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1大管焊接热处理工艺及缺陷预防

时间:2022-06-04 12:20:04

P91大管焊接热处理工艺及缺陷预防

摘要:本文主要对P91钢材质及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的缺陷进行了分析,介绍了P91钢的焊接热处理工艺及操作手法,并提出了焊接缺陷的预防方法,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提出了简单实用、可指导实际施工的焊接工艺。

关键词:P91大管;焊接工艺;缺陷预防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近年来,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原有小型火电机组逐渐退居二线,60MW、100MW超临界,超临界火电机组不断涌现,火电建设施工中焊接质量的重要性被进一步体现。由于火电机组压力、温度参数越来越高,从美国引进的P91材料大量用于现代火电机组的建设,故本文对P91大管焊接工艺及缺陷预防进行分析。

2、焊接母材性能分析

2.1P91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P91钢具有较高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低的热膨胀性,良好的导热性,较好的加工性和抗氧化性能。但是P91钢属于空冷马氏体钢,其合金元素很高,总含量大于13%,这说明该钢材的淬硬倾向大,冷裂纹敏感性强,而且还有一定的热裂纹倾向(1)。P91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P91的化学成分(%)

表2:P91的常温力学性能

2.2P91冷裂纹敏感性分析

根据国际焊接学会推荐公式:

Ceq=C+Mn/6+(Ni+Cu)/15+(Cr+Mo+V)/5

≈0.10+0.38/6+(0.07+0)/15+(8.64+0.95+0.20)=2.13%

因为Ceq值(2.13%)远大于0.6%,根据经验可知,P91钢具有较大的淬硬倾向,可焊性差,焊接时需采取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措施,才能防止裂纹的产生。

只有焊接规范适当,才能保证良好的熔合比和焊缝形状系数。这不仅对防止产生裂纹等缺陷是必要的,而且对保证接头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控制热输入外,还要控制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及焊接速度,使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外,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控制也是焊接P91钢时的重要因素。

3、焊前准备

3.1由于现场施工环境恶劣,且焊接质量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焊接施工开始前,必须做好防风防雨措施。

3.2彻底清理坡口及附近的油、锈、漆,可有效的防止焊接时气孔、裂纹等缺陷的产生。清理范围为坡口面及其周围15~20mm,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3.3检查气、电路是否畅通,焊机设备及附件应状态良好。

3.4为防止管子根部氧化或过烧,焊接时管子内部应充氩保护,氩气纯度不低于99.99%。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充氩方式。氩气流速为18~24L/min,太大则容易造成内凹缺陷,太小则不能将焊口区域空气排尽,达不到保护的目的,容易造成根部过烧缺陷。

3.5氩弧焊枪使用前,应提前将气阀打开,将焊枪内积气排尽。

4、焊接工艺

4.1焊接材料

为了提高P91钢焊缝的韧性,采用小电流的小线能量施焊,推荐选用ER90S-B9焊丝及E9018B9(φ2.5、φ3.2)焊条。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见表3。为保证焊接质量,焊条应按规定进行烘干和保存,焊丝应严格除油、除锈。

表3:焊接材料化学成分

4.2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

因为焊缝的韧性对热输入和层间温度极其敏感,P91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要严格控制。氩弧焊预热温度可控制在150℃,电焊预热温度可控制在200℃,层间温度宜控制在200~250℃之间。

4.3施焊工艺

氩弧焊工艺参数见表4。

表4:氩弧焊工艺参数

电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5。

表5:电弧焊工艺参数

4.4常见缺陷的产生及预防

(1)未焊透。焊接电流偏小,根部间隙小,焊接速度过快等均易产生未焊透的缺陷。根部间隙以3mm为宜,合适的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可避免未焊透缺陷。

(2)氧化严重。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充氩装置未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焊缝背面将被氧化,焊接过程中对熔池及焊丝端头保护不良,或焊丝表面有杂质也会氧化严重。充氩装置尽可能与管子对称,不能留有间隙,避免焊缝被氧化。

(3)夹渣、夹钨。焊接过程中,若焊丝端头在高温过程中脱离了氩气保护区,在空气中被氧化,当再次焊接时被氧化的焊丝端头未清理,又送入熔池中,在射线检验中判为夹渣;若钨极长度伸出量过大,焊枪动作不稳定,钨极与焊丝或钨极与熔池相碰后,又未终止焊接,从而造成夹钨。所以手法一定要稳、准,就能避免夹渣、夹钨的缺陷。

(4)内凹。装配间隙大,焊接过程中焊枪摆动幅度大,致使电弧热量不能集中于根部,产生了背面焊缝低于试件表面的内凹现象。电弧热量尽量集中于根部,在后小半圈打底焊时减小背面保护氩气的流量。

(5)气孔。由于坡口边缘的污物未清除干净。在施焊前必须调整好氩气流量并做好防风、防雨措施,清除坡口及其附近的油、锈等污物。

5、热处理工艺

5.1热处理是P91钢焊接的重要环节,焊缝的韧性与焊后热处理密切相关。通过远红外温控仪对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对焊缝金属的最终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5.2为保证焊缝组织完全转变成马氏体,宜在焊后缓冷到80~100℃恒温1~2小时,然后立即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区间宜为750~770℃,若不能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应立即进行后热处理,后热工艺为:温度300~350℃,时间为2小时(2)。

5.3加热之前应确保焊缝不受外力作用,并做好防雨措施,以免热处理过程中焊接接头被雨水冷却,影响焊接接头质量。热处理时管子两头要封闭,避免穿堂风。

5.4热处理测温必须准确可靠,宜用铠装热电偶测温,并用自动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

5.5热电偶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两侧,并尽可能靠近焊缝。水平管道应上下对称布置。

6、检验

6.1外观检验

在每道焊焊完后,都要求焊工进行100%的自检,对发现的缺陷要及时清除。

6.2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在热处理结束后进行,对探伤不合格的焊口,用机械方式清除缺陷,再按正规焊口的焊接工艺进行补焊,补焊完成后立即再次进行热处理。

6.3硬度检验

热处理结束后应对焊口进行硬度检验,硬度要求区间宜为180-270HB,对硬度不合格的焊口,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6.4光谱复查

为对焊缝材质对待复查,应在焊接完成后对焊缝金属进行光谱检验,如焊材用错,割口重新焊接。

7、试验

我们对P91焊接试件进行了射线、拉伸、弯曲、金相、硬度等试验,试验结论如下。

7.1射线检验:未见缺陷。

7.2拉伸试验

符合要求。

7.3弯曲检验:共做了4组侧弯试验,未见裂纹。

7.4金相试验

回火索氏体

7.5硬度检验

我们对母材,热影响区,焊缝各做了三点硬度检验,数据见下表。

由以上数据可见,硬度符合要求(4)。

8、结论

P91的焊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涉及充氩、预热、后热、热处理等几个环节。只要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接头的质量一定是符合要求的。

参考文献

(1)《P91钢材焊接裂纹的探讨》,赵立,《电焊机》2007年第11期

(2)DL/T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3)DL/T819-2010《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4)四川电力建设二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上一篇:大棚草莓―迷你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下一篇:大棚西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