果石质文物被风化的情况不严重,应该改善石质文物所处的环境。对于那些石质文物被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的文物,需要选择防护材料,阻止自然环境中的水分以及风沙对石质文物的影响。对于防o材料的选择,需要满足无色、透光、不反光以及稳定性非常好等要求,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风化能力。

对于收藏在博物馆中的石质文物,需要在收藏之前进行相关的清洁工作,将石质文物表面的污垢清理干净。一般的处理方法比较多,可用水浸泡,然后去除。或者是采用超声波清洗器的作用,实现石质文物表面污垢的去除。有些石质文物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风化情况,需要加强粘接修复的操作。为了使得粘接的效果更好,需要采用聚酯酸乙烯酯或者是环氧类材料进行渗透加固的作用,这样粘接的位置将更加牢固。最后还需要对粘接的部位进行相关的彩绘操作,使得整个文物的表面看起来更加的协调统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石质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代表着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力度。由于石质文物具有不可移动性,同时其构成材质主要是硅酸盐和碳酸盐物质,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因此,要科学选择材料的修复和保护文物,有机硅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具有较强的加固性能、抗水性能和抗风化性能,能够对石质文物产生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贾武莹.浅谈石质文物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4(05).

[2]王卫星.浅谈石质文物的技术保护[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3(07).

[3]李雁.浅谈湖北省三峡库区石质文物的保护[J].中国三峡建设,2012(05).

(作者简介:李静,女,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研究方向:文物保护)(责任编辑 刘冬杨)

上一篇:试论柔性财务管理在文化企业的应用 下一篇:在日子和日子之间愣神儿(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