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建筑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时间:2022-06-05 11:09:31

论绿色建筑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摘要】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大量新建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概念也应延伸至既有建筑的升级改造领域,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国家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绿色建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建筑维护结构

在《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一书中,绿色建筑被定义为:通过节约资源和关注使用者的健康,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建筑,其特点是有舒适和优美的环境。[1]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日常所见的屋顶花园、立体绿化等,而是指一种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概念象征。

绿色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球推进节能减排的大进程中,绿色建筑作为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路线正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为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8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2007]206号)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建科[2007]205号)。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15 年 1 月 1 日已正式实施,新标准在适用范围、评价体系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进行升级,实现了定性判断到定量判断的大幅度跨越,广州全面执行新国标,绿色建筑发展进入2.0时代。[2]

广州市国家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有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番禺中心医院、广东科学中心等,然而目前绿色建筑大多是针对新建建筑而言,对既有建筑尚未提出比较明确的绿色改造概念。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巨大,建筑能耗偏高,绝大部分既有建筑都存在结构部件老化问题,环境负面影响偏大,社会生活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在城市更新发展进程中,受技术、经济效益及价值观念等因素制约,对于既有建筑大多还是采取了“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同时能源紧缺且消耗量巨大,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广东的重大战略之一[3]。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成功案例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某项目位于广州市,原建筑旧貌为一个即将拆除的的旧工业建筑,其中包括一栋办公建筑、一栋宿舍,两栋厂房和一个钢结构建筑。后经过建筑立面、内部空间等优化改造以及多项绿色先进技术的应用,其办公楼成为了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的既有建筑。

建筑能耗通过维护建筑维护结构散失的能量在整个建筑能耗中占较大的比重,世界各国的建筑节能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该项目办公楼外墙基体材料为灰砂砖,经检测原外墙传热系数值为2.3W/(O・K),绿色改造后外墙采用25mm厚挤塑聚苯板加10mm空气间层内保温处理,且外墙饰面砖均采用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低于0.65的浅色饰面砖,实测外墙传热系数值为0.91W/(O・K),满足设计值0.96 W/(O・K)的要求。就一般建筑而言,门窗面积约占建筑维护结构面积的30%,而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围护结构损失的50%,是影响建筑热环境和造成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应用节能门窗对现实建筑节能十分关键[4]。该项目原采用普通推拉铝合金窗,绿色改造后合理布置中空玻璃加内置百叶遮阳窗和热反射镀膜玻璃外窗,经过实测中空玻璃加内置百叶遮阳窗的传热系数为3.6W/(O・K),依据《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外窗传热系数定级为3级,其5mm白玻+19A+5mm白玻中空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为0.78、遮蔽系数为0.85,自然采光效果好。屋顶作为建筑维护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提高建筑屋面的保温隔热能力,能有效地阻挡室外热空气传递,减少空调能耗,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绿色改造后该项目办公楼采用30mm厚挤塑聚苯板作为屋面的隔热处理及30%以上种植屋面,既可以形成屋顶保温隔热层,又为员工生活增添多一点绿色景观,环境舒适感提高。计算维护结构能耗权衡判断节能效率为52%,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的要求。

该项目办公楼照明设计上采用了放射式供电方式,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及电子镇流器,而一般工作场所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LED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办公室、值班办公室等处的照明采用就地分区设置照明开关控制,走廊采用节能型控制开关。经实测,办公室平均照度为308.62lx、照明功率密度为4.6W/O,一楼楼梯间平均照度为76.47lx、照明功率密度为1.4W/O,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该项目办公楼在内部空间优化设计上多处采用大开间和灵活隔断设计,节省材料同时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辅助设计加开高窗,室内自然通风较好,各层室内空气流速均在1.5m/s以下,完全满足人员活动舒适要求。

此外该项目还应用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及能耗监测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路灯及草坪灯、空气质量监控与新风系统、透水地面及雾森系统等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加上配套岭南风格园林景观设计,采用适合于本地气候的乔、灌、地被复层绿化方式,形成了一个通透敞亮环境舒适的岭南风格绿色建筑。

该项目在整个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升级过程中,充分结合广州地区的特色,岭南风格园林规划定位,针对夏热冬暖地区优化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改善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应用建筑立体绿化种植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为城市的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建设领域应该摒弃过去对既有建筑大拆大建的模式,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的资源利用3R原则 (减量Reducing、重用Reusing、循环Recycling)、环境友好原则、地域性原则[5],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戴维・纪森,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精).林耕,刘宪,姚小琴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2] 李鲁健,广州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4年第6期总105期. 广州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2014.12.

[3] 马维娜、梅洪元,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建筑技术,2010.07.

[4] 侯毅男,门窗与建筑节能.产品与材料,2007.

[5] 刘加平、董靓、孙世钧,绿色建筑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上一篇: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园林工程投标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