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4v6、ADA、IFN―γ联合检测在胸腹水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6-05 04:02:19

CD44v6、ADA、IFN―γ联合检测在胸腹水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4v6(sCD44v6)、腺苷脱氨酶(ADA)、干扰素-γ(IFN-γ)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取结核性胸腹水28例(结核组)、恶性胸腹水32例(恶性组)、炎性胸腹水20例(炎性组),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法检测胸、腹水sCD44v6、ADA、IFN-γ水平。结果 恶性组sCD44v6水平明显高于结核组及炎性组;结核组ADA、IFN-γ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组及炎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胸腹水;可溶性CD44v6;腺苷脱氨酶;干扰素-γ

中国南方五省(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是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对放射线有较高敏感性, 一定的照射剂量可以达到较高的局部控制率, 所以放射治疗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和(或)颈部复发几率为35%~55%;放疗后前3年复发几率最高(约65%~85%)[1]。再程放疗后放疗副反应将明显增加;随着放疗技术发展, 可使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能准确地照射肿瘤靶区和保护危及器官, 同时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有明显的生存优势。本科对2011年6 月~2012年6 月67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复发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同期放化疗研究, 现对其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 月~2012年6 月鼻咽癌首程治疗CR、经病理确诊的局部复发患者, 均无远处转移迹象, 年龄在30~70岁, 有可评价病灶;KPS≥80分;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放化疗禁忌;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 2 分组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试验组(三维适形放疗加用紫杉醇脂质体)两组, 临床分期按2008年广州分期标准, 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项目 对照组(n=33) 试验组(n=34)

年龄(岁)

病理分型 未分化型非角化癌

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性别 (男:女)

临床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a期 32~70

(中位48)

33

15:19

3

13

11

7 33~70

(中位51)

33

1

16:17

2

14

9

8

1. 3 用药方法 放疗开始给予紫杉醇脂质体同期化疗, 1次/周, 40 mg(m2・次), 静脉输入, 共5~6次, 注射时间为当天放疗前3 h。

1. 4 放射治疗方法 ①放射源: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 MV光子线和9~12 MeV电子线。②放疗程式:连续外照射。③放疗剂量:60~64 GY/6.0~6.4周, 每周照射5 d, 1次/d, 10 GY/周。④设野采用三维适形技术。CT扫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以患者舒适为准), 置于泡沫塑料枕上, 采用热塑面罩固定头颈部。在CT模拟定位机(西门子Plus4)下进行螺旋平扫和增强扫描, 上界为额窦上缘, 下界为锁骨头下缘1 cm,层厚3 mm,层距3 mm。

1. 5 观察指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抗肿瘤药物客观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毒副反应按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定。评价方式:鼻咽病灶以MRI/CT复查。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所有病例均可评价, 加用紫杉醇脂质体同期化疗后, 鼻咽癌复发病灶CR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3%(28/ 34) 、54.5 %(18/ 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均以皮肤、黏膜为主, 试验组中出现Ⅲ级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反应分别为2例和3例, 经处理后均可继续按期完成放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由于解剖部位及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 放疗一直是鼻咽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鼻咽癌局部复发后行再程放疗时, 由于在首次根治性放疗中邻近正常重要组织和器官如脊髓、脑干、腮腺及颞颌关节等已受到了较高剂量的外照射, 这些组织的耐受性限制了对复发病灶再程足量放疗, 在短期内复发特别是野内复发时, 再程放疗将出现25%~40%的中度或重度后遗症, 从而影响了疗效及生活质量。如何在提高局部疗效基础上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成为复发性鼻咽癌放疗关注问题。叶玲等[2]研究指出通过精心的靶区勾画和照射野设计,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取得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相似的肿瘤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同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通过减少腮腺、颞颌关节、中耳等器官的放疗剂量, 改善生活质量。同期化疗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干扰肿瘤细胞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 并增加肿瘤细胞放疗敏感性[3]。

国内外学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有效率可达73.33%[4]。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是紫杉醇包封在药物载体的脂质体双分子层中, 与普通紫杉醇比较具有优势:药物从脂质体中缓慢释放, 稳定性较好, 且维持时间较长;脂质体主要由天然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进入体内被生物降解, 不会蓄积在体内, 免疫原性小;亲和性好, 通过细胞内吞和融合作用, 脂质体可直接将药物送入细胞内, 避免使用高浓度游离药物, 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靶向治疗作用[5]。有研究表明, 紫杉醇脂质体除了抗癌活性外, 还可以起到放疗增敏的作用。本研究尝试通过紫杉醇脂质体实现紫杉醇在体内长循环的过程, 减轻过敏等不良反应, 既提高紫杉醇对肿瘤的放疗增敏效果, 又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近期有效率、1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方面, 试验组(紫杉醇脂质体+三维适形放疗)较对照组(单纯适形放疗)均有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可坚持完成治疗, 显示加用紫杉醇脂质体后无严重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紫杉醇脂质体能在不增加放疗副反应前提下提高局部复发鼻咽癌的1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 有效提高局部鼻咽癌复发患者的疗效, 改善了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紫杉醇脂质体除了抗癌活性外, 还可以起到放疗增敏的作用;可以提高复发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有希望成为复发性鼻咽癌的新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开展此研究的时间不长且病例数不多, 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确定本方案对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放疗晚期反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曹卡加,洪明晃,郭翔.鼻咽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313-323.

[2] 叶玲,罗伟,何智纯,等.三维适形与常规二维放射治疗初治早期鼻咽癌的配对设计队列研究.肿瘤学杂志, 2009,15(4):272-277.

[3] 赵充,管迅行.鼻咽癌放化疗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6,13(6):1.

[4] 蔡悦成,叶金辉,何宝贞. TP与DF化疗方案治疗鼻咽癌肝、肺转移的疗效比较.热带医学杂志, 2006,2(6):156-158.

[5] 滕小玉,管忠震,姚志文,等.晚期实体癌患者对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悬浮液的临床耐受性研究. 癌症, 2004,23(11 Suppl):1431-1436.

[收稿日期:2014-04-11]

上一篇:利维爱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泌尿生殖... 下一篇:先进控制技术在气相法聚丙烯装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