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响

时间:2022-06-04 07:47:44

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响

作者:邓翠荣 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医与良相同论,说明中医在古代得到老百姓较高的认同。不仅如此,传统中医文化在当代社会也有较高的认同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在港澳台地区,中医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如在香港,香港东华三院的综合性医院内设立有优质中医药中心,为香港民众提供优质中医服务。香港博爱医院致力于推动中医服务发展,与医院管理局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建立2所全新中医临床教研中心,自资开办了5间综合专科诊所及10部流动医疗车,积极组织各种中医养生展、中医义诊活动等,服务覆盖港九新界各区,深受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信赖。孔宪绍博士伉俪的中医药博物馆作为香港首家中医药专题博物馆,通过展示与香港中医药有关的内容丰富的文物、图片、实物等,介绍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澳门自回归后,其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正逐步建立、完善,为保障居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由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主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澳门中心”挂牌揭幕仪式于2007年6月在澳门举行。该中心充分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实力、人才与知识优势,结合澳门优越的国际平台,建立达到国际水平的中医药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培训国际型的中医药科研和管理人才,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使用中医药的历史比港澳地区还要长。台湾的“中国医药学院”1966年就设立了中医学系,至今已有毕业生3000余人。近几年,台湾与大陆在中医药方面的交往更加密切,如2007年签订了“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同样,传统中医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很广泛。早在唐代,《伤寒杂病论》就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日本尊其为“东洋医学的宝典”,并形成了“汉方医学”。

朝鲜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韩医学”,英译本《伤寒杂病论》译者认为其可与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欧几里德原理在几何学中的地位相媲美。到了近现代,由于华侨对中药的需求,海外中药市场兴旺。在抗战前,药材占我国出口的第二位,仅次于蚕丝。1973年4月,中医针灸在国际上首次取得合法地位,美国第一个《中医法》在内华达州诞生,美国现在中医诊所约有5000个。在英国,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经常使用中医药,每年在中医等传统医疗方面的消费开支达1.3亿英镑。2008年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主要学习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在德国,有四到五万人从事中医工作而且还不是华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成立了中医理论研究所。东南亚国家如泰国于2009年由泰国国王正式签发了中医立法文件,泰国卫生部把中医药列入疾病治疗辅助医科,并列入《国家从医条例》。东欧国家如捷克,有以针灸和推拿为主的中医药服务,在捷克行医的人员几乎都来自中国,2009年该国有10万人曾经接受过中医药方面的服务。中东国家的伊朗也与中国建立了中医方面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医药文化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学习中医文化。

传统中医文化在文化统战中的作用

文化统战工作应基于大文化、大统战理念,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大众文化的社会感化功能,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络功能[1]。传统中医文化恰恰具备了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增强海内外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引导作用传统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医乃仁术”,这个“仁”就是儒家的“仁”。孔子把“仁”作为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礼记•中庸》有“仁者人也”,也就是说“仁”是人的本质,国家君王要“施仁政”,所有人都要有“仁爱之心”。这种仁爱的思想为大众所普遍接受,能引导人们避恶向善、讲究礼仪,与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理是一样的。中医倡导“天人合一”的医学价值观,如《灵枢•邪客》说的“人与天地相应也”,与道家倡导的“道法”是一样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要人们善待万物种类,尊重生命,对人宽容友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运动规律,反映了道教中和谐、平等的思想,所以《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医很讲究一个“和”字,如《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邓翠荣: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体。人体内部的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合的。如《素问•宝命个形论篇》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唯人为贵。”《灵枢•玉版篇》也说:“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认为人在天地间最为尊贵,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一样的。中医的人文精髓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人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引导作用,也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写照。

(二)传统中医文化的凝聚作用传统中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繁衍和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已深深植根于老百姓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之中,并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包容、发展、创新,也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所接受。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汉以后的中医融合了儒、道、佛的精华,从儒家那里接受了伦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医德规范,从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同时中医也对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产生影响,从而成就了儒医、道医和佛医。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医在不同朝代又融合了匈奴、女真、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荔枝核、檀香等,渐为中原医家所采用,中医也被一些少数民族接受并融合形成了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维医、蒙医、藏医等。中医并不排斥外来医学,如在西医传入我国后,清朝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撰写了《医林改错》,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和治疗体系。古人云“有容乃大”,中医文化正是因为它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使它历经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保存下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和满族统治的清朝时期,中医仍为主流医学。在元代,伏羲、神农、黄帝“三皇”成为医学祖神,供奉于三皇庙,由医家专司祭祀。清朝由政府命令编纂的《医宗金鉴》是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中医书籍进行校订、编辑而成,包括医学理论、方剂、针灸等内容,是清朝太医院医学生的教科书。现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中医热”,其影响逐渐深远,也证明了传统中医强大的生命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对中华儿女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中医文化也在长期的融合中因民族的认同而一代代传承下来,这种文化认同表现在许多人移民到了国外,仍然信赖中医,在生病时仍想到中医,并把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带到国外,服务于广大同胞,也服务于所在国的人们。他们对中医文化的归属和认同,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和认同,由此可见,中医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p#分页标题#e#

(三)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作用传统中医来自民间,古有神农氏尝百草而著《神农本草经》之说,明代李时珍遍采草药而著《本草纲目》之实。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大众。中医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符合大众的文化传统,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风俗习惯当中。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春捂秋冻”,“火烤三伏,护头护肚”“,冬吃萝卜夏吃姜,暑天喝些绿豆汤”,“三月三荠菜当灵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这些疗效确切,又蕴含着中医养生道理的习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为人们所乐于接受,自然得到高度认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全球也兴起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热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正符合这种社会需求,《内经》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病人还未表现出病症时就能判断出病人的情况而提前用药,阻止疾病的发生,或生病后根据病人情况,预见到他可能加重的方面提前用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正是现代医学理念开始倡导的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转变。同时因为中药大都是以植物、动物等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创伤小,效果好,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百姓主动寻求中医,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现在港、澳、台地区也重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治未病”疗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筹划的“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先后于2007年、2008年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让港澳地区的民众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也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带来的健康快乐。由于中医文化的吸引,使海内外同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加深了对祖国的认同。

(四)传统中医文化的联络作用中医学产生于中国民间,它具有很明显的地域色彩,又历经变迁,与不同地缘的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包容宽广的文化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如饮食习惯、民居服饰、民间信仰等都因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中医文化却没有太大的地域差异,如中医的诊病方法、中药的煎煮方法、针灸的穴位等。同时,中医文化在一些传统民俗节日中也有体现,如中国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以外,不少地方的百姓还悬艾叶、菖蒲,认为其有避邪驱瘴的功效,这是有一定中医理论根据的。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叶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脾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此外,一些地方的老百姓还佩香囊,因为香囊内的朱砂、雄黄、香药等有芳香醒神、驱毒辟虫的功效,含避邪驱瘟之意,现已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还盛行饮雄黄酒,在小孩身上抹雄黄的风俗,中医认为雄黄有避虫毒的功效。江浙地区有浴兰汤风俗,据《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这一风俗后来又有一些改变,主要是药物的改变,如菖蒲、艾叶、紫苏、桃叶等,选一种或数种混合煎水洗浴。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农历五月五日接近夏至,这一时期,蚊虫、病菌等开始繁衍孳生,加之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大,人体容易不适应而生病,这些药物均是芳香药,能芳香开窍、提神醒脑、避免蚊虫叮咬。所以这些习俗能流传至今。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无论是港澳台同胞还是海外华侨华人,到端午节时,想到的仍是屈原、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可见传统中医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民俗中,将所有的中华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以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

传统中医文化因其所蕴含的仁爱、和谐、包容等深刻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当前,应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以中医文化为纽带,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不断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大力开展对中医学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对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中医学是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拥有5000多年历史、独立于西医之外、被国外誉为“绿色医学”的医学,其命运却历经坎坷。近代的北洋政府和政府曾提出“废除中医”的论调,后在中医界人士的努力争取下,避免了被取缔的命运。前些年,国内一些所谓的知名学者公开说“中医是伪科学”,又开始了一轮“中医的存废之争”。这一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为什么却屡遭一些人的质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它的重视和宣传不够。近年,国家加强了中医的科普宣传,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应当看到,对中医学的宣传,仅仅依靠每年一次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是不够的。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协同卫生、教育、科技等部门大力开展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宣传。在对内宣传方面,可将中医药的宣传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中,比如引导和鼓励在社区开展中医药服务;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中医药知识,积极宣传中医药的科学文化价值、历史贡献和发展成就,着力宣传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宣传中医药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宣传介绍本地区的中医药特色文化和中医药工作亮点;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作用,及时准确收集、整理本地区有关中医药的工作动态和新闻信息,介绍和宣传名老中医、中医药特色专科、中医药保健知识。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支持中医。在对外宣传方面,可结合中医中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来开展。目前我国只有中医的针灸进入“世遗”,而中医还包括有中医诊法、中医理论、中药炮制、制剂方法、中医药文化等,这些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使中医药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因此,积极做好“申遗”工作,使“申遗”过程也成为向全世界传播、宣传中医文化的过程。通过对外宣传,促进中医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服务。

(二)充分挖掘和保护中医药资源,进一步提高传统中医文化的吸引力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领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载体。做好中医药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在未来发展中,“要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要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2]。统一战线成员中集聚着一大批中医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医药资源挖掘与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中医药场馆建设、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中医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传统中医文化的吸引力。#p#分页标题#e#

(三)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进一步提高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响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文化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中,要把中医药作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与各国(地区)政府及国际组织间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在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内容,把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纳入国家外交、文化、科技、贸易等发展战略中,密切加强交流与合作,让中医药文化能够被更多国家的民众理解和接受,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地位,增进广大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上一篇:PBL教学与中医文化教学探索 下一篇:中医文化概念内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