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数学阅读

时间:2022-06-05 04:54:31

小议数学阅读

摘 要:数学阅读在小学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数学阅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对题目内涵的表述能力,以及概括和创新能力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关键词:数学阅读;提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53-01

一、现状调查

利用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缺少阅读的方法,没有阅读习惯。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少对题目进行阅读。有很多书本上出现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我们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阅读但是不会系统地教育培养。

二、适时点拔,让数学阅读有“法”可依

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老师系统地进行方法指导,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全时段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能时时使用,耳濡目染学会阅读。

1、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亦就预习,主要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初步获取认知的过程。俗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少老师使用阅读提纲,孰不知这就像一根“拐棍”,牵引学生去读哪里,读哪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拘束学生发展。我们可以仿照语文预习,将数学语言中包含的多种元素分开,提供阅读方法。

(1)术语的阅读

语文的预习,会要求识记生字理解词义。数学新知识的呈现会伴随些许术语的出现。例在学生对“棱”较陌生,数学的课前阅读,应事先理解数学术语。可以查字典,可以看模型了解它们所在的位置,可以上网搜索阅读相关资料等。

(2)概念定义的阅读

概念定义就相当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不仅要理解透彻,还要熟读背诵。课前阅读时应划出当中的重点字词,反复阅读理解意思,加批注作记号,思考概念定义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如何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能否增减或更换字词等。

(3)图形的阅读

数学书本中有很多图形,是对文字信息的补充,不能一带而过,可以让学生在读图时,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写下来。此外,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以达到数形结合。比如下面这个线段图,由题意得航模小组为单位“1”,结合线段图,航模小组是4份,美术小组就是5份,可以容易地让学生理解美术小组是航模小组的。

2、课堂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机,在课堂当中要无形渗透阅读的方法,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的数学阅读中去。

(1)斟字酌句

数学用语抽象,简洁,概括,是知识的高度凝练,一字一词都值得起反复推敲。在阅读时,要体会数学语言的特点,其中重点字词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数学定义、公式等的理解。比如四年级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

(2)对比阅读

有这样的两道题目:“一个棱长为6cm的正方体铁块,可重新熔化铸成一个长6cm,宽4cm,高多少的长方体?”,“一根铁丝做成棱长为6cm的正方体铁框,若重新做成一个长方体,长6cm,宽4cm,高多少?”,这两道容易混淆,可以同时呈现进行对比阅读,它们区别和联系在哪?进行辩析发现,一个铁块是体积不变。另一个铁丝是棱长总和不变。

(3)借助实物

数学当中有很多概念,单看字面难以理解,需要借助实物,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积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升,让学生选择平时洗澡用多少升水。2升?20升?还是200升?老师会拿一升的立方体教授“升”。可是我们可以借助脸盆,一个脸盆(不装满)放5L水,再有这样的4盆水,这样够不够你洗澡呢?学生们一想,确实我在家就是这样用水的。这样的阅读也更高效。

(4)图文对照

数学当中的图形也是语言之一,意义甚至超过文字。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要将文字叙述和“圆变成长方形”的图片结合起来,更加直观地展现变化过程,更容易理解公式地由来,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利用图形来增进对数学魅力的感悟。

(5)手脑并用

所谓阅读心到才是真正的阅读。手脑并用这个方法,让不会动的字动起来,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手部的动作。

3、课后阅读

课后的复习阅读不单单只是语文英语的事,虽说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数学学习,不能依靠“临时抱佛脚”。课后阅读不能局限于概念定义等类的识记,而是要学生进行及时反思,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习质量。

数学有很多概念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中记忆,但是根据遗忘曲线,很有必要让学生及时去消化和巩固。重要的概念定义等,必须要求学生阅读识记。

三、持之以恒,让数学阅读成为习惯

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和表现,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激励,也可学生自评和他评的方式,让他们自己了解阅读的状态和阅读带给他们的进步,从而慢慢喜欢上阅读。

“教育应该是好习惯的培养和收获”,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老师、家长、孩子多方面长期不懈的共同坚持和努力。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下一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