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当家 第4期

时间:2022-06-05 06:38:21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小店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所青睐的创业方式。宁开小店不开大店,生意似乎一夜进入小店时代。

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店梦。

小店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意。

手绘的古典电话机、铺着厚厚褥子的座椅、镶着花边的藤箱、带罗马数字的挂钟、叮当作响的风铃……凡是女孩子梦想的东西,都被店主张永红一一搬回小店。几年前,她的身份还是一名普通的白领,而现在,她的“千雪韩国饰品”已经在北京开出两家分店。

曾有媒体做过调查,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上海80%以上的白领都有自己开小店的愿望。每个人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而开小店,似乎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创业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店梦。而在我们身边,正有越来越多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生意是一种生活

2009年早春的一个清晨,通透的阳光照在山东省青岛市四流南路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里。早上十点,陈婧的小店“小礼工坊”从容地打开了大门,她打开电脑,一边修改着最新的设计图样,一边等着顾客到来。

大学毕业后,陈婧在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起了这家创意礼品店。她选择了便签本这一产品作为市场的切入点,店里所有的便签本都由她自己设计,采取订单式生产的方式,可根据客户的需要印上企业的品牌名称和企业文化。

开业一个月的时间,除零售外,陈婧已经接到了两笔企业订单。至于要赚多少钱、要发展成怎样的规模,现阶段的陈婧没有想很多,她说,她只是在享受,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开小店为何如此受创业者青睐?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创业者选择开小店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店没有太高的门坎。它只需要一个店面,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即可开始经营。不需要技术、厂房、设备,因此投资相对较少,对创业者的个体素质也没有硬性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经营的项目。

其次,小店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从传统的餐馆、百货店,到流行的时尚生意,从社区楼下的小卖部,到都市街头的酒吧、会所,小店可以容纳几乎所有的产品、项目与经营形式,适应不同创业者多元化的选择。

第三,小店在经营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独立经营,也可合作创业;可朝九晚五,也可仅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可关起店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也可送货上门方便顾客,无论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能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第四,小店转型简单。由于投入少,成本低,一旦项目不再适合市场的需要,或是发现了新的商机,马上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经营方向,极大地降低了经营风险。

正是由于小店具有这些适合小本创业者操作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尤其是初次创业和兼职创业的投资者,选择了这种方式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小店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创业模式。

与传统的小店经营者不同,现在的小店老板当中,开店的目的和形态更加多元化。

虽然传统的生存型创业者仍然存在,然而现在吸引很多小店老板走上开店道路的,与其说是小店带来的利润,不如说是小店带给他们的那种生活状态。他们当中,很多在开店前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但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小店老板看似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吸引着他们,他们开店,不仅是为了利润,更是为了追求一种自己所向往的状态,而选择的项目也大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还有一些经营者,可以称为体验型创业者。他们开店,是为了进行一种创业的实践,积累经营经验和人脉关系。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些特殊项目尤其是创意类项目的经营者,他们通过开店,不断检验和完善着自己的产品、服务,并从这一过程中寻找更好的市场推广途径。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小店经营者,在心态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体验着开店的艰辛,也享受着开店的乐趣,小店是他们的生意,更是他们的生活。

百变的小店

法政路算是广州难得的一条安静别致的小街道,车流不多,两边皆是繁盛林木,而这些林木后散落着一些保存完整的老洋楼。叶旋的“愫心小筑”私房菜馆就开在这里的36号。但是若非你细心查找门牌,轻易不会发现这家如藏在深闺的二楼私房菜馆。

叶旋的朋友之前在马路对面开有一家同样名为“愫心小筑”的咖啡馆,利用咖啡馆的客源,她将私房菜馆开进了自己家里。

菜馆走的是纯粹的私房菜路线,没有招牌,躲在住宅楼里;没有菜单,只相信师傅手艺;小本经营,共三间房,每晚每间房只做一桌,提前半天以上订位。整间菜馆工作人员不多,正厨只有一位,叶旋自己身为老板,也是其中最称职的服务员。在这里就餐,就像在朋友家做客,这种完全区别于传统餐馆、酒楼的氛围很快让“愫心小筑”有了一批稳定的顾客。

与这家家庭菜馆相类似,四川成都的王凯在自己位于成都市天仙桥“流星花园”小区的家里开起了一家别致的住家旅馆。小巧可爱的套房经过他的精心布置与装饰,再购进一些相关的日用品,一个家一般的小旅馆就有模有样了,取名“小资空间”。小旅馆虽然只有二十几平方米,但比起一些酒店的标准间却是大多了。最重要的是,在这里,你可以做饭,甚至做一顿火锅也没问题,也可以打开音响,跳一曲探戈,或者就在楼下租几盘碟子,来一场电影的盛宴,再或者来点香熏,洗一个舒适的泡泡浴……总之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完全放松。再加上小旅馆位于居民住宅小区内,可以最大程度地体验当地民风民情,很受来成都的游客和公务出差人员的欢迎。

在这个追求个性与特色的年代里,小店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有了更多的变化。一些经营者将小店开进家门,而开在写字楼中的楼中店,也成为小店老板的新宠。这些“家中店”、“楼中店”,与传统的临街铺面相比,不但租金低廉,还有它自身的独特魅力。店里经营的商品大多颇有特色,其平和、舒适、无拘无束的销售氛围也颇让顾客们动心。

除了经营场所的变化,小店的经营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位于重庆解放碑一家写字楼中的二手物品寄卖店“旧爱新欢”中,店主张薇告诉记者,二手寄卖的经营模式,其实是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交易,而自己只是充当了一个中介和服务商的角色。而记者在附近看到,还有一些手工小店,采取体验式经营的方式,顾客可以在店里进行DIY制作,与同样的爱好者交流。

拒绝“长大”

不到50平方米的小店内,蔬菜、肉类、鱼类、速冻食品、干鲜调料等一应俱全,仅蔬菜就有50多种。虽然一公里外就有一家大型超市,然而李振华开在上海某社区内的生鲜超市,把原本到大超市买菜的社区居民成功“截留”,日营业额可达6000~10000元。

随着生意的发展,李振华已经积累起一定的资金和经验,这时,开始有商家找上门来,请他做某一畅销品牌的区域。

这样的机会,李振华已经遇到过几次,然而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原因是,他不想放弃这种小店经营的模式。

“做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存在着更多的风险,不如开小店踏实。而开小店积累下来的经验,换一种方式也未必可以借鉴。”

李振华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小店经营者。由于规模和经营方式的限制,小店在扩大经营上的困难,一直是这种经营方式最大的不足。然而现在的小店店主们,很多已经有了扩张的能力,却坚持着小店经营的方式,拒绝“长大”和转型。

和李振华相同,小店成本低廉,管理简单,是很多小店老板拒绝“长大”的最主要原因。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怎样增加利润。李振华的小店配备6名营业员,除了接待顾客、收银,主要工作就是“盘菜”。营业员不时翻捡、洒水,全天候保证新鲜度,挑出破损蔬菜低价处理,将损耗降到了最低。

此外,小店的优势还在于服务方面,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李振华的小店离公交车站不远,不少熟客在店里登记订菜,下班时直接来取菜,有的还要求送货上门。

由于经营方式灵活,小店可以对市场需求做出最快的反应。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李振华发现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便悄悄调整了菜品的结构,增加了大白菜、包菜、土豆等低价蔬菜的供应,因此生意丝毫未受危机的影响。

与这种社区生活类小店不同,另外一些经营时尚商品或创意商品的小店,其优势不仅在于产品和价格,更在于“淘”的感觉。如果流水线化生产,不但降低了产品的价值,更失去了这种“淘宝”的乐趣。

在拒绝“长大”的同时,小店的店主们也在寻找着自己的扩张之路。最常用的方式,便是在保持现在小店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采取整体复制的方式,增加店铺数量。2009年,李振华在入住率较高的市郊新建小区开出两家连锁店。他要用这种方式,不断复制自己的小店生意。

做足“小”生意

即将大学毕业的小樊准备做点小生意自己创业。几经考察之后,她在成都市盐市口新中兴商城开起了一家小小的“挂面店”。

所谓“挂面店”,其实就是一张长度仅1.3米左右的小货柜,真正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店面。虽然这样一个货柜标出的转让价格就达到1.6万元,每个月还要支付数千元的租金等其他费用,但这里每天汇聚的大量的年轻女性让小樊看到了其中蕴涵的商机。

经过几年经营后,前卫、时尚的服装、饰品已成为盐市口新中兴商城的招牌。走进新中兴,最令人注目的是走廊靠墙两侧的一排排货架,商家口中俗称为“挂面”。几十厘米或者一米左右的“挂面”上,项链、耳环、手镯、手机链……林林总总的小饰品密集地挂在上面。

石丽洁经营着一块长1.2米的“挂面”,对面就是商场里一家10多平方米的服装商铺。“说实话,还是‘挂面’生意好做。”相比“挂面”,商铺租金更贵,转让费也要10万元左右,而“挂面”转让或者出租一次性投入也不过5万元左右,因此更多的商户愿意选择“挂面”。

“来这里的人,买小玩意的比较多,小玩意本身利润就不是很大,如果在铺面上投入太多的话,那利润就更薄了。”石丽洁透露,自己在这里已做了两年半生意,卖的耳环、项链、手镯等在新中兴里面算中等,起初花了六七千元资金,不到半年就收回了包括转让金在内的所有成本。“一串毛衣链,在荷花池批发的价格在10元左右,在这儿一般要卖20元以上,至少要卖15元,对半赚。”她说,除去铺面的租金,每个月基本上都能有六七千元的利润,遇上节假日等销售旺季,月利润可以突破万元。

“挂面店”可以说是小店经营智慧的一种极端反映。对于每一个小店的经营者,无论其营销手段有怎样的差别,要做好小店生意,最根本的一点都是相同的,就是做足“小”生意,一方面尽可能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把可以利用的资源利用到极致,用最小的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做足“小”生意,小店的经营者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拼店”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位于广州某个古老骑楼上的Playground就是一家典型的拼出的小店。这种“拼店”不同于合伙,几个店主将自己的创意产品汇集在一起拼成小店,各自赚取自己商品的利润,除了共同使用同一家店铺外,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老板。这种“拼店”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每个经营者分摊的租金,并且同类产品的组合也使小店的经营内容更丰富,更具竞争力。前段时间流行的“格仔铺”,正是这种“拼店”的形式极端化的体现。

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小店的经营者还尽力拓宽利润来源。成本低、获利快、资金回收迅速,是小店老板选择产品的重要标准。石丽洁的“挂面”小店便专抓这种短期的生意,赶在换季时节,她进来一批围巾手套,每天至少能卖200~300元,而眼看气温逐渐升高,她的“挂面”上,又早早挂上了太阳镜、遮阳伞等夏令商品。

联盟时代?

与“挂面店”的“小”生意相反,一些小店的店主开始尝试用抱团经营的方式,将小店做出规模效应。

2009年春节刚过,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附近某商业街的一批小店老板们已经开始了今年的第二次聚会。商业街附近的一家茶楼中,几十名小店老板占据了半个店面,桌子被围拢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瑞丽》、《时尚》、《昕薇》等一本本翻开的时尚杂志。

这样的聚会,这些小店老板们大概每月都会组织一次。聚会的内容大多是研究最近的流行趋势与热门产品,并交流手中的货源信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联盟”的概念,但这个自发形成的小店联盟,已经在观音桥商圈里真实地存在。

小店联盟的形成,起源于分散经营给这些小店带来的困境。这些小店老板们,大多是分散在商圈附近的小商户,从2004年起,随着商圈的升级改造,几个大型卖场相继进驻,使这些小店生存环境日益艰难。

搬进了新建的商业街后,这些小店老板们开始抱团寻求出路。商业街定位于以经营女性时尚消费品为主,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营商品,打造整体的经营风格。与大型卖场不同,小店的优势在于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对流行趋势的反应速度,以及那份“淘宝”的乐趣。为此,几十家小店的老板经过商议,各自确定了自己的主打风格,日系风潮的甜美、韩国流行的优雅、波西米亚的风情、欧美时尚的浪漫……不同的产品类别,使每个小店既统一互补又特色鲜明,不但避免了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还迅速聚集起人气,使商业街在附近几大卖场的包围下具有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随着合作的深入,小店联盟的商家们很快意识到,这种“联合”的优势还体现在经营的方方面面。时尚小店需要紧跟流行趋势和顾客需求,在联盟中,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这些相关信息;而寻找优良的进货渠道和尽量降低进货成本是小店提升利润的关键,有了这种联盟之后,大家可以交换手中的进货渠道,并按照进货品种和地点组织统一进货,极大地降低了每个小店的进货成本。

规模与经营品种的有限曾经是阻碍小店发展的重要难题,个体的分散经营很难形成足够的人气。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店经营者,开始用各种形式的“联盟”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杭州市武林路铭店楼商业街的服装租户们从2007年起就开始尝试抱团经营的模式。尽管每家小店分属不同的主人,但他们在进货总体风格上尽量靠拢,都以时尚类为主,同时采取错位经营的策略,从年龄层次、商品价格上寻找各自不同的市场。而在厦门禾祥西路,随着沿街店面租金的上涨,经营服装的一百多家商户们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集体搬进了旁边的一条岔道,很快形成了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服装城。

除此之外,时下流行的各种打折卡、联盟卡、优惠卡也是小店联盟的另一种形式。2008年6月,武汉市司门口商圈一百多家商户自发组成了一个联盟,发放了联盟优惠卡,持卡用户在这一百多家店消费都可享受约定折扣。为实现捆绑促销的目的,降低营销成本,越来越多的小店青睐加入各种“折扣卡联盟”,记者了解到,到2008年底,仅武汉的网站、商圈商户推出的联盟卡就有20多种。

尽管大多还都是属于自发、松散的状态,但各种小店联盟抱团经营的方式,已经成为小店发展强大的推动力。而城市改造的加速,也正给这些小店联盟的形成提供着最有利的环境。每一个新的商圈、商业街的建设,都是小店经营者一次天然的联盟过程。

上一篇:汉正街:大火后的自救式转型 下一篇:276个学生股东的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