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戴蒙:华尔街“一哥”

时间:2022-06-04 09:14:30

连续20年,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在阅读《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等财经媒体中开始一天的生活,摩根大通(JPMorgan)的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就这样像机器一样持续运转着。

他酷爱数字,能精确回忆起15年前一桩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并购中买卖双方的市值;他热衷于用大量时间阅读财务报表,并将其看成一场智力游戏;他还几乎成为了总统奥巴马的“御用咨询师”,但凡任何涉及金融业的议题,奥巴马都会听取戴蒙的意见。甚至被人戏称为白宫红地毯上的华尔街“一哥”。

近日,美国《巴伦周刊》将这位华尔街“一哥”评为全球30大最佳CEO之一,在这30名CEO的任期内,他们各自所领导的公司股票多数都跑赢大盘。在截至3月19日的12个月内,这30家公司的股票平均涨幅为91%,远超标准普尔指数同期51%的涨幅。

证券世家的幸运儿

他曾经是华尔街上最幸运的人。

戴蒙的祖父于1919年由希腊移民至纽约,开始做洗盘工,后来成为股票经纪人,并将这个行业的知识传授给了戴蒙的父亲。沿着这条道路,戴蒙俨然沿袭了他们的衣钵。

1978年从塔夫茨大学毕业后,戴蒙进入波士顿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担任两年的顾问之后,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录取。在哈佛商学院,有着优异表现的他获得了贝克奖学金。

史蒂夫?伯克是摩根大通董事会成员,当他回忆起在哈佛商学院第一次见到戴蒙的情景时,他这样说道,“他与众不同,一开口说话就充满自信,他的确很突出,在我们系90个人当中,很明显他是特别的。因为他直言不讳,这是一种能吸引人的特点。”

1982年获得哈佛大学MBA后,戴蒙受到来自华尔街很多公司的邀请,其中包括高盛集团,还有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

然而,他却拒绝了这些公司的邀请,而选择跟随其父亲的世交桑迪?威尔,当威尔成为美国运通总经理之时,戴蒙也成为了这家公司二把手的行政助理。

然而,美国运通的企业文化并不适合威尔。1985年,就在威尔辞职之际,戴蒙也跟随华尔街的这位传奇人物离开了美国运通,虽然此时他的大女儿才刚刚出生几个星期。

1986年数据控制公司任命威尔为商业信贷公司(1968年曾被数据公司收购)的主席和CEO,威尔终于重回本行,而戴蒙依旧追随其左右。

“那是巴尔的摩市一家微不足道的小公司,我们并不在乎……我们把它称为‘战斗’,那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一段时光。”戴蒙如此描述他早年同威尔一起在商业信贷公司工作的日子。

而那段同威尔长期密切工作的日子对于戴蒙来说,也是一段无价的教育经历。他们就好像是父亲与儿子、老师与同学、师傅与徒弟的关系一样。

艰难岁月是一笔财富

戴蒙与威尔是一对公认的好搭档,威尔回忆道,“我对戴蒙非常信任,我们共同分析在长期联系的卖方之中所出现的各种机遇,这使得我们有更多机会开展多项业务。”

从一开始,他们就坚信可以使这家75年历史的公司发扬光大。戴蒙曾说道,“那是一家微不足道的小公司,但是我们不在乎,我们有时间来不断发展。”

借助于一连串的收购,从接管了巴尔的摩商业信贷公司到普美利佳,直至并入美邦公司,再到旅行者集团,一路高歌猛进。1998年4月,十余年的并购行动将他们的事业推向了巅峰,当年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达成了700亿美元的交易,诞生了庞大的新花旗帝国。尽管这一路曲折而又漫长,戴蒙却在其中洞悉企业并购整合的脉络。

随着戴蒙经验和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他被广泛视为威尔退休后的接班人。然而,不幸的是,这两位搭档的分歧也日益加深,威尔的女儿试图在公司中获得更大的权利,戴蒙在与她的较量中获得了胜利,但是却失去了战争。

最后收到威尔的祝福竟然是“对不起,你被解雇了”。就这样,戴蒙遭到了职业生涯中一次最大的挫折。

之后,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发来一封题目为“穿着意外的靴子站在门外”的安慰信,信中说“……生命已经给予了我们俩更好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机会――拿领导戴蒙来说,用领导者这一角色来终结令我们不满的金融冬天。”实际上,纽约市长与戴蒙也是同命相连,在戴蒙被解雇的17年前,布隆伯格被所罗门兄弟公司扫地出门。

然而,对于现实,戴蒙还是难以理解,他曾是威尔荣辱与共的战友,是困难与成功之时一直站在威尔身边的人,但是却……“很难受,”戴蒙在事情过了十年之后回忆他被花旗解雇时的心情。

那个时候,痛定思痛,在花旗被炒的经历,使戴蒙开始思考,“谁才是我的朋友。”他又开始拾起历史书本,因为酷爱历史,崇拜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林肯(Abraham Lincoln),更赞扬政府的行动果断而及时,同时提醒读者不要忘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教诲。他说,勇于奋斗的人值得尊敬,即使他们失败了,也败得荣耀,因为“冷漠、胆怯的灵魂,是永远也无法与这些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相提并论的。”

这些思考在他的职业空档期开始衍生,同时还开始打拳击、计划着全家的欧洲旅行,更招引不少抛来的“橄榄枝”。

对于金钱、责任和合作者,戴蒙的感悟也十分独到。关于金钱,他认为,“我有过艰难的时期,不能随心所欲地花钱。我不想为一辆车和车库费神,我不想成为财产的奴隶,不得不去费心料理它”;对于责任,戴蒙认为工作和接受关于工作的教育都是责任;戴蒙非常看重合作者,他表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选择正确的合作者,不管是婚姻、友谊还是商业活动。”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戴蒙的另一段旅途正要扬帆起航。

一年之后,戴蒙重出江湖并担任美国第一银行CEO。然而此次接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第一银行的旗帜高高飘扬,但是公司内部的小团体纷繁复杂,接手的这一年中,关键部门有许多人员变动,而戴蒙也希望通过这些变动打造出一个董事会级别的团队。不仅如此,戴蒙还做出了诸如重组资产负债表、降低薪酬等艰难抉择。短短几年后,“西部花旗”逐渐成为美国第一银行的代名词。

对贝尔斯登的“世纪并购”

2004年1月,摩根大通以58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银行,合并后的规模仅次于花旗集团。再之后的2006年,戴蒙接替威廉?哈里森,正式成为摩根大通CEO,一度聚焦在华尔街的聚光灯下。

不论戴蒙是作为将第一银行扭亏为盈的CEO,还是作为摩根大通的CEO,戴蒙一直都备受关注。但是,成功收购贝尔斯登,使这家投资银行免于破产,将他推向了华尔街的顶峰。

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以难以置信的每股2美元超低价格将贝尔斯登收归麾下,一场耗时11个小时59分钟的收购交易顿时撼动了整个市场。

说到这场传奇故事,它开始于3月13日晚上,那天正好是戴蒙52岁生日,他正在与妻子、父母和女儿一同举行生日宴会,一个电话突然将这一切打乱。

电话是贝尔斯登CEO艾伦?施瓦茨打来的,而严肃的谈话内容让生日宴会顿时失色,谈及电话的内容,戴蒙说道,“他们正在寻求交易,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应该知道如何为第二天的经营融资,而他们不知道……他们需要大约300亿美元的融资。”

因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摩根大通成为在信贷危机中唯一泰然自若的公司,也是唯一可以救助贝尔斯登的公司。而戴蒙在那个至关重要的周末所作出的决定,不仅缓解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一场巨大灾难,也通过对贝尔斯登的“世纪收购”,以他独特的方式,成为华尔街的“一代枭雄”。

在金融市场面临崩溃之际,戴蒙是唯一做好准备的投行CEO。

从2007年7月危机开始时起到2008年第二季度结束,摩根大通在高风险的CDO和杠杆收购贷款业务方面损失50亿美元,而花旗集团这方面的损失达330亿美元,美林260亿美元,美国银行90亿美元。在这种市况下,少损失则意味大成功,而这一切都不得不归功于戴蒙和他所领导的团队。

巴菲特认为,大型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实在是太重要,所以应该由CEO来亲自负责。摩根大通的戴蒙也持这种理念,也正是由于这种理念,摩根大通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最沉重打击。在受危机重创的金融企业中,很多都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这些企业包括美国国际集团、贝尔斯登和花旗集团。

如今,执掌摩根大通的戴蒙依旧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玩转于华尔街之上。

上一篇:一季度76亿险资打新 平安收益率最低 下一篇:房价这么高,不如去移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