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Agioseal血管封堵器应用的安全性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03 10:02:27

PCI术后Agioseal血管封堵器应用的安全性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PCI术后的患者,行Angio seal 血管内闭合器封闭股动脉穿刺处, 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评估护理措施。结果术后4~6 h下床活动,仅两例患者活动后出血,经及时处理后恢复良好,患者舒适度增加,无严重的并发症和痛苦。结论PCI术后Agioseal血管封堵器应用的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和卧床时间, 针对性的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血管封堵器; 护理

Safty and nursing experience of applying AngioSeal vascular closing devi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LV Yan, LUO Shijie, CHENG Yong,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u Qia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Group, Jiang Su,2238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afety and nursing care of AngioSeal vascular closing device in PCI patients Methods30 cases undergoing PCI received AngioSeal vascular closing device to close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hole, as well as received appropriate nursing measures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evalued and recovery data were observed ResultsOnly two patients were bleeding after 4~6 hours since operatinon, but recovered well after timely treatmentThere were no other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painThe comfortability of patients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Using Agioseal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after PCI is safe and effective It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time in bed, targeted care is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efficacy.

【Key words】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Nursing

作者单位:223800南京鼓楼医院宿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近年来,冠心病介入诊疗越来越普及,经股动脉途径是常规的入路。介入诊疗术后通常采用手工压迫法来达到穿刺处止血的目的, 效果一般,且费力费时,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为提高止血效果, 同时减轻传统止血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新的止血方法尤其是血管封堵器在动脉止血中得到临床医师青睐[1]。这也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对经股动脉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诊疗的30 例患者 术后使用Agioseal血管封堵器, 疗效确切, 在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汇报如下。

1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年住院冠心病接受冠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8岁,平均(6436±911)岁;急性冠脉综合征27岁,急性心肌梗死3例。冠脉造影6例,PCI术24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凝血功能障碍, 术前常规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波立维, 术中常规动脉肝素化, PCI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 U,Q12H皮下注射。植入前排除局部血肿,并经造影证实穿刺处血管系主干,内径>4 mm,无明显狭窄、钙化及距离分叉至少15 cm以上,腹股沟韧带下方1~3 cm。

2方法

均按Agioseal血管封堵器使用说明书的方法闭合股动脉穿刺点,操作者为具有介入操作准入资质临床医师执行。切口以2块无菌纱布覆盖, 无需加压包扎, 卧床4~6 h后下床常规活动, 卧床期间平卧或侧卧均可。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的护理。

护理内容如下

21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其家人介绍有关CAG及PCI过程和应用血管封堵器的方法, 预期疗效、与传统方法优势,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应当承担的费用等, 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协作, 并在手术同意单上签字。

22术中护理配合医生操作,详细了解每一个患者术中即刻的止血效果,局部伤口情况,患者不适症状及观察有无迷走反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3术后护理观察局部伤口情况有无出血、血肿,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患者不适症状及有无迷走反射的反生。指导患者活动:术后4~6 h, 如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平稳, 局部伤口包扎处无渗血等异常情况, 护士应指导患者先进行床上活动5~10 min, 然后下床活动。

24健康指导告知患者使用闭合器后72 h 内控制活动,如爬楼梯、开车、弯腰等。如遇到咳嗽、打喷嚏、弯腰、打呃等有增加血管内压力的情况时,需用手压住穿刺部位。避免用力蹲起,防止出血。更换敷料后告知患者3 d 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污染, 在穿刺部位的皮肤没有完全愈合之前绝对不要浸入水中,以避免皮肤感染。出院后如下肢感觉异常、穿刺部位出血、肿胀要及时就医。90 d 内如果急需再次进行血管介入检查或治疗时,请主动告诉医生,以免在已置入AngioSealTM血管封堵器一侧的血管同一部位进行穿刺。

3观察指标及随访

观察使用血管封堵器的止血效果、并发症和患者舒适度。回顾及评价护理过程,优化护理策略。

4结果

封堵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反应的患者10例,一例术后轻微的迷走反射及时发现并接受处理。手术即刻止血成功率100%。术后4 h后出血两例,护理及时发现并经传统按压后止血,无明显血肿,仅短期内局部皮肤有轻度淤血。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出现。4~6 h后除重新止血两例患者外均可常规下床活动。术后无1例尿潴留发生,5例患者有轻微的腰背酸痛、腹胀,排尿困难,无因不适而造成烦躁、失眠的患者,患者满意度93%。

5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 和介入治疗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诊疗,经股动脉途径是常规的入路。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常规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止血,然而由于术中所用肝素剂量、选用动脉鞘管直径以及患者体重的不同,造成止血难度不一、效果不同。且拔管后压迫时间长,患者需较长时间卧床,穿刺一侧肢体制动(≥6~12 h),平卧12 h~24 h,术后穿刺部位易出现血肿、皮下淤斑及拔管综合征,另外也带来腹胀、腰痛、排尿困难、失眠等不适。为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减少穿刺局部的并发症,各种血管封堵器相继问世[2]。与此同时,相关的血管封堵器的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AngioSeal 经皮血管封堵器,是一种用于血管封闭的新型止血装置,由锚泊装置和递送装置2 部分组成。其中锚泊装置包括3 个可吸收组分,即由丙交酯和乙交酯构成的可在血管内展开的锚、覆盖于血管外壁的吸收性明胶海绵以及一段可吸收缝线。在冠状动脉造影或支架术(PCI) 操作完成后置入,使管腔内侧壁的锚和外侧壁的吸收性明胶海绵夹住并紧贴管壁形成的“三明治”,起到最终封闭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缩短患者卧床时间。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手工压迫止血相比具有止血快、患者活动早的优点, 但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动脉栓塞等的存在使得其使用的安全性仍有争议[3]。另外针对新的止血方法的护理在我国也缺乏更多的研究[4]。

本研究显示血管封堵器的即刻止血率达100%,部分患者闭合过程中伴有疼痛,可能与换鞘及牵拉动脉刺激有关。但由于时间短,可被患者接受。仅有一例发生轻微的迷走反射,且出现在植入过程中,经及时发现治疗后很快缓解。4~6 h所有患者可下床活动,仅两例患者活动后在咳嗽及打喷嚏时出现局部发热感,经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出血,手工按压止血后恢复良好。研究显示高血压、抗凝会使出血几率增加[5],我们推测两例出血原因可能与局部血管自身条件及植入者操作技能相关。造成局部三明治结构不牢而出血。因此加强心血管专科医护人员对有关血管内封堵器知识的学习,熟悉有封堵器的操作流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卧床时间、促进术后更好恢复至关重要。我们体会是:①术前在介绍血管封堵器的原理、优势时最好征得已使用过血管封堵器患者的同意,让他们介绍自身使用的感受。让患者术前对此装置有初步认识,了解术中、术后如何配合;要避免患者存在盲目乐观的心理,认为应用血管封堵器就一定成功且无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费用自费,应选择性用于临床需要的患者,尤其那些排尿困难,腰痛、不愿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②术中医护人员应熟悉操作流程,为确保血管封堵装置使用成功, 应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有操作经验的医师进行。最好植入前行穿刺处血管造影,排除使用禁忌。植入时动作轻柔,注重迷走反射和血肿防治。③术后局部穿刺部位用手指轻轻地触摸, 可能会感觉到一个小的豌豆形肿块, 这是正常现象, 不要紧张、疑虑。这种锚钩状聚合体在血管中仅占据很小的管腔位置,它在术后7 d 内会被软化吸收,完全吸收一般在90 d 内。不会引发血栓, 并且局部不产生瘢痕。术后指导患者的活动,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心功能情况灵活掌握卧床时间。避免下蹲,增加腹内压等用力动作。注重并发症的防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健康指导不容忽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影响疗效和满意度的麻烦发生。

另外,在成功应用血管封堵器的患者中,因卧床时间缩短,术后腹胀、腰痛、排尿困难、烦躁、失眠等继发性症状发生少且轻微,无一例尿潴留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针对相关症状的处理,降低了护理工作量,节省护理资源,降低设备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 从而提高了患者从股动脉行介入诊疗的依从性[6]。

6小结

AngioSeal 血管封堵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止血时间快,患者卧床及患肢制动时间短,并发症明显减少,改善患者舒适度,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应用。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是确保临床应用效果的关键。由于尚属于新的止血方法,护理方面需不断熟悉总结,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百球,聂绍平血管闭合器应用的现况与展望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3):377378.

[2]蔡玉宇,吴沃栋,黄焕亮,郑臻人工压迫止血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Angioseal血管缝合器在冠脉介入术中应用对比河北医学,2009,15(8):907908.

[3]林兆恒血管闭合装置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中的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4):710713.

[4]陈黎明,马秀芬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应用AngioSeal 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8,22(2):385387.

[5]苏玉英,谭肖兰,颜海莲,李介入术后使用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6):465466.

[6]李雪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并发症及舒适度的临床观察泰 山医学院学报,2008,29(8):591592.

上一篇:浅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某县有偿献血者ABO血型分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