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的合唱训练

时间:2022-06-04 05:56:15

高校中的合唱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71-01

近年来,“合唱”这门高雅艺术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而作为从事音乐专业教育的学生是具有提高合唱水平,促进合唱发展的最直接有力的促进者。现在,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最深刻、最全面的课程改革,而面向普通高校的选修课音乐合唱也越来越受到多数学生的喜欢。我校的 “合唱与指挥”课程为学生选修课程,其课时要求仅次于其他艺术课程如:音乐简史课,欣赏课等。这既可以看出合唱学科教学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以普通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为培养目标,立足于基础教育是高师的合唱教学课的方向。所以,“合唱与指挥”课程不是一般性的基础而是一门示范性和综合技能性较强的课程,目前,各高等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对教学计划目的的设置和内容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在教学中起着重要地位。在不断的教学中我们反复思考琢磨,不断总结经验不找出不足。因此,对 “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目标及需要,采用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手段,结合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具体情况,并汲取国际先进的合唱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艺术教学环境,才能争取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合唱”与“指挥”的和谐、统一

1、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理念,是把“合唱与指挥”这一整体教学课程作为“合唱”与“指挥”两门课程进行教学。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施教过程中,通过合唱课结合“视唱”、“声乐”,“指挥”实现“合唱”与“指挥”的和谐、统一,才能为高师学生今后的合唱基础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人才。

2、 教学模式的改革体现在,优化组合教学内容,通过合理安排知识点,在选择歌曲合唱内容上,注重综合性和概括性的知识化;讲究科学性的教学安排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对每一首歌曲都强调重点和特点,作为知识的知识点。通过长期练习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研修合唱与指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要建立兴趣小组,培养骨干学生让学生们多参加艺术实践在实际演唱中体验作品突出感觉。在广泛接触作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唱欣赏水平和演唱表现能力,教师充分的准备是《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质量的保证。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我们定期举办名歌名曲欣赏讲座,带领学生参观欣赏学习优秀的合唱音乐会,观摩优秀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对优秀合唱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深刻的剖析,让学生从正确的呼气,换气做起。学会正确发声。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教师在编选教材时,重视从基础抓起,坚持发声训练。通过单声部的练习开始,逐步安排二声部合唱、三声部合唱、四声部合唱乃至更多声部的合唱。合唱在选择教材时,注意选编一些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合唱作品。所选的合唱曲目力求在题材上,在风格、形式、类型上应该多样化,多元化。

二、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

1、教师排练、学生演唱,教师指挥、学生模仿的形式,是我国传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长期的教学使用使多数使学生养成懒惰的学习态度。被动、盲目的学习状态是不可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发挥作用。提倡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模式。反对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的被动落后模式。因此,采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材状况对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重视合唱课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特点,不是单一的训练学生合唱技巧而是通过合唱这种群体的教育使学生全面的技能训练做起。通过这种转变使单一教学向多元化教学开始转变。在学习中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核测评。并通过具有实践意义的 “合唱”教学手段,培养优秀人才。使他们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的学生,从而实现合唱教育的创新、合作、传承审美的价值。 2、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很多方面受中小学教育理论的影响。我们要在实践的练习演唱当中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汲取国际先进的合唱教学方法,学习他人优秀经验,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方法并重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教育学生富有热情的演唱,选择最有效的科学方法和合唱练习方法,争取最好的合唱教学效果。

3、合唱要认真看着合唱指挥的手势。因为合唱指挥是合唱队的灵魂、总导演。指挥者要用手势将作品的正确速度、力度、呼吸方法、演唱情绪传达给合唱队员。每一个合唱队员要随着指挥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示意动作,整齐而富有表现力地歌唱,正确地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歌曲的情感,达到合唱“合”的效果。一般认为,指挥者、合唱者和音乐作品是合唱成功的三个要素,其中指挥者是首位。合唱的效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指挥者的全面素质、修养和水平。指挥者还必须有敏锐的耳朵,这是一个合唱指挥成功的关键。

三、歌唱技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1、启迪学生的音乐思维合唱教学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并通过音乐实践使学生的感受音乐的能力得以提高。清晰动听的和声、优美感人的意境整齐柔美的音色是合唱教学的最高追求。而真正让这些得以提高的关键是学生多次的演出和实践。只用亲身感受才能更多创造富于艺术的表现力,把美妙的音乐融合于合唱实践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2、合唱是需要学生相互积极主动地协作配合的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形式。是学生为人的根本,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要求,而合唱教学恰恰能够在培养合作共处意识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没有一个东西象合唱这样,一个人不好了,会影响大家”。说明合唱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非常重要。合唱教学以音乐为纽带,促进了师生间平等、合作、信任的人际关系。合唱教学又以合作为前提,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演唱歌曲的意识和能力。3、合唱的教育功能合唱具有“统一意志、振奋精神、强化群体凝聚力,”通过合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合唱培养学生了解依靠集体的力量是多么重要。合唱是“合”,而不是“个”。通过排练和演出要十分注意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集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全体队员齐心协力服从整体通过合唱练习养成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总之,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改革应立足于示范教育,学生要把合唱作品的内在感情反应出来。还要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丰富的音乐修养,充沛的思想感情,敏锐的听觉,有很好的声乐鉴赏能力,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及咬字吐字等有关知识。并且掌握熟练的指挥技巧,较高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准确的节奏感,超常的记忆力。善于于学生进行内在的交流,赋予表情的眼神和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使“合唱”课程很好的适应新世纪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合唱艺术在基层群众中很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政治心理引导的方法探究 下一篇:浅议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