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城如何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

时间:2022-06-05 09:08:53

义乌小商品城如何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

摘要:本文在对“新时期经济”界定的基础上,以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为例,分析了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指出其面临市场发展的全国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三大挑战;并提出增强市场适应性,提升专业市场竞争力五个方面的基本对策和实现专业市场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的九大转变。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市场转型,市场创新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创建市场20多年来,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到目前市场内交易商位总共有26000多个,年交易总额超过200亿元,连续9年稳居全国市场之首。然而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浙江专业市场,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否依然能够保持这种繁荣景象?是否还能继续存在下去?

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环境分析

进入新千年,我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浙江专业市场来说,将面临一种新的发展环境,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过剩的经济。从历史上来说,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这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当时其所面对的是我国经济全面而且严重的短缺状态。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义乌小商品市场,价格低廉、品位一般的商品才有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最终形成中国最大的市场。

然而,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经济的整体性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短缺经济几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过剩。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物质产品的积压总量已经达到6000-8000亿元,几乎占到了GDP的10%左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尽管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交易在目前仍然显得非常红火,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壮大的原社会基础已逐渐不复存在,这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日益显现出经营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义乌小商品市场必须对经营方式、经营目标作出重新定位和变革,使小商品市场的经营风格整体优化,否则其发展前景就要大打问号了。

二、更加虚华的经济发展动力。一个市场的发展动力,与这个市场经济发展所拥有的最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息息相关。而一个市场所拥有的最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又和其所处的经济时代密切相连。根据波特(Porter,1990)的分析,历史发展到今天,综观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大致上可分为“要素(劳动、土地及其他初级资源)推动”、“投资推动”和“创新推动”三大阶段。从我国的发展看,目前尚处在投资推动为主阶段,但创新即信息、知识、技术创新等对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基本上不再具备任何外在的物质形式,而纯粹地演化成为一种“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越是现代化的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却越是无形化,也就是说“虚化”。

三、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从本质上来说,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行政区域或者经济区域之间资源与要素的流动,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体系。然而就义乌小商品城目前来说,其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则是更为开放的。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这个问题。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的最大的进步可能并不是物质产品在量上的巨大增长,而是初步形成了物质产品量上增长的良性循环的机制和全国一体化的现代市场体系。经济环境的开放性,或者说包容度更大了。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我国也将以更快的速度溶入世界经济的整体体系,不仅对内而且对外都形成更大的开放性。众所周知,世界贸易组织最为基本的游戏规则就是国际经济国内化,也即各个国家之间取消任何不利于经济自由往来的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开放程度显然也是大大加大了的。

四、技术含量更高的商务方式。Internet成为一种商务方式的技术支撑时,这种商务方式除了将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含量提高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之外,更是引发了一场交易方式的变革。首先,改变了原有的销售体系,提高了交易效率。最明显的就是中间商作用的弱化,将众多的厂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在产销各个环节建立起多极化的产销连通体,避免传统方式的事后调节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其次,形成了新的交易运行机制。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以信息交换为媒介的网上虚拟市场,它超越了时间与地域限制,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某些企业或公司在传统交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极大地推进了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胁进程。第三、创新了营销方式,形成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集销售、展示、广告于一身,并使企业和客户之间实现双向沟通,大大降低交易费用,且有利于建立稳固而长期的商务关系。

新时期经济对浙江专业市场适应性的挑战

应对新时期经济,尽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优势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机:

一、面临市场发展全国化的挑战。即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全国各地商品市场迅速发展。据统计,至1999年中国乡镇以上各类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长年的现货商品交易市场总数为55997个,上半年实现交易额已达11246.8亿元。尤其是作为义乌市场传统的主要辐射地的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发展更为迅速。同时,义乌原先占有的市场先发优势在逐渐消失,商品的市场占有在分化、分解。近年来国内贸易部分的持续萎缩就是明证。

二、面临市场发展国际化的挑战。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近年来,义乌市场的外贸十分红火。如市场出口商品成交额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6%上升到1999年的15%。

在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预示着面临国际竞争严峻局面的迹象,如国际优势产品进入、知识产权问题等。

三、面临市场发展信息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小商品城虽然也有一个自己的网络,但这个商城网的建设在诸多方面都还不能令人满意,与中国小商品城的总体形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个商城网的建设总共只得到了有关单位500万元的资金投入,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建立一个比较象样的网站的最低投入为2500-8000万元。义乌商城网建设的滞后以致很多经营户流露出了相当的失望情绪,稍具实力的经营户便早早“择良木而栖”了。

增强浙江专业市场的基本对策

一、着力培养现代市场经营主体,创新市场发展的新优势。义乌市场的发展,最根本的得益于义乌市场主体的早发育,得益于义乌人浓郁的经商文化和经商才能。在新时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也将取决于浙江专业市场的经营主体,取决于继续保持曾拥有的领先优势。因此,必须在培养和提高浙江市场经营主体的素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经营观念,转变经营作风,创新经营方式。与此同时,推动市场内各经营主体间的分化与联合,引导经营户向规模化、集团化、股份化等方向发展。成长起一批有实力、有规模、懂国际贸易、擅现代商务的巨型流通企业。使义乌市场发展为。既是世界小商品创新中心、设计中心、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又是对国内各专业批发市场有极强的控制力、辐射力的全国龙头市场;既有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期货交易、总等现代市场交易方式,又有面对面的批发贸易和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零售商业;既有大型生产性企业、大型商业集团公司加盟,又有众多中小经营户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市场,进而发展为具有世界影响和知名度的购物城或商贸名城。

二、着力进行市场组织创新,大力提升浙江中心专业市场对国内各专业批发市场的辐射力和控制力。新时期浙江专业市场应利用自己在资金、品牌、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的业态、组织形式、交易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为此,必须在市场的硬件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商城的网络建设、配送中心、金融结算中心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比全国各地市场的建设领先一步。

随着全国各地专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浙江专业市场必将向目标市场多元化、经营主体层次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等方向演变。这种新的市场发展格局,要求市场经营与管理部门在抢占市场发展领先地位的同时,适时推进市场的梯度式发展,并在市场的设计、布局、招商引资、硬件配套、信息服务等环节做好应对与配套,加强与国内各地分市场的关联度,大力发展配送、制等新的批发形式,通过物资、人才、运输、信息、资金等方面的联系,提高中心专业市场对国内各市场的辐射力和控制力。

三、再造市场投资环境新优势,大力提升市场集聚力。应该看到,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流通业的对外开放,不仅外国的商品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产品形成竞争,而且外国的流通企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直接开展竞争。然而在这过程中也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义乌市场本身是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市场,较早地实现从地方市场、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发展的跨越,出现市场经营主体来自五湖四海,经营商品来自全国各地(所谓“买全国,卖全国”),并有向国外市场延伸的势头。同样,义乌市场的发展,必须摆脱狭隘的地方观念、本地意识、保护主义及单向的往外扩展意识,而要看到,加入WTO,对义乌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义乌市场的出口贸易,同时也应该包括外国商品的进入。像义乌市场的发展,要有更宽阔的视野,要向“买世界、卖世界”方向发展。为此,不仅要把义乌市场上的各种国内商品销往国外,同时也要把进入中国市场的各种国外商品引入义乌市场,努力使一些外国流通企业、中小型生产企业等也成为义乌市场上的新经营户,从而使义乌市场成为真正的国际性批发市场,这对全面提升义乌市场的整体品位与影响力、辐射力都是极为必要的。为此,必须通过商品质量的提高、包装的改进、物流及运输方面业已形成的格局与比较优势的发挥,努力使市场成为迅速崛起的仓储式商场、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等新商业业态的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这是浙江专业市场,尤其是像义乌这样的中心市场扩张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

四、充分运用浙江专业市场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市场的国际化。浙江在全国是市场化起步较早、发展较充分、较成功的地区。浙江的市场化程度高,资本的原始积累业已基本完成,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商业网络,已有一大批长期从事商品流通的经营人才,在全国许多地方乃至国外办有自己的分市场,像温州、义乌等的专业市场不仅在国内、东南亚地区而且在世界也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近期看,对浙江市场传统经营的商品来说,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市场空间,有利于浙江专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紧紧抓住外贸扩张的机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组货贸易、网上交易、自营出口、发展国外分市场、发展外向型企业等多种形式,努力拓展对外贸易。

五、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发展需要。应该看到,浙江专业市场的生成与超速发展,曾得益于浙江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市场发展的正确决策与有效扶植,特别是采取了一些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大胆、相对超前的地方优惠政策,从而使浙江市场在全国众多同类市场的竞争中,始终保持全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将逐步形成,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种种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等将失去合理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因此,要继续保持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的领先地位,再创市场新优势,就必须研究新的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与市场发展的关系;探索地方政府行为规范与转变的方向与途径;寻求为市场发展的新实现机制和实现途径,增强对新时期经济的适应性,提升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向现代流通方式的转变。

上一篇: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知识管理 下一篇:我国加油站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