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无情”场下“友情”

时间:2022-06-04 01:30:54

一、赛场记录片段

1.赛前动员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今天开赛了。我们到达比赛场,我集合学生简短地开了个小会,主要是缓解大家的压力与赛场要求。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来不仅是来争夺奖杯的,更重要的是你们场上场下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什么?

生(大声说到):我们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只为学校添彩,绝不给学校丢人。

师:好,很好,非常好!看到你们一鼓作气,霸气十足,有种冠军风范,哈哈……

生:呵呵,李老师,您对我们这次比赛寄托了什么希望?

师:同学们,我不期望你们在赛场上有超常的发挥,但求赛出真正的自己。请大家务必记住必须尊重裁判员、尊重参赛选手,上下场要行抱拳礼。希望你们在这次比赛中结交一些“武友”,切磋武艺,促进校外交流。

生:是,李老师这都是您平时训练时经常给我们灌输的武德思想,我们一直铭记在心,请您放心吧!

师:嗯,老师相信你们。比赛马上开始了,大家学会自我调控心理压力,拿出自己日常训练的水平就足矣。

我和队员们一起肩并肩、击掌加油、相互鼓励!瞬间孩子们紧张、彷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2.现场教学

比赛开始了,所有竞赛队员都在观赛,被检录到的运动员正在做热身活动,使自己身体机能快速进入最佳竞赛状态。我校队员们看得非常认真,我和队员们站在一起,一边观赛一边讲授其他队员场上比赛的表现,分析其优缺点、学习对手的优美动作、套路编排、演练节奏,以及赛场上的注意事项等。发现错误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杜绝此类错误,以便自己发挥的更突出。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赛感受,顿时感觉队员们慢慢进入了竞赛状态。此时、此刻、此景的比赛现场,我给队员们上了一堂高质量、高效益的课。相比这样的教学氛围要比日常训练时的教学效果要事半功倍。因为队员们已经参与其中,至此才能深刻理解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和领悟所做的每一个动作。

3.典型案例实录

男子短器械比赛开始了,我队队员小涛同学排在第六个上场,他的刀术练得很好,也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因为他能完成较高的跳跃难度――侧空翻。这一难度动作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几乎很难完成。因此,我队所有队员对他都有很大的期望也包括我在内。轮到小涛上场了,同学们一阵掌声和欢呼声。开始演练了,同学们瞬间安静下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竞赛场上。他动作如猛虎,精气神表现得淋淋尽致……突然刀掉地上了,小涛同学非常生气,嘴里还埋怨着什么,此时还没有演练结束,小涛捡起刀转身离开了竞赛场。

裁判长喊到:“同学你还没练完呢,不然没成绩的。”小涛同学回头看了裁判长一眼什么也没说,依然走出了竞赛场,并狠狠地把器械扔在了地上。裁判长见此情景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说。

这时检录员喊到:“有请下一位参赛者。”比赛又继续进行了。这时我赶紧走到小涛面前了解情况。

小涛说:“李老师,对不起!我让您失望了,刚才没有发挥好,上场有点紧张,手心出汗刀脱手了。”

我微微笑了一下抚摸着他的头说:“小涛,你的技术是非常优秀的,只是缺乏竞赛经验,心理素质较差。”当时我只对他说了这些安慰的话。当天比赛结束,我当着学生的面向裁判长道歉。当时很多学生感到莫名其妙。

小涛说:“李老师,您为什么替我向裁判长道歉?何况我本来也没犯错啊!自己失误了就不想再比了而已。”我和裁判长都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回到学校后针对这次比赛我给所有队员开了个会,并要求所有参赛队员写一份比赛后感想。

二、案例评析

通过本次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发现了一些往往被体育教师忽视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合格的运动员。其评判优秀运动员、最佳运动员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只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为目标吗?其实不然,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何在比赛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职业品德才是最主要的。在比赛场上时常会看到“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友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这些标语就是告诉所有参赛队员,竞赛场上不只是分胜负的场所,更主要的是切磋交流,以武会友,结识朋友,促进交流,以求更好的突破。

(1)在日常训练中,依据运动项目礼仪特点,灌输“德技双修”的育人理念;

(2)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的残酷性,赛场“无情”,场下“友情”;

(3)要逐步以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有竞攀意识;

(4)上、下竞赛场要“习礼”,尊重自己的对手,尊重双方教练员,服从裁判员的判决;

(5)具有承担竞赛压力的胆量,不畏惧、不胆怯,勇于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

(6)赢得起,也输得起,不抛弃,不放弃,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质。

上一篇:例谈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设计原则 下一篇:浅析高校食堂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