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时间:2022-06-05 04:34:09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发展、运行模式,分析了现行本科生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以研究生导师、青年老师和博士生研究生为主体的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并强调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几个重要环节,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6-02

1.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了“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性教育方针,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热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实践。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等学校聘请那些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给予学生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乃至人生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做学问”,也指导学生“做人”。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本科生数量的大幅增加,高校师生比的下降,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种以研究生导师、青年老师和博士生为主体的导师团队指导制度,以推动我国高校导师制的进一步发展。

2.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现状

2.1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379年,由英国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倡,牛津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将其推广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当时导师制的主要做法是大学与学院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大学实施课堂讲授制,学院实施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和学院教学的结合。学院给学生指定导师,导师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布置研究论文,提供阅读书目;与学生定期进行个别辅导谈话,就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训导;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自由地交流思想。20世纪70年代,牛津大学导师的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虽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牛津大学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但导师制都被作为一种最值得信赖的教学制度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仍为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牛津大学历史上产生的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常被认为得益于此。

中国导师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曾于1929~1931年留学牛津大学的费巩教授把大学生导师制带到了中国,他于1939年执教浙江大学时,写了《实施导师制之商榷》一文,认为“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是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得强记呆诵,足以进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弟子,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短,而缔交则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

2.2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高校扩招致使师生比居高不下,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导师制逐步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管理制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自2002 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我国其他学校则处于不同程度的试点探索阶段。

2010年秋季,国防科大率先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目的是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做法,选拔一批优秀学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力量,提供一流教学条件,实施特殊配套政策,发现和解决本科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班”为每名学员配备1名导师,导师须有高级职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书育人工作成绩显著。导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员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并对学员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信息工程大学在此方面也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3.军队院校现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初确立大学生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注重个别指导,强调导师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注重德智并重,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业,而且关注学生的品行,同时关心学生的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密切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强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自由平等的交流。它蕴含的教育理念一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二是教育是根据“人”的特点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按照统一标准制造“产品”,必须因材施教。三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系统化、理论化的书本知识即明晰知识,又要传授一些默会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获得、积累和形成的经验知识。这些年以来,虽然很多军地院校在导师制的研究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但一直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1)没有教学任务要求约束,导致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导师的职责定位既是对其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也是正确实施导师制的关键所在。但在现阶段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中,并没有给导师以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而且由于本科生培养的多方面需要和人们对导师制内涵功能的多重理解,造成一些高校对导师职责定位得比较笼统,导师的工作职责不清晰,使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往往导师时间多时多辅导一些,而时间紧时就少辅导或不辅导,从而难以保证导师制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导师的核心培养目标不明确。

(2)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导师力量严重不足,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我国高校导师起初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选课和制订学业规划,但随着高校扩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本科生传统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要,而本科生导师制适应了这种需求,因而成为一种被赋予了宽泛内涵与功能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但高校的扩招也使得师生比例严重不平衡,一个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再加上导师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不但导师制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多样性也使得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精力严重不足。

(3)导师制中的导师职称结构参差不齐,师生交流的内容和平台不确定,难以保证效果。导师指导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的方式,而交流必须要有实质内容,同时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环境。牛津大学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各种潜质和才能都能自由发挥的平台,为各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提供了条件。虽然我国现阶段有些高校实行导师制,但由于交流的内容不确定,导致导师指导的内容存在随意性;由于指导场所不确定,限制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影响了导师指导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的人数众多使得所任命的导师年龄各异,职称结构和阅历、经验各不相同,导致指导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4)年龄原因使导师不了解学员,学员不理解导师,存在沟通困难。在现有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导师都是由学校直接指定任命,学员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就形成了学生必须适应导师的特点和指导方式,而由于部分导师与所带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差异过大,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指导过程中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认可的情况。

(5)部分教师对导师制的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对导师制不甚了解,误认为是学校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压在身上,对导师工作重视不够,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授课和学术研究上;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做,自己再去管理和指导可能显得多余,于是只限于帮助学生选课,较少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6)导师制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完整的导师制度的内容包括聘任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导师职责及工作规范等。由于目我国导师制的实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导师的任职条件和聘任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加上导师职责范围宽泛,导师工作不易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尚未确定,激励和配套措施不够得力,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新思路和主要做法

4.1形成以教学小组为主体的导师梯队

导师主要依托系管理干部、教员、研究生构成(部分教员可外聘),改变以往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每名学员不仅仅是由单一导师进行指导,而是把学员和导师都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导师小组对应指导一个学员小组,导师小组由高职、中职、初职教员、管理干部及博士研究生搭配组成形成导师梯队,全方位对学员小组进行教育指导。这样既可以改变因导师与学员性格特点不同而造成的教学指导困难,又能够形成多元化知识层次,培养学员发散型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导师工作制度和总结制度,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导学工作的计划制定、协调管理等工作,还负责检查、监督、评估、考核各导师工作小组工作开展和导师的导学工作。每学期开学以教学任务的形式下达学期指导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最后进行工作情况考评。确保导师小组每周开展教学指导、每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每学期开展导师工作情况总结。

4.2采取课外全程导师制,全面培养学员

导师小组教学内容包括学员的课程学习、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品质意识、兴趣爱好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导师小组不仅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在课外对学员进行培养,并在适当时机配合管理干部做好学员在管理、训练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形成教管统一的育人机制,做到日常管理、组织训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课外指导于一体。导师组在教学指导学员的同时,要注重学员兴趣爱好的培养。广泛开展军事、科技的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员的军事素质爱好和宽阔的军事视野,提高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3实行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模式

学员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等活动,从而培养学员的科技素质;创造条件让学员到试训队或武器生产厂家见习跟踪,或参加部队的试验任务,使学员尽可能多地在任务现场感受氛围,亲身体验。每学年结束时,各导师小组要对学员一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学员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指导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不断完善指导过程,确保最终教学指导效果。

4.4开展以研促学的新型辅导模式

改变以往本科学员只是最后半年才进行毕业设计,而大三时只是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没有导师辅导的情况。在第五学期提前下达毕业设计课题,在第七学期确定,中间允许学员对内容和方向进行改变,使学员尽早在导师小组指导下,开始准备理论基础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丰富视野。同时也可将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此外,让学员直接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通过参加活动和项目,感受科研学术氛围,培养学员的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

4.5建立分组考评的机制开展考核

按照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专业兴趣、身体素质等条件分组,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小论文、期末考试等环节,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进行考评。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且采取全程淘汰机制。利用好学校的末位警示、中期考核等淘汰机制,使优秀的学员脱颖而出,末位的学员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推动全体学员共同进步。导师小组及每名导师的考核由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导师指导评估情况、工作能力等方面确定对导师工作的考核等级,并记入教员业务档案。考核等级为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教员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取消下一年度导师资格。

5.小结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采用。随着本世纪初本科生规模的大幅扩大,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本文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导师团队为核心的新型导师制,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册)[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2]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3]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08,1 (1):20-22.

[4]王茜.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 (3):100-03.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下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