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式12.7mm高射机枪拆解

时间:2022-06-04 05:04:57

1枪身与枪架分解前,应先检查膛是否内有枪弹 (航向照准器与前照准器的连接杆未装入)

2拧松枪架两侧的支耳座盖紧定手柄,以解脱支耳座盖对枪身耳轴的约束;抽出固定枪身后部的插销,可将枪身从枪架上卸下

3高射瞄具的瞄准方法:将后照准孔对准所需的前照准孔,并对向目标

4平射瞄具的表尺特写。按压游标上的卡笋,可将游标粗调到所需的分划位置;转动转轮,可微调游标的高低

5枪口制退器与准星特写。枪口制退器的上、下均设计成平面,既减小了喷出的火药燃气对瞄准的影响,又减少了从地面冲起灰尘的量

6枪口制退器两侧的喷孔中间设有隔板,两块隔板倾斜放置,但相互平行。火药燃气喷出时,可使枪口制退器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使制退器在枪口螺纹处越旋越紧

7转动操作手柄,可通过齿轮带动照准孔盘旋转,以跟踪飞行目标

8机匣盖上的铭文

9用扳手转动气体调节器,使其上的刻线与导气箍上的刻线对齐,可将所需的气孔对正枪管上的导气孔

10枪尾部设有扳机、握把和缓冲器

11扣动扳机,其下部的扳机连杆带动击发机匣内的阻铁杆,从而使阻铁杆带动阻铁下落,以解脱枪机框,使其复进

12枪身后部特写。枪身装在枪架上时,枪机框上的拉机柄突起与枪架上的装填拉柄扣合在一起,向后拉动装填拉柄至最大位置,其带动枪机框后退,从而完成首发装填;受弹器盖闭合到机匣上时,其尾部的卡笋自动弹回,卡入机匣上的卡钩内,以使两者确实扣合在一起

13机匣与枪机框底部特写。机匣内部侧壁上设有纵槽,可容纳污垢和贮油,以保证活动机件正常工作;枪机框底部的阻铁卡槽用于与阻铁配合,使其处于待发位置

14枪机框上的抛壳窗和机匣上的耳轴特写

15保险机柄扳到后方位置,可扣动扳机,实现击发

16保险机柄扳到前方位置,扳机不能被扣动,机枪不能发射

17机匣上方内壁设有抛壳斜面,枪机后退时,其迫使抛壳挺突出弹底窝,从抽壳钩上顶出弹壳,将弹壳向下抛出

18枪机头部特写

19向前推受弹机盖后端的卡笋,打开受弹机盖

20受弹机内部特写

21枪口制退器可从枪管上逆时针旋下

22将活塞筒向前拉并转动,可使活塞筒后部的突起从枪管散热片的定位卡槽内解脱出来

23位于气体调节器固定螺帽上的开口销

24卸下气体调节器时,需要先将开口销拔出

25拧下气体调节器固定螺帽

26用木锤向后敲出气体调节器

27枪管固定栓螺帽特写

28卸下枪管时,需先拧下枪管固定栓螺帽

29枪管固定栓特写

30从右向左推出枪管固定栓

31向前抽出枪管

32取出螺纹垫片

33竖起表尺框,以便卸下枪尾部

34冲出枪尾部插销

35用木锤(或铜锤)向下敲出枪尾部

36 向后抽出击发机匣

37击发机匣内部特写

38向后拉动拉机柄,可从机匣后部取出枪机框和枪机

39从枪机框定型槽上取下枪机

40从枪机体后部拔出击针体;卸下枪机体两侧的闭锁片;冲出击针尖定位销,可取出击针尖

54式12.7mm高射机枪枪身不完全分解

上一篇:轻武器装备的五次浪潮 下一篇:鱼与熊掌可兼得――国产新型警用多功能防暴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