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化学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时间:2022-06-03 11:04:43

运用化学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27-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合理分组,全面提高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保证每堂实验课人人动手操作,个个有所收获。而且在分组想了很多办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男女合理分配,好动的和不好动的合理分配、基础较好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合理分配,使他们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实验开展的既顺利,效果又明显。

2.上好实验预习课

上好实验预习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弄懂实验原理,而上好实验预习课是上好学生实验课的保障。在预习课上,笔者采用讲解、讨论、提问、互问互答等方式使学生搞清实验原理。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后,分别把每种类型实验的设计思路教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同类型实验中根据所掌握的思路练习设计。另外,在预习课上,笔者不忘给学生讲清每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写好预习报告。

3.做好学生实验的充分准备

每节实验课前,笔者都会将实验内容,所需仪器、实验药品开出详细的实验通知单,交给实验老师。实验前,笔者亦会配合实验教师在实验台上仔细检查,即使一盒火柴、一个导管也要查点是否齐全。实验室的一些仪器还需校正,因此,我们事先做好准备,避免发生意外,影响实验教学。

4.重新设计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传统化学实验课,是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指定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手脚,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化学实验只有如此,才是唯一标准的实验方法。几年来,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为了打破这一传统的做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化学实验(包括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重新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教材中的《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实验时,学生按照教材指定的实验方法做完实验以后,我就启发学生:"还能否利用其他材料和仪器改进这个实验?你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做。"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化学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他们把家里已用过的盛药用小塑料瓶,用手电钻将瓶底打六至七个小孔,里面放少许碎玻璃片,塞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橡皮赛,加上水止夹 ,100毫升的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稀酸,这是对实验装置上的改革;实验材料上,不是教材上指定的稀盐酸和大理石,而是家里作装饰用的水磨石(含碳酸钙)颗粒和无色液体稀醋酸等。实验操作上,他们取适量的水磨石装入盛有少量碎玻璃片的小塑料瓶中,塞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加上水止夹,放入盛有适量稀醋酸的小烧杯中,需要制二氧化碳时,打开水止夹,酸液从小塑料瓶底小孔进入和水磨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导气管放出,不用二氧化碳是加上水止夹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将酸液又压回小烧杯中。不论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如何变化,实验装置如何改装,实验操作方法如何改变,大家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这种启发并鼓励学生改变教材上设计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重新设计实验的做法,使单一的实验模式,变得灵活,多样,使学生不仅对实验所获取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深刻,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5.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作业,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它包括书面练习、学做实验、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作业,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又如,在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碱中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学生用已学过有关酸碱的性质来理解实验现象,因而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获得本质上的理解。总之,布置实验作业,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正如同志所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6.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导者。生物化学实验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对于实验技能技巧的要求非常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6.1 建立实验预试、预讲制度。在正式实验前一周,所有参与授课教师必须到实验室对要讲的实验作预实验。这是因在做预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再次熟悉实验流程,加深对实验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检测实验试剂是否合格,提前验证实验结果。如果不做预实验,假如试剂出了问题,那么必然导致所有实验失败。因此,只有认认真真进行预实验,提前排除了所有影响因素,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从容自如,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同时采用模拟课堂方式,由经验不足的任课教师担任实验预讲的主讲。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历预试实验、预讲的训练过程,能够很好地吃透实验内涵,从而保证了教学效果。

6.2 建立听课制度。听课是确保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基础医学部主管教学的领导和学校督导专家教授组成日常教学督察组,进行不定期的随机听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出整改意见,并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以上所述,只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真正运用好实验这个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我们国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城乡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也有差别,许多仪器设施还不具备,这就要求我们依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加实验投入,自购、自制一部分教具,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为二十一世纪的祖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上一篇:高中化学实验异常现象探究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