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言造就诗意语文

时间:2022-06-05 07:43:10

诗意语言造就诗意语文

摘要: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语文教学更离不开教师的语言。王崧舟那优美深情的教师独白语言,复活了感性教学,为学生铺设了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那细腻雅韵的师生对话语言,是一种心灵的抚慰、生命的赏识、真情的交融。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教学语言造就了他的诗意语文。

关键词:语言;感性;对话;诗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58-02

“诗意语文”是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一抹亮眼的光辉,“诗意”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与课文内蕴或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和谐的审美状态。语言是任何教学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一个因素,不管是文本语言还是教学语言,都是课堂执教的必需品。同时,教学语言也是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代的一些优秀教师如斯霞、李吉林、朱雪丹、于漪、钱梦龙、王崧舟,等等,他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努力地追求语言的表达艺术,从而形成特点鲜明、富有特色的教学语言风格。他们在教学上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有人说,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是用心灵来聆听的。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他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充满智慧的教学启示,更是那充满花香的语文精神。动情的语言,令万千学子陶醉,那如同“生命之歌”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载体、一座桥梁,是引导学生走向语言百花园的魔针,是点化学生思维的魔杖,仿佛一曲奇妙的乐曲,激荡着胸怀,余音绕梁,一步一步造就诗意的语文。

一、优美深情,复活感性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功利目的的驱使,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一味地创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取得教学上的突破。殊不知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与优化设计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必备要素,我们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教学语言所追求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弥散着情味的教学语言才能唤醒感性教学。感性教学要求教师用自己富有智慧、富有情感的独白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到一种独特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用情感受课文、领悟课文。感性教学离不开语言,离不开优美深情的教学语言,如果说感性教学是一片天空,那么语言就是天空中那缕明媚的阳光。

师:“你们都看到了,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画面里,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生伴随着乐曲《琵琶语》,根据想象写话。)

师:(在学生的写话过程中插话)“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那还可能是……”

(生继续在音乐声中依据想象写话。)

这是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中的一段教学实录,读了之后让我深受感染,这是一段美的享受,一次情的旅程,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首先,四个“你们看到了”对之前学生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总结归纳,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的形容丝丝入扣,“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这些触动学生心灵的字眼,更能催发学生去感受纳兰性德的所思所感,引起学生与纳兰性德之间的情感共鸣。其次,歌曲《琵琶曲》的到来,情绪油然而生,心中的感动,那种低低的追忆与倾诉,带着忧伤,带着隐忍,却没有怨恨。经过王老师这样运用自己独特的、动情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心灵,感动学生的执教,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情感把握肯定更为细致与独到,这才是真正地在学习,真正地使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成为体验自我,获得精神自由的乐园。在实习期间,我曾经执教过冰心的《母亲》这首诗歌,教学中同样安排了写话,我的设计如下。

1.学完了《母亲》这首诗,我们更加明白母亲是多么地无私与纯洁,当心中感到恐惧和不安时,母亲便是最大的依托。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段对妈妈说的话。

2.学生写话时下台巡视,观察其写话情况,加以辅导。同样是写话,相比之下,我的教学过程是如此的单一,教学语言是如此的平淡与生硬。这样的教学引人深思,太过稚嫩,是失败的,是缺乏情感的教学,更不是所谓的感性教学。

王老师的教学语言,那课堂上深情优美的独白语言,是洋溢着情的语言,仿佛是一段诗意的旅程,情真意切,为学生创设出了感受纳兰性德,感受纳兰性德相思之情的情感氛围,为学生铺设了一座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这就是感性教学所要追求的。

二、细腻雅韵,心灵对话

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培根说过:没有友谊,世界只是一片荒野。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对话,课堂将没有和风,没有蓝天,没有阳光;没有对话,语文的精神家园将在自我关闭中沦为颓败的风景。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存在这样几种对话。第一,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第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第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第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其中核心枢纽就是围绕文本展开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所进行的心灵的对话。心灵对话,通过言语进行的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这对课堂、对师生关系和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在有些时刻它起着核心的作用。当你心感苦涩,无处安放心中的忧苦时,老师的一句关怀与安慰,仿佛是一份神秘的惊喜,心中顿生一股暖流,这是教学的风韵;若你为自己的学习心生惭愧,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坏孩子时,老师的一句鼓励,如同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来自信,这是教学的气韵;当你沉浸于一份特有的情感,且这份情感无比强烈时,老师的一声共鸣犹如一场完美的邂逅,将情感相融,这是教学的韵味。师生之间细腻独特、充满真诚与真情的对话语言,将语言之韵洒遍课堂,洒遍学生心灵,洒遍诗意的语文。

1.一种心灵的抚慰。教师对于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执教者,一个传递知识与思想的人,其实有些时候,把教师当作一个情感的倾诉者也未尝不可。在执教生涯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有着心灵创伤的孩子,或者在我们的课堂中,一些学生的回答可以窥见他们心灵的某些脆弱点,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们就是他们心灵的抚慰者,抚平他们心底的伤痛与无奈,给予他们最真切的安慰与爱,还他们一个灿烂美好,发自内心的笑容。

2.一种生命的赏识。欣赏,是一个极美的词藻。在生活中,它美,在教学中,它更美。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赞美与赏识。其实,殊不知,赏识应该洒满整个课堂,不仅仅是好孩子,对于坏孩子,或者说成绩平平的孩子,我们都不应该吝惜我们的欣赏。其实,好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夸出来的,换言之,优秀往往是夸出来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塑性很大,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自己成为火眼金睛去发现他们在思想或者学业上的每一次突破与进步,要善于捕捉他们每一次灵感的闪现,每一次创新的追求,并用最热情华丽的语言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激发鼓励他们要不断进取,勇往直前,取得成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赏识。”课堂当中的对话,就应该以赏识为主、激励为主。

3.一种真情的交融。在课堂上,主要的就是对话交流,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生与文本的对话。对话,一定要承载着情,只有情,才能打动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王崧舟老师的执教中,很多次的课堂都含有泪水,学生的泪,老师的泪,学生的情,老师的情,在他的课堂上总能显现得淋漓尽致。比方说在“一夜的工作”这堂课上,接近课堂的尾声时,很多学生眼里都饱含泪水,包括王老师本人,甚至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听课老师,也不禁潸潸落泪。这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情感的交流、真切的交流。所有的语言都化为心中的情感,余音缭绕、绵延不绝,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也浸润着老师的心灵。

现如今的语文教学,谁能够将情演绎得如此透彻?我不敢说只有王崧舟老师,但是我敢说,王崧舟老师做到了!实习期间我也曾经听过很多老师上课,也听过一些参赛的课,但是,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课堂中的师生能够这样地有默契,这样地真情相融。我不禁感叹这已经是一种独特的境界了,一种语文教学的境界,一种诗意的境界。俗话说的好:上完一节课容易,上好一节课很难。顺利上完一节语文课,按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最平常的课堂所要做的,对于有些教师可能这样的工作也并非易事。但是王崧舟老师却如此出色和近乎完美地给我们展现了一场语文盛宴!

王崧舟老师一直在推崇诗意语文和诗意课堂,他所理解的诗意的课堂应该是天人合一的课堂,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用虔诚的心态以及真诚的情感去品味的。王崧舟老师对于文本语言的挖掘是犀利的,是融合情感与生活的。不仅如此,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语言也是奇妙不凡的,仿佛一场美轮美奂的享受,一首动人心弦的歌谣,一次又一次让人耳目一新、为之赞叹的旅程。富有情味的独白语言,追求的是感性的教学,一种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情感桥梁。富有韵味的对话语言,捕捉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交流,一种学生与老师真挚交流的平台。王老师教学语言的情与韵,构成了他对诗意语文的追求与肯定。当我们在新课程实践的满目繁花之中时,不要遗忘了对语言的锤炼和对语言的关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杨欣.教学语言艺术[M].成都:巴蜀书社,2009.

上一篇:怎样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 下一篇: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循环运行的研究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