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逆反心理及防治

时间:2022-06-05 04:42:33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逆反心理及防治

摘要:高中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本论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学生在政治课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继而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防治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逆反心理的一些对策,和同仁共勉。

关键字:高中政治;逆反心理;防治逆反

高中政治课教育是对高中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当代高中生在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下面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1、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莘县教师进修学校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是部级重点职业中专,部级示范校,学生将近万人,自2001年以来,在校生人数以每年1200人的数量递增。学生组成主要是职业中专的中专生和普通高中生。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从部分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各种反应及综合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政治课的学习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2、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逆反心理问题

通过日常观察我们发现,随着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独立自主的意向正在发展,因此,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强心理。但当这些要求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偏执行为。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当政治课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正面教育如与其得出的“准确”结论不相符时,他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抵制,以自己的认为为标准。

那么,我校高中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对政治教育的排斥、抵触和抗拒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的出现将直接影响着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发挥,也有碍我国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如何正确对待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并有效地采取措施加以矫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下面来分析这种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3、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3.1 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高中生正处在蓬勃的青春发育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有所接触,并有所思考,但他们缺少深入的社会实践,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往往很片面甚至偏激,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所左右。

3.2思维能力的显著提高

高中生的思维方法是从小学生的简单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甚至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成人的说教和书本上的结论,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掩饰幼稚显出成熟。

3.3 客观现实的消极影响

高中生虽然思想单纯却很少有保守思想,对事物十分敏感,但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可塑性也大,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今天,他们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刺激,思想上形成了一些定势,例如:他们见到社会上有些党员和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对学校里进行坚持党的领导的教育就会产生反感。他们听到家长、社会上谈论奖金和实惠,对学校进行的理想教育就不相信。他们听到宣扬“能挣会花”“高消费”的论调后,对学校进行的艰苦奋斗教育就认为是过时了。

4、高中政治教学中逆反心理的防治措施

那么该如何有效防治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呢?

4.1把握课堂教育内容的正确性

我们知道,教育内容的客观性、正确性,是教育工作成功的前提。正所谓“以理服人”,学生才有会心悦诚服,因此教师只有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失误,才会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而要想把握课堂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敏捷性。

4.2遵循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我们要认识到,对于高中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防治,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二次教育工作就根本解决问题,而是要持之以恒,促使学生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4.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书本理论的疑难点,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此时要根据社会现状和学生的心理动态钻深钻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消除学生的心结,努力得到学生的认同。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就更不能让学生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是要让他们置身社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4.4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注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不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利于培养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当然也很好地抑制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做到把学生从单纯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注意学生素质的培养。

5、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知道高中政治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逆反心理的出现阻碍了教学的有效进行,防治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朝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为高中政治教育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田红;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引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文江,陈庆春;浅谈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策[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上一篇: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 下一篇:论对高等学校文学教学中课件运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