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影视”: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增长空间

时间:2022-06-04 05:28:32

“VR影视”: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增长空间

摘要:本文以“VR影视”为研究对象,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对电视行业的影响。笔者认为,“VR影视”不能完全替代电视业,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形态存在,为用户提供类似“私人球幕电影”的体验和服务。同时,“VR影视”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VR眼镜”和“VR头盔”等硬件设备的制造和销售,将为以“电视+互联网”为要素的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关键词:虚拟现实 VR影视 媒体融合 电视融媒体产业

2016年被很多中国人称为“VR元年”。目之所及,一种类似头盔眼罩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设备,频频出现在各类新科技产品展示会上。乐视、小米、腾讯、百度、暴风、优酷土豆等互联网公司,海信、创维、TCL等电视设备生产厂商,芒果TV、BesTV、华数传媒等广电新媒体公司,这些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相关企业纷纷将VR发展计划提上日程,VR设备制造和VR内容生产风生水起。

VR究竟是什么?VR将给电视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这些变化和影响会颠覆电视行业吗?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VR的基本概念开始,厘清VR跟电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VR的基本概念与行业发展状况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也称人工环境。具体定义是指:“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历其境一般”。①VR工作原理是用头盔或眼罩等设备阻断人眼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同时通过实时渲染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的世界。这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用户沉浸在特定的视听空间内,将传统的平面显示方式全息化、立体化,提升用户视听体验。VR技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如“VR游戏”“VR影视”“VR演艺”“VR直播”“VR旅游”“VR教育”“VR社交”等。

艾瑞咨询的《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中对VR行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1.概念萌芽期(1935-1961)。1935年,小说家Stanley. Weinbaum在其小说中描述了一款VR眼镜,以眼镜为基础,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概念,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率先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作品。2.研发与军用阶段(1962-1993)。1962年,名为Sensorama的虚拟现实原型机被Morton Heilig研发出来,后来被用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模拟飞行训练。这一阶段的VR技术仍仅限于研究阶段,并没有生产出能交付到使用者手上的产品。3.产品迭代初期(1994-2015)。从1994年起,日本游戏公司Sega和任天堂分别针对游戏产业陆续推出Sega VR-1和Virtual Boy等产品,当时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因为设备成本高,内容应用水平一般,最终普及率不高。4.产品成型爆发期(2016起)。随着Oculus、HTC、索尼等一线大厂多年的付出和努力,VR产品在2016年迎来了一次大爆发。这一阶段的产品拥有更亲民的定价,更强大的内容体验与交互手段,辅以强大的资本支持与市场推广,整个VR行业正式进入爆发成长期。②

国内VR产品市场状况如何?笔者登陆京东手机APP,以“VR”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如下:“VR眼镜”约2969件,“VR头盔”约1647件,“VR BOX”约521件,“VR眼镜电脑”约225件,“VR游戏”约1264件,“VR3D眼镜”约2183件。按照销量排行前几位的产品主要是“暴风魔镜”“MOKE手机VR魔镜”“天力星头戴式智能3D视频眼镜”“TBM智能眼镜”“三星Gear VR3代Oculus智能虚拟现实眼镜”等,价格从几十元到1950元不等。按照价格从高到低排行,可以发现京东VR产品中价格最高的是“全球购Oculus Rift CV1虚拟现实3D VR眼镜”,价格为13999元,其他还有“全球购HTC vive虚拟现实3D VR眼镜”,价格为10888元,“Tralean 3D虚拟现实眼镜”,价格为5380元,“华配虚拟现实3D眼镜”,价格为5299元等等。打开这些VR产品的商品介绍可以看到,其主要的功能和应用为:“3D影院随时看”“巨幕荧幕痛快看”“海量资源免费看”“全景视频身临其境”“360度全景更刺激”“沉浸式游戏体验”等。由此可见,目前在国内热销的VR设备主要是“VR眼镜”,其主要功能和应用是“VR影视”。

“VR影视”体验及其对电视行业影响的辨析

2016年5月,暴风科技推出“VR电视”概念,让用户体验“从电视上欣赏到全景VR影片”的应用功能。有人惊呼:“这是暴风科技对电视行业的一场颠覆,普通电视即将终结!”但也有人认为VR电视的提出更像是对智能电视的补充,暴风科技只是充当了将VR资源从手机、PC移动到电视上的搬运工角色,“称VR电视将颠覆彩电行业则有些言过其实”。③究其实质,所谓“VR电视”只是“VR眼镜”的一种“VR+TV”的新概念表达,实际上是VR技术在影视内容观赏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也就是如前所述的“VR影视”。

“VR影视”究竟会对电视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体验了一款售价约25美元的VR眼镜产品“VR CASE RK3PLUS”。这种VR设备在眼罩了内置了一副类似于3D的眼镜,眼镜前方盒子里是可以从侧面抽取出来的塑料卡槽,使用时将智能手机固定在卡槽内放回盒子中,这时就形成了一个手机屏幕作为大荧幕,用户通过眼镜观看手机屏幕的“与外部隔绝的封闭空间”。在WiFi环境下,笔者打开事先下载在手机里的APP“BesTV影院VR”,点击图标进入,带上眼镜,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可以看到紫色和蓝色相间的星空,转动头部,可以看到类似于IMAX球幕电影的360度全景的浩瀚星空,屏幕中间是两行类似电影海报的节目图标,下面的导航栏有“推荐”“高清”“全景”“3D”。屏幕上有一个类似于激光笔投射出的小红圈,这个小红圈相当于电脑的鼠标,可以转动头部将这个小红圈放置在想要打开的导航栏或节目海报上,“VR影视”即可实现相应的操作和播放。笔者体验了“全景”栏目中的一个“极限挑战”演播室内容片段,给人的观感是仿佛置身演播室之中,看人物说话时可以左右转动头部不断扩展画框展现的范围,看看周边的景物,抬头观望还可以看到演播室顶部的灯光设备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360度的即视感。笔者也体验了“3D”栏目中的《丁丁历险记》电影片段,感觉就像在电影院里看球幕电影。客观地讲,“VR影视”有其新奇之处,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私人的球幕和全景的电影院。但是,摘下眼罩设备后的一阵阵眩晕和不舒适感,容易使人对刚刚感受到的视觉奇观所带来的新鲜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VR影视”的视觉奇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但不可能完全替代电视行业。同时,VR设备的技术改进和用户体验仍任重而道远。

具体而言,“VR影视”类似于一种私人的球幕电影院,充其量只是影视业的一种补充。这是因为,相对于“客厅电视”这种家庭式的信息娱乐观赏行为,带上头盔或眼罩的“个人式”观赏只能起到一种补充作用,很难想象一家人各自带上“VR眼镜”在同一空间各自观赏影视内容的场面会出现。即使对于独居的个人用户而言,完全使用“VR影视”替代传统电视、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的现象,也不可能大量出现。原因是一方面现有的VR内容有限,难以全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另一方面目前“VR影视”的用户体验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那么,“VR影视”对于电视业创新发展有何促进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VR影视”内容的匮乏为传统电视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传统电视行业在内容生产方面优势明显,“VR影视”内容的实质是利用VR技术设备生产的新型影视内容,类似于3D电视节目和360度全景电视节目。这为传统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其二是“VR影视”设备制造将成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增长空间。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传统电视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以“互联网+电视”为载体,以“视频”为核心,形成了电视机构、电信公司、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厂商等跨界竞争的“电视融媒体产业”。“VR影视”的相关内容生产和接收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VR影视”将成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增长空间

电视融媒体产业扩展了传统电视产业的范围,在原有传统电视产业基础上延伸向网络视频产业、智能终端设备等视听新媒体领域。“VR影视”的内容生产和设备制造将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空间。

首先,“VR影视”能有效激发智能手机潜能,这是其对于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让视频观赏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等电视新媒体形态,伴随3G、4G和WiFi等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用手机“追剧”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智能手机+电视”形态的产业价值,虽然曾经做出“视频电商”等多种努力,却一直停留在“贴片广告”的盈利模式阶段,其产业带动效应迟迟没有得到体现。“VR影视”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状况。由于现有的“VR眼镜”大多数是如前所述的与智能手机结合使用形式,智能手机起到了“荧幕”作用,这种捆绑组合的“私人球幕影院”模式,有效激发了智能手机的潜能。在智能手机用户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VR眼镜”与智能手机的组合,成为开启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新的经济空间的金钥匙。

其次,“VR影视”设备制造市场前景广阔。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4.05亿。④在这样大的手机网络视频用户基础上,如果有1%的用户购买使用“VR眼镜”,其市场需求量将达400万,以每部与智能手机配套使用的VR设备价格100元计算,其市场规模大约4亿元。当然,这是按照较低市场价格和可能购买人数的一种估算,其结果并不准确。同时,“VR影视”制作设备也未加计算。按照艾瑞咨询《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的预计和估算: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人数将达6.25亿,中国MOBILE V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20万台,用户人数将增至135万人。⑤此外,光线传媒等传媒机构还将目光投向“VR影视”内容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推广,其VR生态布局包含VR内容制作工具提供商七维科技、视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当虹科技、VR内容平台先看网络院线以及旗下的VR终端Dream VR等。⑥可以预见,“VR影视”内容生产设备和服务的“全产业链”以及VR接收设备的制造将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第三,“VR影视”内容生产竞争大幕开启。2016年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角逐各方纷纷其VR战略:一、优酷VR平台战略,宣称要“从内容切入,力推产业前行”。优酷表示,将三大VR产品线,为5.8亿多屏用户提供触手可及的VR体验,并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一年内打造3000万VR全景用户。截至目前,优酷已经和80%国内顶级VR内容制作团队签约,并拥有50多家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并预计年产1000条优质海外自制合制视频。⑦二、微鲸科技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10亿元制作1万小时精品VR内容”。微鲸科技将凭借自主研发的VR摄像机及VR头显,成立10亿元VR创新产业基金,创建千人极客创新团队,打造包含游戏、综艺、直播、全景短片、纪录片以及微电影的1万小时VR精品内容,以及两年内突破现有技术局限,制作出标准VR电影和电视剧产品。⑧三、“VR+广电”生态模式在国内启动。广电机构发力“VR影视”具体表现在⑨:广电上市公司东方明珠BesTV APP启航版,表示要做“VR视频的领跑者”;湖南芒果TV《我是歌手》VR专区全平台正式上线,全角度展示《歌手4》赛程;佳创视讯与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合作签订《“虚拟现实+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我国VR产业的标准化制定。

结语

虚拟现实(VR)技术炙手可热,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笔者认为,“VR影视”是谈论虚拟现实技术对电视业影响问题辨析最为切近的应用形态,因此以“VR影视”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探讨。这并不意味着,VR技术的应用仅仅只有“VR影视”。如前所述,目前VR技术应用广泛,如“VR游戏”“VR演艺”“VR旅游”等等,不一而足。如果再考虑到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和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问题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因此,在考虑到“虚拟现实(VR)”这一热门概念对于电视业影响时,笔者抽取了其与电视行业最为接近的“VR影视”技术应用形态加以讨论,以择其要,特此说明。

综上所述,“VR影视”作为一种新兴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带给用户“私人球幕电影”般的奇幻感觉,具有较强的用户吸引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正在或已经成为人们观赏影视节目的有益的配给形式。“VR影视”的内容匮乏及用户体验的不舒适感,需要VR内容产业的进一步研发和VR技术的改良和改进。“VR影视”内容生产制作设备和接收硬件设备制造将为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带来新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本文为2015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BXW009】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注释:①②⑤艾瑞咨询:《2016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研究报告》,第3、7、14页。

③李绍增:《VR电视“新概念”:谁的终结 谁的开始》,中国家电网,2016/05/10。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2016年1月,第53页。

⑥金永辉:《ITTC走进光线传媒 推进VR与广电结合》,IT168网站,2016/05/13。

⑦韩元佳:《优酷VR平台战略 从内容切入力推产业前行》,《北京晨报》,2015/05/13。

⑧芦 杉:《微鲸VR:投10亿制作1万小时精品VR内容》,http://。

⑨王建利:《VR初步探索期广电不逊色新媒体》,http://。

上一篇:关于陶瓷窑炉节能问题的答疑 下一篇:不同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不同施肥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