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时代旋律建设职业中学和谐班级

时间:2022-06-04 05:30:18

奏响时代旋律建设职业中学和谐班级

作为党员教师,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途径。在此,以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为例,探讨在和谐主旋律下建设职业中学和谐班级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科学发展领航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班级建设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是一个扬帆破浪的旅程,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和谐成为时代主旋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奏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华丽乐章。“教育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谋划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领导教育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前线的党员教师,笔者深知方法观念是班级管理的指明灯、导航仪,深知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遵循科学发展观,以生为本,积极探索班级的管理建设,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职中班级求和谐:

学生健康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的建设应运而生。而职业中学的学生更需要一个和谐的班级陪伴他们成长。职业学校在教育界存在特殊性,它是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同时因生源问题而使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初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性,如懒惰、冷漠、自私等,这与其成长所经历过的环境密切相关。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孟母三迁”“择邻而居”,都说明了环境对于人的重要影响。所以,当学生进入职业中学,我们有责任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和谐班级的创建在职业中学显得更为重要、更有意义。

三、和谐班级由我创:

建设职中和谐班级的有效途径

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根据实际情况和班级特点,笔者为所在班级制定了“和谐的四重奏”――团结、善爱、文明、进取,以此探索和谐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1.团结:保护小团体,融合大集体

以笔者所带领的班级为例,这是一个由30名女生和4名男生组成的班集体,在高一阶段,由于班级新组成,小团体现象较为严重。爱打扮的几个女生组成一群,小个子的三个成为一队,初中的好朋友自然好成一拨,还有四个男生的组合显得“另类”。小团体现象使得班集体四分五裂,拉帮结派,各行其是,危害不小。但小团体也有值得赞赏之处,如单纯的友谊、团结的情义、互相帮助的扶持,等等。因此,对于小团体需要辩证地看待,统筹兼顾,扬优抑弊。

例如,在某男生被罚跑而其余三名男生陪跑时,笔者表扬他们的团结;在某女生于课堂上答不出问题而她的两个好友争相给她提示时,笔者表扬她们的友爱。笔者还通过值日安排、活动分组、座位编排把各个小团体分散后交叉组合,为他们增加与其他同学交往和沟通的机会;通过组织开展班团活动,宣传集体主义精神,宣扬“班荣我荣、班衰我衰”的观念;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和游戏,让全班同学感受到团队协作的意义。另外,军训、校运会等校级活动也是提高班级团结性的好时机。当凭借全班的努力换来军训会操第三名、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五名、高二级拔河比赛第一名时,每个学生都欢喜雀跃,从中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此后,班级里逐渐消除了小团体的弊端,融洽班级成员形成了大团结,为创建合谐集体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2.善爱:激发善爱心,引正歪义气

起初接触职中学生,会觉得他们中的很多人冷漠、自私。在笔者担任任课教师的一个班上,一名女生告诉笔者,她有一次因为去抓偷了自己钱包的小偷而被打伤,在住院期间,班上没有一个同学去看望她,回校后,也没有得到同学的一句问候,她感觉这个班级没有一点温暖,同学很冷漠,以至产生退学的念头。这件事情令笔者感慨万分。另外,由于“歪义气”的作祟,有些学生忘却了善良与宽容,生起凶狠之心,打架斗殴事件屡有发生。通常,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会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它能使人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并使群体保持一种稳定的、融洽的秩序。反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冷漠,会造成一种不良的社会心理气氛,使人感到孤寂、阂帧⒖嗝疲并可能导致人的心理扭曲,使人对生活、对学习乃至对人生都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

面对这种状况,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善爱之心,引导他们形成关于“朋友”和“义气”的正确观念。首先,笔者在班级中以身作则,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每个学生都细心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同时,以“缘分”“友情”“爱心”“善心”为主题多次开展班团活动,对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传,正面引导,并且引导班级学生成立助学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另外,指导团支书带领同学们去慰问敬老院的老人;组织学生探望生病的同学;和学生一起参加献爱心活动……

当学生们拥有了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他们就能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他们的行为也随之变得柔和而富有热情,他们组成的集体也就会充满关爱和温情。

3.文明:养成好习惯,文明礼仪行

统一的服装、整齐的步伐、抖擞的精神,女生们一致盘起发髻,校卡一致佩戴在左胸前――这是笔者所在班级在校运会开幕式上的表现。当天一大早,笔者来到教室时就看见女生们在互相帮助盘头发……想起她们刚入学时候的样子,爆炸头、小背心、一串串的手链、短裤加拖鞋,时不时冒出一两句刺耳的粗口,还有散落一地的零食包装袋……真是鲜明的对比。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入学初期职中学生的文明礼仪缺失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与个人素质,笔者注重培养学生从细节做起,养成良好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笔者教育学生从向老师问好、把校服穿整齐、端正装容、不乱扔垃圾、不讲粗口等细节做起,教育学生分辨“美”与“丑”;把宣传文明礼仪、学习文明礼仪、监督文明礼仪作为日常工作;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结合《政治思想》和《公关礼仪》课程的学习、进行文明之星的评比、布置明净的教室环境等培养学生“整装仪表、见面问好、礼让互助、保持清洁”的好习惯,塑造友善、热情的美好形象。

在一个讲文明、行礼仪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会受到感染,学生自身的修养与素质提高了,会促使班级更文明,使文明的班级更和谐。

4.进取:搭建好平台,培养情与志

职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他们可能不会像普通高中的学生那样为了高考可以整天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认为,应当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自己的感性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件。另外,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才,成为理想的自己。

根据职中学生的特点和活泼的性格,除了课堂学习之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培养他们情操和志向的良好平台。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能让学生锻炼才能,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志向,发展个性;又能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因此,笔者抓住学校每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的好时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组织学生精心准备,积极参与。两年里,笔者所在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至少参加过一项文体活动或比赛,每个学生都有了美好的体验,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身价值,增强了“为班争光,以班为荣”的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在活动中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充分展示了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每个学生都受到了感染,同学之间的情谊也逐渐深厚。

四、结语

团结、善爱、文明、进取是职业中学班级和谐乐章的四大强音,和谐的音符推动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这一时代旋律的奏响,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此,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持之以恒,努力钻研,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谱写辉煌。

参考文I(编者略)

上一篇:雷公山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利用 下一篇:基于本科毕业生图纸审核标准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