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玩得动时多玩玩

时间:2022-06-04 07:35:28

『我就是一个聪明人,但是,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厌倦。我想趁我玩得动的时候多玩玩。

有人说张宁是公益活动背后运筹帷幄的“军师”,因为他对公益活动优秀的策划能力得到了大众的认同,但是“军师”的称谓也太过于职业了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聪明人”。爱默生在老年的时候写到:“我时常对往昔悔恨遗憾,遗憾的是太多被我抵制了的诱惑。”他避免了这个已故美国思想家的悔恨,听从了“诱惑”的感召,一时冲动也就冲动了。他聪明地活着,在自己的百年洋房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刚好这件事情也是利他的,何乐而不为呢?

百万年薪

张宁出生在一个有九个老师的“书香世家”,但是在学校,张宁却不是大家所说的“尖子生”。说到这些,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说在一个班级中前十名的往往都不是很成功的人,相反十到二十名的人最后的成就比较大,因为这群人读书读不过人,只能不停地思考 “找捷径”了。

虽然这个学生不听学校老师的话,但是在自家的“九个老师”中,有一个对他来说是特别的,甚至是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个特殊的老师就是张宁口中的“大娘娘”。这是南方特有的叫法,也就是姑姑的意思。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201天的时候,这位亲人离开了他。悲恸中张宁写道:“我许下一个心愿,我将为你建一所学校,把你的名字刻在校名中,让孩子们围着你欢笑,把你的精神留给所有被你爱又爱你的人心中,让大家记得你的快乐。”回看张宁的足迹其实和他的大娘娘惊人地相似。他说:“她自学法律,捍卫国家栋梁;她南下东莞,挑战商业梦想,她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栋梁;她传递公益,传递助人之乐。”这些足迹,张宁时隔多年也一步一步地踏了一遍。

张宁在1997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在上海位列三甲的律师事务所,很快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从事与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相关的法律服务。张宁做得如鱼得水,参与了很多重大项目,年纪轻轻就拿到了百万年薪,后来甚至一度做到某个集团的副总裁的位置上。做律师的时候张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很骄傲”。的确如此,一个人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难免会把架子端得高点,就算现在话语间还是能感觉得到。

张宁做的是公司律师,主要处理商业并购和上市业务。他说:“有些律师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应该都还有一些担当和理想的,但是后来很多人就开始做一些商业业务了,与社会渐行渐远,最后成为了赚钱的机器。当然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大牌的律师开始关注社会发展,都是很值得钦佩的,他们是在用自己法律知识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基于这样的落差,张宁决定只身前往英国留学。

回来之后张宁发现没有人关注教育投资,当时房地产商投资的教育方式也相对比较“野蛮”。加上自己是出生于一个九个老师的家庭,对教育难免有着特殊的感情。张宁结合自己对金融,法律以及对教育方面的综合知识去做了教育投资的顾问工作。后来碰到国家政策的变化,外资投资教育的门槛变高。于是,张宁转型创办LAWINN罗英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这也是基于他的法律专业知识而做出的举措。LAWINN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法律人才培训招聘的机构。“创业并不是太难,当时做的时候也是打算帮同学和朋友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果口碑就出来了。”张宁回忆到。

“我很清楚我不能成为王石、冯仑那样的企业家,我非常欣赏他们,但那不会是我。我的偶像是维珍航空的理查德·布兰森爵士,我见过他两次,非常受鼓舞,他简直是一个老顽童。” 张宁眼中的企业家精神是能够面对失败,懂得放弃的。“理查德·布兰森先后卖掉杂志、自己创办的唱片公司,就和男生女生分手一样,很痛苦。但如果不舍得放弃自己现阶段拥有的东西,那就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让自己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志愿者给我钱

为什么张宁放弃所有之后却选择了公益领域呢?“就好比人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在看她的时候,没有人会纠结要不要看,反正就是看了。其实并不是说每个人做一个决定都是很纠结的。”张宁解释。

张宁给自己取了一个微博名叫“张宁—性感的公益生活”。谁看到这个名字都会质疑“公益”和“性感”怎么能搭上边呢?他说:“目前大部分的公益项目平实,但缺乏立体感。而当大家谈到性感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我们要把公益项目做得性感,就是要让它更立体,更丰满,更能让大家有一种参与的冲动。”

2007年,张宁和朋友合办“Charyou公益加油站”。成立之初,“公益加油站”还需要靠张宁的人力资源公司“养”着。当时的张宁,左手“公益”右手“企业”,但是这一心二用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后来“公益加油站”慢慢走上正轨,他就毅然辞去了CEO的位子。

“公益加油站”以各大城市的银行家、律师、会计师和管理咨询顾问等“都市白领”为主要参与群体。区别于以往“劳动密集型”的公益活动,张宁选择做有趣的事情。2007年5月,张宁在上海静安寺地铁站内策划“一米高度看世界”活动。“一米高度的意思,就是让正常人坐在轮椅上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方式,体验站内无障碍设施,比如坐在轮椅上打羽毛球、投篮、端水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商业区白领。“很多人以为公益就是捐钱捐物。其实,可以给别人帮助的,远不止钱物那么简单。”张宁提出“脑力志愿者”概念,这让很多“都市白领”得以在工作繁忙时仍能参与公益:“没有时间完全不影响,你可以把自己的财务、法律、金融知识拿出来,通过我们的网站贡献给公益组织,让他们更好地发展。”

如今的张宁已经成为了一个全职的公益人,同时在做的有三个项目,分别是“创益家”,“赶碳号”和“行动力”。这是一个系统的公益网络,从公益游戏的设计,公益活动的策划到公益活动的执行,涉及到各个环节。没了之前人力资源公司的“供给”,这些项目如何持续呢?“来我们这边做志愿者,除了学生,通常都是要收费的。一次活动100到200元左右,我们一年可以有200万左右的资金流。”张宁说。

比如张宁在上海的一座老洋房里办的“创益家”、定期举办志愿者的才艺班,如戏剧班,白领们出钱去学戏剧,毕业演出就是去养老院表演;绘画班的学生就是拿自己的毕业作品去找朋友拍卖,为贫困孩子筹款。这样吸引白领自愿出钱出力来做志愿者的模式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张宁用他商人特有的敏锐触觉发觉了白领们的内在需求。物质上相对宽裕的都市白领,在工作之余寻求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共鸣和一个有别于单纯娱乐的社交平台。

在公益圈子里面,张宁属于“清高”型的,他从来不去苦求别人捐款。刚开始做公益的时候,他自己拿出了30万起步。后期,他开始带领自己的团队用商业的手法去研发项目,然后找出资人合作。“商业和公益领域其实是一样的,当你的产品好的时候,别人是不会让你死的。”这就是他的自信和清高。

张宁所做的是有别于传统NGO以及新型社会企业的另类公益形式。鉴于目前国内并没有对社会企业的严格定义和保护,加上公益和企业之间的本身利益冲突,他没有去做社会企业。他把自己的创新归因于自己爱玩的性格。“我只享受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不善于带千军万马;更愿意陪一个公司走一段时间,等到它发展成熟的时候我就离开。可能我是一个聪明人,但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厌倦。我想趁我玩得动的时候多玩玩。”

吃苦的公益我做不来

假期的时候,张宁和大家一样也喜欢打开电视机,看看综艺节目。有一天他看到江苏卫视的一档相亲节目十分愤怒。节目上来了一个外籍嘉宾,他有个爱好就是把别人扔掉的瓶瓶罐罐捡来做家具装饰。所有的女嘉宾听到这些就全把灯给灭了。结果主持人问男嘉宾父母是做什么的,答案是银行家和艺术家。在场的色彩性格专家问了一句:“你家不缺钱,为什么要捡破烂?”张宁看完节目,声称要给那位无知专家送一顶绿帽子,要让他知道什么是绿色环保。

“电视上有些止痛药的广告,总是把长期支教的老师或热心公益的律师拍得疼痛不堪,愁容不展。这让我心酸。”在张宁看来,公益从来都不是这样的。他说志愿者是普天下最快乐的人,而做公益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志愿者的工作并不是奉献,而是分享。奉献和分享的区别在于,奉献了就没了,而分享之后,不但自己还拥有,而且会叠加。”

张宁借用舶来词“乐活”来阐释自己的公益理念,他说志愿是一种健康并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在上海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花苑里有一栋一百多年历史的西式别墅,红色的砖墙,漆黑的铁门,里面还有庭院,院内栽了大树,挂满葱绿的枝丫竞相伸出墙头。张宁和他的团队就是在这里做着公益。

张宁说公益是好玩的,但是他不屑以公益为借口寻求金钱抚慰的人,对他来说最可贵的就是在做公益的过程中结交到的值得尊重的朋友们。在张宁的这个老洋房里,有留学回国的布艺达人张皙颖,有每天教孩子们画画的童画家史莹,有立志推广有机咖啡帮助农民的老外William,这些人用自己的才艺在此做着公益。

张宁常常跟自己的团队队员说,让大家做好三个月内关门的打算,他戏称自己有可能哪一天去做艺术家了,也有可能哪一天坐飞机出事故了。就是这样一个无长期规划的状态,他一路走到了现在。

上一篇:阳光与海风的数码假日 下一篇:3D转制小甜点 谁都要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