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05 09:51:46

社会化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一、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多数高校后勤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货币资金和货物资产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后勤经济活动也在不断扩大。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后勤所采用,贷款机制的引入加剧了高校后勤的财务风险。所有这些对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必须不断扩大控制内容,强化控制力度,才能有效地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后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一)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后勤财务核算质量

目前,高校后勤采用的会计制度不统一,即同一个后勤公司内部有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使用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会计制度混乱,不利于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根据国家推行的《企业会计制度》,高校后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制定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2]高校后勤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后勤组织为保证其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措施。高校后勤是刚刚走入市场的企业,应制定和完善每一步经济业务的流程,使每个岗位的权责和监督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事事有规定,件件受牵制”的制度化企业,从而提高后勤财务核算质量。

(二)运用会计电算化,加强高校后勤内部控制

高校后勤下属单位很多,数据繁杂,运用会计电算化能将财会人员从繁杂的数据计算和复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财务监督控制上去。同时,后勤行业跨度大,分布较散,运用网络化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内部财务管理,预防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电算化系统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一环。

(三)明确学校后勤社会化的财务责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后勤脱离学校走向社会,不再承担学校后勤服务的功能[3]。在体制上,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成立后勤经济实体;在机制上,把拨款使用制过度为服务收费制,使后勤经济实体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通过服务、劳务收费养活自己。作为校级财务部门,应在自身的职能范围中,支持后勤社会化的相关工作。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方便后勤集团在服务和劳务经营过程中的账务往来。如保证校内发票的来源和使用、校内经费卡的使用等;其次积极帮助后勤经济实体争取上级财税部门对后勤服务性产业税收减免,或削减部分管理费用等,使后勤企业适当降低经营成本;最后按照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制度,在后勤部门转制后,对现有的在编职工,学校应保留其事业利待遇,对有关后勤人员的政策性补贴,学校财务部门应做好规范划转工作。

(四)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后勤社会化之后,后勤经济实体的财务管理虽然已经独立,但其包括财务在内的很多工作都与学校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勤经济实体的经营活动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师生需要后勤产业提供的优质服务。因此,有必要在校级财务部门与后勤经济实体之间建立财务通报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对于校级财务部门来说,[4]通报制度可以及时向后勤经济实体传达上级职能部门的财税政策以及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传达学校的有关决策和师生对后勤实体经营状况的反馈信息等。对于后勤经济实体来说,通报制度有利于它们向学校及时汇报财务情况,反映后勤实体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问题。

二、构建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结合高校的需求,也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笔者认为,今后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立足于具体高校实际,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深化改革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正确选择。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一)搞好服务,办师生员工满意后勤

服务是后勤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做好服务,后勤企业才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同志认为,高校后勤在实施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必须坚持为高校教育、科研服务,为高校师生服务这个方向。因此,高校后勤必须牢牢占领高校这个开展后勤服务工作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师生是后勤服务的主体,[5]高校后勤部门时刻都要把“办师生满意后勤”作为后勤工作的一种理念,作为自己长期的工作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后勤系统时刻都要注意加强管理,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坚持以优质的服务来提高所在高校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

(二)加强保障,助高校快速发展

一流的后勤保障系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如果高校没有一流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校园,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就谈不上建设一流的大学。只要后勤保障系统是一流的,那它就能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如今,许多高校后勤经济实力还相当有限,这就需要校方给予较多的扶持。就校方而言,为了增强后勤的服务保障功能,该投入的还是应该投入,并且有些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大投入;对于高校后勤来讲,一方面要克服困难,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更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注重公益性,兼顾经济性

公益性是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与社会服务企业的重大区别。学校后勤服务产品的消费对象是学生和教师,这点决定了后勤保障服务的公益性特点。同时,作为以学校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后勤服务实体,从其经济组织的属性看,它必然要遵循经济运行规律,追求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应自觉服从社会效益。

三、坚持后勤改革为教育教学服务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宗旨实际上是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引入社会资金,提高高校的后勤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根本宗旨是服务教育教学。总体来讲,高校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食堂服务管理,提高饭菜质量

学生食堂与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高校应高度重视食堂的管理,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式,实行完全企业化的管理,以减轻后勤部门的压力。主要可以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企业经营,通过微利承包、部分全额承包、全额承包等过程循序渐进做好食堂管理。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方面节约水电消耗,提高饭菜质量,同时还改进了服务态度,实现了学校、食堂、师生三方面共赢的局面。

(二)做好校园物业管理,提高校园形象

校园物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形象,是高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物业管理工作包括办公区和教育区的卫生、宿舍区的保安保洁、校园的绿化等,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工作繁杂。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采用聘请校工的形式来进行管理,这一方面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行政成本。因此,通过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引进物业公司进行管理,通过外包的形式进行物业管理是可取的管理途径。

(三)做好教学设备的采购,提高硬件设施

教学设备的购置是后勤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各个学校都有相对完善的教学设备购置的相关规定,对设备采购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规定,设备购置工作正常序,但是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做好教学设备的采购工作仍然需要通过后勤社会化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设备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自身教学硬件设备的配置有着直接的联系,高校应该在学年初编制好本学年应采购的设备目录,对设备的规格、型号等作出明确的要求,再交由后勤部门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完成采购工作。

四、结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也并非短时间能做到,需要不断的摸索着前进。但总体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管理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高校的后勤服务质量一定会更好。

上一篇:我国校企合作的高职环境设计论文 下一篇:少数民族地区中职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