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长点与结合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时间:2022-06-05 01:33:55

知识生长点与结合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多种层次结构的系统,包括教材中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必要前提,课堂的教学结构则是促进教学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中介和动力,只有当三种结构的形成协调统一、和谐一致的关系时,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实现知识、认知和教学和谐一致呢?笔者认为,只有找到课堂教学中三者的结合点,作为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生长点,才能达到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

一、分析知识生长点,建立知识生长树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时候,教师已经引导学生熟知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知识内容的增多,高中阶段若仅仅从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关系去认识,他们就感到知识又多又乱,如一团乱麻,所以有必要根据高中知识深广度的特点,分析学生认识化学的知识生长点,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物质的结构知识可从原子结构(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分子结构(分子空间结构及成键方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和晶体结构(结构中粒子及相互作用、晶体空间结构)入手作为知识生长点。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从类别通性、氧化还原性及特殊性质入手作为知识生长点。如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三方面:其一,具有酸性氧化物的一般通性如与水、碱、碱性氧化物进行反应,类似于二氧化碳,其二,从价态讲,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以还原性为主,如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褪色。其三,特殊性,如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再如,化学计算教学中应以物质的量为知识生长点形成知识网(如下图)。

教学中如果以这样的知识结构进行引导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进而形成内化的知识结构。

二、找准知识生长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弄清哪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才能准确地面向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构建新知识做好准备。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认为“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教师应以此作为知识生长点,要学生列举已经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化合价变化拓展原有认知结构,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进而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点生长,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中,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酸、碱、盐是电解质”,“电解质与电解质的电离”。所以,教师在新知识学习之前,要以“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通常包含哪些种类的化合物?”作为认知基础。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有强有弱?”“什么原因造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不同呢?”以此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再通过课件演示“氯化钠与醋酸溶于水电离”,加强直观性,从现象到本质建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二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解释每种物质的电离程度、电离过程、离子浓度的大小,由直观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最终顺利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寻找知识结合点,创设中心问题

教材中有许多知识有密切联系,教师要善于寻找,分析其联系与区别,为一堂课设计一个中心,围绕中心问题开展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如在一次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中心问题“如何测定一定质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让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学生兴趣盎然地总结出三个方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其一是沉淀法,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开始一同学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钙,后经过老师引导讨论,因其溶解度小而被否决)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沉淀过滤称其质量。其二是量气法,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硫酸,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三是滴定法,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进行滴定到颜色变化为止。由此将化学实验知识两个重要定量实验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中和滴定实验结合在一起,将化学实验中重要操作过滤、称量、酸碱指示剂选择和使用、沉淀洗涤方法等结合在一起,将化学实验一般方法与实验创新设计结合在一起,在复习化学实验的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中类似的知识结合点、知识生长点有很多,需要教师用心去挖掘,这些知识结合点与生长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下一篇:注重语感训练 培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