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03 06:16:39

秀洲区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实践与思考

【摘要】嘉兴市秀洲区努力创建特色文化,把握地域特色发掘本地文化,走出一条"一镇一品"特色文化之路,本文以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活动"实践为例,思考特色文化创建之路。

【关键词】特色文化 实践 思考

新塍镇是嘉兴市秀洲区的一个古镇,在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上立足本地区域,形成自我特色,紧密联系群众,源远流长,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窗口,成为农民自办文化、自我享受文化的一个载体。

一、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样本

嘉兴市秀洲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农村文化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新塍镇作为秀洲区五镇之一,在建设经济重镇、文化名镇、人居新镇的发展进程中,"元宵民间民俗文化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已成为新塍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1999起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正是元宵民俗文化节折射出的魅力,使新塍陆续获得了"浙江东海文化明珠"、"省级历史文化村镇"、" 嘉兴市文化特色镇"、"嘉兴市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嘉兴市新闻电视台、《浙江日报》、《嘉兴日报》都作了专题报道。

二、挖掘历史文化之基,播撒"自办文化"之种

(一)元宵民俗文化活动是对历史民俗文化的继承。

新塍元宵民俗文化活动持续举办16年,并非信手拈来。新塍镇距今已有1160多年历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塍开始寻求能代表新塍的文化标志。相传鳌山灯会始于清代,时称"水嬉",每19年举办一次,每次举办必在闰四月。经过推敲论证,决定在每年的元宵节来延续"鳌山灯会"的风俗,于是1999年正月十五举办了脱胎于"鳌山灯会"的第一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如今,"新塍元宵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6届,16年不间断地挖掘和精心打造,提升内容与形式,目前已成为新塍建设文化名镇和特色文化镇的重要成果和文化品牌。

(二)元宵民俗文化活动是农民创造本土文化的新途径。

新塍元宵民俗文化节不仅保留、传承了传统民间文化,更培育了优秀民俗文化、特色文化。

在元宵民俗文化节中,群众创作、群众参与、群众享受是活动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为群众"自办文化"打下基础。元宵节成了一个展示的窗口。喜好书画的居民在举办书画一条街表演、赠送书画、春联、年画等活动中展示一技之长;舞龙舞狮、猜灯谜、搓汤圆、做糖糕、扎灯笼等民间技艺展示活动,在历年的表演中经久不衰,磨炼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传统文化特色项目;彩船市河游、文艺行街、广场文艺演出等经过年复一年的演出、改进和创新,逐步形成新塍元宵活动的品牌。在元宵文化的影响和辐射下,辖区内24个行政村以打莲湘、荡湖船、水乡舞、采桑舞、铜管乐、龙狮共舞等各具特色的活动项目组建了文化活动团队。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真正主人,提高了区域内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在传承本土文化、让土生土长的农民创造文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让农民成为文化的主角--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

秀洲区在特色文化建设上,根据自身特色,创建"一镇一品"。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的成功创建正是顺应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对自办文化、成为农村文化主角的渴望,由此,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特色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

(一)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地域特色

地域特征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区域的文化风貌和文化性格,是这一地区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果能准确把握地域特征,彰显地域文化个性,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塑造文化品牌。如王江泾镇临运河而居,就做足运河文章,"长虹碧波文化节"让城镇居民、乡村农民享乐其中。在传承同时还应注意发挥创造性,通过新的创意给它附以新的文化内涵,使它和现代人的生活、情感、节奏相协调。新塍元宵民俗文化活动脱胎于"鳌山灯会",但它重新增添内涵,以群众参与为主,被当今社会、广大群众接受。

(二)特色文化建设召唤农民自办文化

无论怎样的特色文化建设如果离开了群众创造、群众参与,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众所创造的乡村文化、乡土文化、民间文化等 "草根文化"有着深厚的产生与发展的

沃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折射出当今农民渴望成为文化的主角。在新塍元宵民俗文化活动中,走方队的是群众自己,舞台上表演的是群众自己,群众自己成了明星,农民真正成为文化主角。当地农民艺术团已渐成气候,有专门的民俗表演队、舞蹈队等,他们在经济建设中创造物质财富,在创造精神财富时也不甘落后,在文化活动中,利用业余时间,勤于排练、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类群文活动,享受自办文化的乐趣,目前秀洲区115个行政村有村文艺团队180余支,业余文艺骨干2000多人,活跃在乡间村落,真正化"送文化"为"种文化"。

(三)特色文化建设借由创意创新

打造特色文化,显示地域特色,还需不断创新,以群众需要为基础,不断充实特色内容,让特色文化走入生活,走入群众,与经济相接,更好地打造特色、打造名片效应。如新塍元宵民俗文化节在活动中融入美食文化,"民以食为天",美食本身就是最便于为群众所接受的一种文化,而各种传统节日、庆典也离不开美食的踪影,巧妙融合,使特色文化相得益彰,更带来无穷经济效益,使得文化之路越走越有实力,越走越宽。而这只是一个创新,我们在打造城乡特色文化的过程中,处处离不开创意创新。一个好的创意往往又是一个特色文化的诞生,而它带来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也是无穷的。

上一篇:浅谈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分析及对... 下一篇:图书馆环境之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