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红人,视频淘金

时间:2022-06-04 03:48:43

拍客红人,视频淘金

有这样一群“拍客”,他们特立独行而又怀揣梦想,一个创意或是随机发生的事件,都能成他们眼中值得关注的“图文影像”,于是变身导演、摄像或是成为忠实的记录者,借助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钟情于短片创作或者现场还原,其上传的视频拥有百万计点击量,粉丝们点击收看并疯狂转发。

拍客多为身边的普通人,若在office,就是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有点“不着调”,但在视频的江湖,他们可能是坐拥无数粉丝的“红人”、UGC网站们争夺的战略资源。许多“拍客”都有一段重口味、媚俗的奋斗前史――现在部分作品依然如此,但是,在关注度成功“变现”后,其中部分人一样有着记录当代、对标“星爷”喜剧的影像理想。

谢寒: 新闻播客

梦想建立“原创视频梦工厂”,计划拍摄一部视频纪实版的《北京青年》。

有段《80后城市打工记》的视频曾广为流传,影片中的主角是位普通80后大学生,他怀揣“新闻工作者”的愿望,启程寻梦:2009年混迹中原,2010年开始北漂,身份流转在家教、业务员、网络编辑、记者主持人甚至是流浪者之间,历经艰辛、忍受孤寂,一直在路上……

当年,这段视频一度被疯狂转载,在酷6等视频网站的首页占据相当长的时间,视频拍摄谈不上专业、精致,甚至有些简陋,但是,打工者的“心路历程”带给粉丝的是感动、鼓励甚至泪水,好奇的人会追问,这位追梦人如今身在何处?是否离梦想更近了一些?

《打工记》视频的导演和主演叫谢寒。

这位小有名气的“草根”导演略显腼腆,与网络上流传的夸张造型相比多了几分书生气,声音平和、举止谦逊。《打工记》正是谢寒自己的真实故事――本科学的就是新闻专业,小时候就希望做一名记者。

谢寒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如其所愿,成为了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的记者,空闲之余他会在网上看看视频节目,渐渐地,采访的时候他会随身带上个小DV,拍摄成新闻采访视频上传到酷6网站,引发不小的关注。

2009年,因为爱情,谢寒来到北京开始“北漂”,几个月之后,他成为酷6员工,从事娱乐影视编辑工作,近距离接触视频业务之后,谢寒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在于拍摄和出镜采访,2010年底,他毅然辞职,从酷6的员工转身成为合作者,专心致志做一名“拍客”。

“我本一直想去电视台或电台做记者主持人,酷6的经历让我更看好新媒体,视频传播更加自由和广泛,为我提供追求梦想的展示平台,既有市场又可以赚钱,还能做自己梦想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好它呢?”谢寒说。

谢寒的营收模式非常简单,一方面,他和酷6网合作《网民拍砖》的独家视频栏目,每期围绕社会热门话题,在街头采访“路人”,听听大家的观点看法,这个节目可以获得稳定的制作费用,时长6-10分钟,每月两期,每期1000元;另一收入来源则是他为酷6独家拍摄的视频,可以拿到广告分成和稿费。

“作品数量不等,好的时候一个月拿一万多,一般的可能就四五千”,谢寒对自己的收入表示满意。

作为首批签约的10名“白金播客”,谢寒的一举一动受到酷6的2万多名签约播客的关注,而优质原创视频内容正日益受到各家视频网站的重视。根据酷6网的介绍,2012年,他们分发给原创视频作者广告分成达到2000万,2013年将超过3000万元。

如今的谢寒还有另一个身份――“锐播客”创始人,他的新梦想是建立一个“原创视频梦工厂”。

为获得高点击率,谢寒的部分作品取材自娱乐事件,比如,2012年北京车展,他拍了一个全身穿着镶钻的车模,由酷6独家推广,该视频达到了2000万的播放量,广告分成两千多元,又获得了总编辑奖的稿费,一个视频为他带来近三千块钱的费用。其实,谢寒更加关注流浪歌手、北漂打工者等等,他希望每个月都能有类似的人物纪实短片记录他们的梦想,让这些还在困惑中的人,受到更多关注和鼓励,这也能够帮助他实现新闻价值。2013年,“锐播客”工作室的最新计划是拍摄一个类似《北京青年》的系列短剧。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若套用博尔赫斯的视角来评价谢寒,他正在将自己的梦想与视频、商业嫁接,成为新一代“梦想青年”的代言人是他寻觅到的瞬间。

不过,瞬间易碎。梦想的另一面是谢寒强烈的危机感。由于视频广告价值的成长,制作精良的微电影和系列短剧正冲击着“拍客”的市场,他们也更受广告主的青睐。“拍客要尽早提高制作水平,如果再不提高水准,未来生存空间会很小。”谢寒说。

B哥:由“古惑仔”到周星驰

白金播客、婚庆主持、电视嘉宾……B哥的喜剧人生,好戏不断。

B哥是87年出生的北京小伙,酷6签约的白金播客,因为崇拜钟镇涛并且显得更加自己牛气一些,他借用了钟镇涛的艺名――“B哥”,知道他本名“焦双喜”的人并不多。

B哥早年的职业履历有点“不着调”。他在一家卫校学的“护理”,“那家卫校毕业以后有两种选择,要么做精神病护理医生,如果不愿做,就安排你到药店卖药”。2005年毕业后,B哥选择去了药店,有一次,经理要求他给远在小汤山的客户送货,“客户说可以打车,经理只让坐公交”,B哥一气之下直接把工作给辞了,开始了悠哉的“采风”生活。

这期间,B哥好运连连,他帮一朋友卖保险,打一周电话,做成个10万元大单,提成2万5,而顺手买的彩票也中了1万元。B哥家拆迁补偿了两套房,父母没给他什么压力,还给了4万的生活费,B哥每天的生活都很欢乐,平时看多了《古惑仔》,加上对相声的酷爱,他琢磨着能做些更好玩的事情。

2008年,拿着一部带有摄像功能的天宇B8,B哥带着小区里的几个弟兄开始折腾,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视频作品《医生也疯狂》,情节挺简单,“一个哥们骑摩托车撞树上了,我扮演一个医生,就用斧子、手枪给他看病”。从此踏入了“演艺圈”。

B哥的成名作是《B哥的一天》和《人在江湖》,题材都受启发于他喜欢的《古惑仔》系列,虽然没赚到钱,却让他拥有了第一批粉丝,这两部片子在酷6点播量高达数百万。从2008年开始,B哥一直保持了2-3天上传一部的速度,极端的时候一天达到10部。B哥拍视频的狂热是发自内心的,家里装修新买了抽水马桶,刚安上,他就想到新马桶不拍视频有点可惜,于是,拿土豆在马桶蹭了蹭,旁边再隔点油……一段恶搞的视频诞生了。

“起初拍片纯属玩票性质,慢慢地,广告分成每个月能入手七八千,基本满意。”B哥说。

2008年以来,B哥拍摄了1500多部作品,酷6网站中B哥出演和拍摄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6000万次。早期,B哥为追求高人气,创作题材有些“重口味”,女友的反感加速了B哥的转型,从前期的恶搞恶心转向后期的搞笑、讽刺、教育等,形式到内容都有了不小的拓展,慢慢地,B哥开始对标偶像周星驰,偏爱无厘头作品的创作,乐观向上,弘扬正气。

现在,B哥的生活很忙碌,每个月固定为酷6上传10部作品,策划出剧本、定演员、选址拍摄,拍摄最快得4个小时拍摄,第二天进行剪辑,再配上音乐、字幕,一个5分钟的视频后期制作又得至少花上5小时。平均2天制作一作品,B哥一个月需要20天时间做视频,2012年从酷6得到的广告分成约在20万左右。

2012年,B哥签约了经纪公司, 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商业活动中。婚庆主持人是他新的创收来源,“好多人不是看我主持,说把B哥请来,聊会天、照张相就值了”。B哥的出场费在5000元左右,一个月忙的时候能主持5场婚礼,B哥和经纪公司6:4分成之后,能拿到1万元左右。不过,B哥主持婚礼不只为钱,有的粉丝家庭情况不佳,“如果能给他一份低保收入证明,我可以免费为粉丝‘情定今日’,我不收钱,也不出份子,就当交个朋友。”B哥表现挺仗义。

随着知名度增加,B哥还收到一些电视节目(比如《非你莫属》)的邀请,一个月下来,又能有1万多元的进账。

作为一位“名人”,B哥有着自己的快乐,“认识的朋友多了,更充实了,有粉丝会给我写歌,还有给我免费做全套的衣服,有的特别希望能和我一起在片子里露个脸。”B哥会拉来不少美女粉丝与他合作,这样能提高点击率,粉丝零片酬出演,B哥过意不去,就安排车接送,算是个心意。

B哥坚信自己就是“拍视频的料”,憧憬着3G费用能快点降下来,自己有更大的作为,唯一让他有点揪心的是创意,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下一个视频拍什么?

上一篇:扎根生活的土壤,绽放语文生活之花 下一篇:多伦多,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