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创新推进,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6-04 07:19:36

多角度创新推进,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创新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整体趋势,更是教学效果优化的必然要求.为了提出最为可行的教学建议,笔者总结了现有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理论资料,对当前教学现状及需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并在文章当中予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09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它渗透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包括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初中可以说是一个基础教学阶段,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方向.只有从教学活动中实现了创新,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播种下开拓进取的种子,并持续不断地将最新的理念与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具备应有的能力素质.从多角度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不仅是对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呼唤的必要途径.

一、重视基础讲解,助力思维起航

无论对教学活动进行何种设计,知识基础的建设都是不可小觑的第一步.就如同建造高楼需要先打好地基一样,优质教学效果的获得离不开坚实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尤其是在开展教学创新之前,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利获得升华,更要通过基础知识讲解为学生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现有一次函数y=(2m+4)x+(3-n),那么,(1)m取何值时,函数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2)为了让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位于x轴之下,n应当取什么值?(3)为了让函数图像能够过原点,m和n应当取什么值?这几个问题紧贴基础概念而出,表面看来难度不大,却实现了对基础知识的细化与强化.作为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根本,这种关注基础的教学设置是每个新知识模块教学开展时都必不可少的.问题形式可以灵活,但基础内容绝不能少.

很多教师一谈到教学创新,就会马上想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是丰富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基础的夯实.没有基础知识作为前提,再完美的创新方式都无法发挥最大化的提升作用.因此,作为学生数学思维起航的有效助力,基础知识的讲解必须得到教师的首要重视.

二、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

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时,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量:一是从教学本身出发,衡量该教学方式能否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有所突破;二是从学生这个教学活动的接受主体出发,判断创新方式学生是否适应.很多教师都是侧重了第一个角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造成一些创新举措不切实际,因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接触了三角形内容之后,我在课堂上展示了这样一道习题:如下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COAB,其中,点A坐标是(6,0),点B坐标是(6,8).现有M和N两个动点,以1单位/秒的速度分别由O、B两点同时出发并沿OA、BC运动x秒.过点N作PNBC交AC于点P,连接PM.(1)点P坐标是什么?(2)当x取何值时,PAM的面积达到最大?(3)若要使得PAM成为等腰三角形,x应取何值?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彼此不同,我将这些问题进行了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完成知识训练.

在同一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均有所不同,必然会产生差异化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必须认识到的实际情况.这也是开展有效的教学创新所必须考虑到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创新启发.通过分层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活动,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感受,并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实现各自提升,让教学活动真正有效起来.

三、解开传统禁锢,丰富教学内容

既然要创新,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从思维和行动双管齐下,为初中数学课堂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在这之中,丰富教学内容便是一个重要的行动表现.

例如,在对二元一次方程M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请学生试着思考如下问题:学校要组织高二学生两个班共104人到博物馆参观,其中,一班人数不足50人,二班人数超过50人.现知该博物馆的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若两个班分别以班为单位购票,共需花费1240元,若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团体购票,价格将会降低很多.那么,两个班分别有多少学生?实际问题的融入,大大扩充了数学学习的内容,也燃起了学生们的关注热情.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理论教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然而,这样的灌输方式不但无法将理论知识生动灵活地呈现出来,反而会让初中数学感到索然无味,进而厌倦课堂.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教学内容的优化势在必行.前文所述是从实践内容的角度来丰富教学内容的做法,还有更多途径等着教师去发掘.

上一篇: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应对城市拥堵的对策 下一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