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内衣革命到底

时间:2022-06-03 09:25:55

作者简介:生于齐鲁,现居北京,男性文化制造者、媒体工作者、酒精爱好者。以烘焙文字、评论、策划为乐,现供职于某时尚杂志。

时至今日,估计谁也不会为谈论内衣的话题而脸红了。这块面积不大的布料成了另一场战争的高地,无数的男人女人把灼热的目光紧紧盯住这里,咬牙切齿地勾勒自己的理想。揭开内衣,就是的缺憾,穿上比基尼,却嫌体线还不够火辣,简直是一个永不停火的悖论。

内衣成了身体的点缀,你可以为其穷极奢侈之能事,也可以拿遮羞布的待遇来对待它,当裸奔成为了大胆和有伤风化的事情时,人手一份内衣变成为了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此外,为了一件内衣塑身减肥刮脂,恨不得将自己千刀万剐的人前仆后继,只为了能体面地穿着游泳衣在滚烫的沙子上晒人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内衣又是他们的必需品,也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标准。

于是,内衣成了一件标准的容器,衡量你在不同的年龄段体形的变化。或者是一个接龙的游戏,一场身体与卡路里斗争中飘扬的革命旗帜。

英国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不留情面地认为人类仍然是一种少有体毛的猿类,因为羞耻感所以发明了内衣。关于内衣最古老的踪迹,要追溯到7000年前埃及男人们腰间的遮羞布。而同一时期的希腊男人根本就不穿内衣,日常中他们也穿得很少,像人猿泰山一样。在他们看来,如果有成色好的肌肉而隐藏在衣服下面的话,那才叫暴殄天物。那时的男人都以为美,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是清一色的肌肉青年壮男。一片白花花的健壮身体,那个阵势,岂非日本AV镜头能比?

而内衣的真正发展是伴随着男人的征战开始的,欧洲的王室日日无所事事,闲暇时就研究起内衣改良的勾当。也许是在内衣裁缝这方面是否真的有遗传,不但后有温莎,前面还有个英王亨利八世声名显赫。据说是他老人家在束带裤的褶皱部分填充布料的做法,很快成为了一种凸显雄性气质的潮流,改良后的内衣被骑士们所追捧并被传播到各地。

真正将内衣文化附加上元素的,还要数当年的马龙?白兰度。这个绝对的肌肉硬汉在电影《欲望号街车》中撕碎内衣的举动,不亚于今天的限制级电影镜头。大批的少女因此提前见识了男人的肌肉而怀春;大批的少男目眦欲裂,发誓要搞一套相同的内衣和肌肉回来;大批的老爷子整日郁郁寡欢,叹息年华不再,青春如流水一般。

在美国的摔角运动当中,有着小生之称的岩石,每次绷着个小短裤出场时,都能引得全场女观众一触即发、失声尖叫——她们想的什么,我们很明白。最近,又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瑞典著名内裤男模Marcus Schenkenberg靠着自己的一身肌肉助长威风,赢得了片商的青睐,将会接替阿诺德?施瓦辛格出演《歼灭者》第四集。瞧,这是一股什么样的潮流,惹的整个世界为这三寸之地抓狂。内衣附带的身体情结,足以使一个男人有个好收成,也能使其颗粒无收。

女人对身体的苛刻要求已经升华到一个极限的地步。肤色要恰倒好处,臀形要丰满圆润,肌肉的弹性要适中,内衣要紧紧吻合身体的每一个曲线……而男人对身体的要求就没有那么尖酸,只要没有多余的赘肉即可。

想想看吧,女人们如此煞费苦心地雕琢身体,迎合内衣的潮流,甚至不惜对对自己动刀子,都是为了赢得男人黏稠的目光。如若不凑效,还有走光杀手锏来救场。关于这一点,欧美歌星和影星们做出了表率,她们在众人面前频频露面的时候,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走光,这种走光反而会令她们感到正是自己的愈露愈性感,愈性感越要的真正原因。

最近,英国的一些女性纷纷把自己的裤裙撩起,甚至是故意地用自己的美臀来和那些世界级艳星进行一场对话。她们用这种方式来抵抗来自美国女郎所谓的和臀沟的热辣形象入侵,用内衣秀的方式展露出自己的立场,从而获得了男人们的垂涎甚至是女孩的尖叫。如此一来,走光就成为了可以公开玩味的遐想。

茶馆那些事儿

文/白柏

作者简介:白柏,出生北京,现居台北。资深撰稿人,钟爱全球各种异域美食,喜好艺术文学、摄影及旅游,对于时尚、生活有敏锐的直觉及感悟。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枝奇葩,同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就单拿老北京的茶馆文化说起,也是丰富多彩的。

老北京的茶馆有各式各样的。其中,“大茶馆”是一种集饮茶、饮食、娱乐、聚会为一体的场所,比如说前门外有一个老舍茶馆就是模仿大茶馆的形象来设置的。大茶馆首先要有一个标志:大搬壶。这种大搬壶代表这个茶馆的宏大,以及我们茶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另外,这里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盖碗茶,上边这个盖代表天,下边这个托代表地,中间这个茶碗是喝茶的人,所以又叫“天地人三才碗”。北京人喝茶讲究不露口,碗盖要挡住嘴,同时用来拨茶叶。再说北京人喝茶的礼,若是给客人泡茶,如果是单用茶杯,茶水不能太满。沏茶时,水只能倒七成,倒十成就溢出来了。有人说斟不满心不诚,这是错误的,如果讲老礼儿:沏茶续水,永远不能让杯子里的水满。用盖碗喝茶时,要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翻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千万不能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

再有一种茶馆就是清茶馆,它一般是楼阁式的天井院,也有平房的四合院。早晨大约五点来钟它就开张,因为北京人有一个习惯叫“遛早”,“遛早”之后难免有点疲累,这时到清茶馆去,老人们习惯把鸟笼子往架子上一放,自己开始喝茶。若是到了下午,大量来的便是商人,现在咱们一般谈生意先喝酒,酒是火的文化,茶是水的文化,两者不同。酒喝了以后容易迷糊,茶却越喝越使人清醒,而且有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国人谈生意历来讲究诚信与和气生财。一边饮茶,一边谈生意,便是这样一个意境。清茶馆属于有雅兴的人,只有心灵远离喧嚣的茶友,才可在此玩出点艺术的味道。

而棋茶馆是专门供人来下棋用的,一般棋盘要刻在桌子上,旁边还有条凳,供观棋的人来坐。

书茶馆顾名思义,就是说书的茶馆。众所周知,中国通俗小说类很得益于我们的茶馆文化,在茶馆里说书在宋元后大势兴起。在老北京,这种书茶馆是很多的,一般是以某个说书的先生而闻名。先生们说书不说一天两天、一次两次,而是一下子说上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到三个月。书茶馆起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的巨大作用。

野茶馆是最具原始气息的一类,通常遍布郊野。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几代的故都,只有明代是汉族人,其他都是少数民族。他们过惯了草原牧猎,和森林采集的山野生活,所以也不习惯被紧紧包围在紫禁城里边。王族们习惯外出狩猎为乐,这种习惯渐渐影响了北京城的老百姓,使平民们也喜欢上了郊游:比如说春天就要踏青,夏天就要赏荷,到了秋天要看秋叶满山,到了冬季要看西山晴雪,要游玩,就需要一个歇脚的地点。于是,野茶馆应运而生。文人们想找一个地方清静清静、思考思考,暂时把一些忧愁忘却,也通常相约来到野茶馆里小聚:所以茶人经常将茶叫忘忧草,这是有道理的。

总体来说,中国茶文化是主张和谐。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但是也是发展的时代,有发展的快乐,也有竞争的残酷和苦恼。也许喝一杯茶平静下来,能够清醒的明白自己,也能清醒的看透世界。

上一篇:老来更觉夕阳美 下一篇:我上电视去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