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用函数看企业技术创新及案例分析

时间:2022-06-05 01:03:33

从效用函数看企业技术创新及案例分析

[摘 要]当今社会,一些品牌企业在新时期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创新能力和优势地位,这既有领先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构建成本收益函数,从成本、价格、需求三个角度,分析影响企业产品总效用的因素。并以索尼困境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对品牌企业进行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效用函数;技术创新;索尼案例;品牌战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60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0 引 言

如果一个企业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拥有优秀的研发人员、良好的研发条件、丰富的技术积累,就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因此,很多研发能力很强而且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在技术开发上执着追求,希望通过率先开发出最新技术领先于其他竞争者,以获得“先入为主”的优势,甚至在一定时期内独占市场。但是,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先企业开始遭遇挫折。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与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信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索尼公司开创了便携式数码产品的时代,是世界电子产品行业的领头企业,但是经过时代的变迁索尼公司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本文基于索尼公司的生存现状,运用企业盈利的效用函数,深入分析索尼公司陷入经济瓶颈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必要的对策。

1 索尼的生存现状

自2000年以来,索尼公司的领先优势逐步被削弱。越来越多的厂商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每当索尼推出一种新的产品,他们很快就能跟上,产品的性能没有很大的差别。索尼能独占市场的时间越来越短。以前的技术创新在现在已经不能给索尼带来太多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些厂商产品的定价往往比索尼的产品要低。因此,索尼的市场占有率很快被这些产品所瓜分,利润率连年下降,导致索尼全球70个制造基地中的15个被关闭,裁员1.7万人。

索尼中国工厂2005年出口和国内的销售额为52.91亿元,中国国内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80%,而2006年1~10月份销售总额为32.69亿元,只达到了2005年销售总额的60%,国内销售额更是大幅度下降,仅为2005年销售总额的30%。索尼全球的销售情况更是不容乐观,2003年一季度索尼公司亏损10亿美元,导致股价下跌25%。虽然这之后索尼采取了很多措施想要挽回亏损局面,但是索尼的营业利润率始终徘徊在2%左右。而在十年前,索尼的营业利润率是10%。

2 企业经营的效用函数

在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下,成本收益分析成为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科学分析企业的各项成本构成及影响利润的关键要素,让企业的管理者全面、清晰地掌握影响公司业绩的核心环节,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从而把握正确的决策方向,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帮助企业克服盲目性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下面,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的效用函数来逐一分析影响索尼产品陷入困境的因素。

Ui=PiQi-Ci(1)

其中,Ui表示企业产品所获得的总效用;Pi表示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Qi表示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1)式满足:

(2)

由(2)式可知,企业产品的总效用由产品在销售市场的总收入与企业的投入成本决定。并与前者呈正比关系,与后者称反比关系。即产品的收入越高,企业的总效用越大,产品的投入成本提高,将会降低企业的总效用。

2.1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企业成本控制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还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程序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目前,一些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理念落后,使得成本预算流于形式。首先,大多数企业对自身延续性技术的过度投入造成性能过度供给,无法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经济性之间的合理权衡,使客户不愿为这项属性的后续性能提升支付较高的溢价。其次,企业控制思想仍处于生产成本控制的范围内,制约了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管理、质量管理、产品工艺设计、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等的接轨,无法把握企业成功控制的节约性和经济性原则。

2.2 价格竞争

价格会直接影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及市场竞争力。价格确定是否合理,价格调整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网络时代,电子产品不仅是技术的竞争而且也是价格的竞争,追求技术领先造成产品高端定位,高端定位造就高价格,高价格造就高端目标群体。一个新产品刚推出时价格可能较高,但是随着同类产品的推出,产品的价格也不断的下降。如今,索尼的技术优势随着其他厂商对技术研发的大量投入正越来越弱。而其他厂商往往集中精力对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技术进行研究,生产的产品技术水平较高而且价格比索尼的同类产品低,从而获得了原先属于索尼的市场份额。而索尼公司没有意识到其价格优势正在减弱,加大投入研发的力量与其他公司的产品相竞争,使其利润额逐年下降。

2.3 需求分析

产品的市场需求由其市场份额来反映,市场份额越大,消费人群越大,表明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多。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日益重要,使技术领先企业必须加倍重视非技术部门的作用,才能顺利地把技术转化为市场能够接受的新产品。而如今,人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各企业都要和网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作为传统电子设备制造商的索尼并没有转型为互联网企业,其业务核心仍然是实体产品,这注定了它难以立于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虽然索尼公司仍能不断推出优秀的硬件产品,创造一个个世界最轻、最薄的纪录,但并没有引领潮流的产品。因此,相对于与网络脱节的索尼产品来说,人们更愿意选择能够搭载网络技术的产品。而索尼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采取保守封闭的研发方式,脱离了目标顾客的消费需要,使得消费群体数量骤减,市场份额下降,最终走向失败。

3 结论与解决策略

索尼公司目前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思考。本文通过引入成本收入函数,针对函数的每个变量分析索尼公司逐渐步入衰落的原因,并对日后品牌企业应该如何转变经营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目标聚集战略

产品的多元化使得索尼公司的资源分散化,导致在专业领域被其他企业所赶超。索尼公司应分析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成本情况,停止生产亏损或是利润率低的产品,以集中资源生产利润率高的产品。同时,可以购买其他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或是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3.2 迎合目标顾客需求

如今市场和消费者的喜好对企业日益重要,产品开发的重心已从提供新功能,开始转向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功能;工业设计的重心也从设计“好看”的产品,开始转向设计“易用”的产品。而索尼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技术,强调技术引导市场,没有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去选择技术和确定设计方案,也就很难生产出为市场所欢迎的产品。因此,索尼应及时调整创新战略,以迎合目标顾客的需求为重心,紧跟时代潮流,生产出更多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吸引广大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高额的利润。

3.3 成本领先战略

通过品类创新并采取精确的品牌策略,完全能避开价格战。在本文的前半部分提到索尼公司产品较高的价格不能适应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与其被动的等待降价,不如采用成本领先的战略,利用索尼的跨国公司的优势,以及大规模采购的优势,降低生产经营中的成本。也可以利用索尼的技术优势,研发较低成本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郭计川.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途径[J].财经界,2010(5).

[2]邓长才.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5).

[3]陈卉,柳卸林.为什么技术领先企业会缺失创新能力――以索尼公司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

上一篇: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