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内涵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03 03:51:33

德育管理内涵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学校教和学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既然是师生创造的,那么,一方面校园文化就成为学校师生思想信念的凝聚、精神风貌的象征,另一方面师生的行为规范必然遵循着该校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德育管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因此,学校要从深化德育管理的角度,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由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她能给师生带来愉快,带来活力和希望,并能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工作后的疲劳,有益于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她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而创造优质的校园环境主要是加强学校的绿化建设。绿色是带有生命力的颜色,校园不能没有绿色,但是仅有绿色不够,生活需要七色阳光,这就要求绿化的质和量上一台阶,做到绿化、香化、彩化和园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个角落进行植绿,以此来增加绿化面积,同时,在学校醒目的位置添置了绿化盆景和不同季节的各种鲜花,形成绿、彩、香交错的格局。为使校园增添一幅风景,我校在校大门口建造了广场型画坛,课余时间可供学生游玩嬉戏,以烘托校园文化氛围,留给学生的活动空间,还可使学生在此空间绘画、写作发挥,无限的遐想。学校各墙面布置要全部体现整体化要求,在教学大楼和科教楼等楼梯及墙面上悬挂名言警句、行为规范用语、及学生自己的绘画、书法、临摹作品和少先队手写小报,以此来鞭策和激励广大学生。

有了绿化、香化、彩化和园化的校园物质环境,我们还得在净化上下功夫。众所周知要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对此我们在抓学校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很抓了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开展了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的习惯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纸杂物,从小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劳动并且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简单道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少先队红领巾值日岗和卫生检查监督队伍的职能作用,学校每天的常规检查由值日教师和少先队卫生常规监督员一起进行,对每日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及时修正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每月一次对全校各班级进行评比,对获得卫生常规优秀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二、优化校园人际环境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人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的人际氛围,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和干群关系,建设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对学校的发展是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某些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师道尊严”根深蒂固,教师的权威性也很有市场,连有些学生、家长都笃信教师是完全正确的,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要求存在距离。要努力打破这一旧观念,让学生冲破这种思想桎梏。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校工会要积极组织教工活动,改善干群、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要关心教职工的疾苦,想方设法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广大教职员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形成的氛围。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于个体的行为有很强的影响力,对群体成员起着制约和规范的作用。要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抵御来自校外社会上的不良的现象的侵蚀。在实践中我们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利用橱窗、板报、小星星电视台等各种宣传根据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课堂上老师当好导演,让学生当主角,由学生自主参与、自行组织,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课间后,便于适时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说出心里话,然后教师队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进行诊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困难学生课后进行个别诊断和咨询,消除其心理障碍,引导其走出困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调教师的表率作用。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敬业为本、奉献为荣、热爱学生、人格高尚这一良好的师德师风。第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每年三月份都开展“学雷锋少年志愿者奉献周”活动,要求各年级做到“一个基地,两个结合,三出两进一化。即建立一个社区教育基地;把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出去参观,出去走访,出去服务,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粮食、保护资源等思想感情;请家长(每学年召开一次家长会)、校外辅导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到学校来介绍经验、传授知识,到学校来参加活动;用学生良好的行为、美好的心灵去感化家庭成员和社会每一分子。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校、热爱环境、意志坚强、不怕困难的好品质,在学校中还确立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第四,组织师生观看电视连续剧《殷学梅》,以殷学梅老师为榜样,在教师中倡导爱生乐教、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教育广大学生,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为了树立身边的榜样榜样,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介绍学校中获得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先进事迹,让优秀学生的代表通过小星星电视台、国旗下讲话来告诉大家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等,以身边的事例教育身边的人,促使同学共同前进,健康成长。

三、强化校园文化学术环境深化德育工作的内涵

学术环境是指学校群体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钻研、创造和探索而形成的科研和学术氛围。学校内部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较高的学术水准,既有利于学生成才,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激发其敬业、乐业、专业的进取精神。

(1)、建立学习型校园。学习型校园,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阅读型校园,这种阅读不应仅仅是学校的要求和安排,更不能是一种附庸风雅的炫耀。因此,我校首先是开展了“读书节”活动,班级制定了读书计划。教师在大家的共同讨论声中制定了学习制度,要求做到:一是每一个人自觉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读书;二是定期举行“我来推荐一篇好文章”活动,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边读边议边悟;三是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通过一定的例文引导教师进一步拓宽阅读领域,开阔思维,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四是以“今天,你读了什么”为主题,组织教师开展读名家书、说名家事、与名家对话等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自修——反思”的前提下,与群体进行合作与交流,引领教师经历“读书——提问——讨论——思考”的过程,唤醒自己对教育的激情,找到教育生活中的乐趣。

(2)建立成长型校园。我们注重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加强教师的培养,整合校内外的优质培训资源,进行校本培训,一方面努力开发校外培训资源,采取将名师、教研员等请进学校、请进课堂,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实地培训与指导,积极组织教师到校外听课、学习;另一方面,在分析我校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和教师队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校内的培训资源,采用课题组的形式、学科组的形式、学术团队(青年教师主动发展中心)的形式,骨干教师带徒弟的形式,积极创设条件促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更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能力,如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个案分析、学科课改研讨、教研活动展示、对某个案例的交流。通过诸多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建立竞争合作的校园。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是动员教师尽量选择离教学实践“近一点”“实一点”“新一点”的内容,使学习的内容更贴近教。二是通过学校网站推荐阅读,让教师关注前沿信息。三是推荐并发放教育专著,让教师深入地研读,学有所得;在学习的方式上,根据不同发展层次教师的需求,采用了分散与集中、专家引路与平等对话、集体交流与个人专题发言、读书沙龙与网络笔谈等各种形式。《教育的55个细节》、《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50本专著流动阅读巍然成风。

我们努力促使教师间形成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开展:“我们如何听、评课”;“后进生转化,你我共同的责任”;“魅力源自细节”;“我幸福,我是班主任”等教师沙龙。此外网络论坛交流有:如何开发教学资源;课堂自由与规范等。这些话题有的是我们归纳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是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基础上组织的交流,有的是为突出新课程理念,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平时的教学实践的一种推广活动。

在创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的同时,我们注意提倡快乐耕耘,快乐收获,让教师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也有丰厚的回报。我们设立了“教师专业成长录”,让教师在期初为自己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期末如实分析一学年的得与失,平时让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收入到“成长录”中,让每一个人都看见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深刻地体会到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更会感悟到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在创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育不是付出而是收获,在收获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四、营造校园活动氛围促进德育回归生活

(1)科技节:开展了“知识产权从我做起千人签名”活动,学校被授予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开展了以“环境保护教育”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竞赛、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教育手写报现场比赛、环保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2)体育节:学校体育组开展校田径运动会和各类体育比赛,如: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等,比赛中渗透了德育内容,营造德育了氛围;

(3)艺术节、读书节: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校园文化舞台,于4月10日~6月1日举行了学校第五届艺术节,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比赛、歌咏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手抄报创作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科学小论文评比、课本剧创作比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又使学生增长了才干和培养了个性特长。另一方面,还锻炼了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4)组织参加常州市首届“感动校园之星”评比的活动,五(3)班的张萌同学被评为提名奖,四(1)班的杨成烨坚持四年如一日帮助班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凭着一颗“善良”、“助乐”的种子,用自己的行为点点滴滴的浇灌着,才使得芳香洒满校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个校园,也激励了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被评为常州市首届“感动校园之星”。

(5)、开展“八荣八耻”系列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校本教材《在德育细节中成人》引入课堂教学,细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不能轻易放过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

校园文化建设的拓展,深化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内涵。师生们从中不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学生从中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做与学的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而教师也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取得了教育的成功,这一切足以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成功和发展。

上一篇:公务员面试测试试题 下一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