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古道平川区境内古渡口与古城遗址考述

时间:2022-06-03 02:52:11

丝路古道平川区境内古渡口与古城遗址考述

【摘要】白银市平川区位在丝绸之路自陕西咸阳经六盘山通往西域的古道上。这条古道相对平缓易行,位在北武当山下的阴口是古代条件相对较好的黄河渡口,其西岸车道沟较为平坦且直通今景泰川而径往西域。汉武帝曾跨过六盘山从萧关一带西行,由平川区打拉赤经杨稍沟“西临祖厉河而还”。境内自东向西分布着秦、汉、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明共10余座古城遗址。

【关键词】平川区;丝路古道;古渡口;古城遗址

白银市平川区位在丝绸之路北线古道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宝鸡经平凉、固原,一支线沿六盘山北麓过海原到平川境内打拉池后,又分为三条古道通往黄河边:一条由打拉池经杨稍沟到靖远县城,从祖厉渡口西渡黄河;一条经打拉池入旱平川,到阴渡口过黄河,经景泰县西番窑,直达河西诸州;还有一条自旱平川北行经水泉、石门西渡黄河入景泰境往河西。

一、古老的东西大道

早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一条中原通往西域的主干道自东向西横贯平川区境。这条古道自陕西至宁夏段古称回中道,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曾沿此道翻越六盘山,巡行到今宁夏境内号称“襟带西凉,咽喉灵武”的萧关一带。汉武帝时张骞、霍去病都是抵萧关再往西进入今平川区境,从阴古渡直去西域。北逐匈奴,大面积开拓西北疆域之后,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分北地郡河西、置安定郡,置祖厉、鹑阴二县属安定郡辖(祖厉县治在今靖远县西北的红嘴子,鹑阴县治在今平川区水泉镇的黄湾)。之后,汉武帝数次经回中道西巡,公元前112年十月进入今平川区境,从打拉池沿杨稍沟到靖远,“西临祖厉河而还”。

这条古道在《读史方舆纪要・迭烈孙堡》中也有记载:“明初元将贺宗哲攻凤翔不克,自固原之六盘山遁去,明师追之,复由迭烈孙渡河遁。”又《明会要》:“(宣德)七年(1432)五月,复开平凉府开城县迭烈逊道路。”并解释说,云此前“西安诸府州岁运粮饷赴甘州、凉州、山丹、永昌诸卫,皆经平凉府隆德县六盘山蝎蜥岭。山涧陡绝,人力艰难。开城县旧有路,经迭烈逊黄河,平坦径直,抵甘州诸卫,近五百余里”。强调指出,迭烈孙黄河渡口在朱元璋时曾“官置渡船,平凉拨军造济,人以为便。”这一次是“如旧开通,以利民”。

二、黄湾古渡口

平川区黄湾古渡口即汉时的阴口,宋、明时称为迭烈孙渡口,清时为黄沙湾渡口,民国后称之为安宁渡口。

黄湾古渡口位在红山峡上口,渡口两岸山势深邃、沟豁丛生。渡口西岸车道沟,直通今景泰境内中泉乡西番窑。西汉置县之前,黄湾渡口名为漠口,这一带流传着霍去病西征匈奴渡河时的传奇故事。《后汉书》记载,护羌校尉赵冲率骑追击叛羌,战殁于阴口。《三国志》记载,凉州卢水胡反,魏文帝曹丕派张既前去平定,卢水胡在阴口埋伏了7000多骑兵,张既另选别处暗渡黄河,大破卢水胡。西晋亡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阴口烽烟不断,当地流传着前秦灭前凉时,大军渡河时的种种传说。隋唐时期,会州是朝廷屯军养马之地,唐朝在阴口设有管理机构。唐代名臣名将如李靖西征吐谷浑、尉迟敬德西征突厥、薛仁贵西征吐蕃,都曾从阴口渡河西出。渡口西岸的塔儿山上有数处古塔遗址,据说是武则天派人修造的七星塔。北宋末年,在渡口修造索桥,西夏占据后,在渡口筑城防守,名为“迭烈逊(孙)”。

明洪武三年(1370),“建置船只索桥,通凉庄路”,“设巡检司于此,每岁冬增兵戍守”。宣德年间(1426―1435),“此时,复开此路,命陕西布政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隶迭烈孙巡检司”。黄湾古渡口是明代黄河上游一座规模很大的官方渡口。但有明一代,游牧于黄河西面的蒙元遗兵不时乘冰从渡口过河东掠,靖远、会宁直至定西、固原一带发生十多次较大规模的战事,都与迭烈逊渡口有关。清朝数次西征,部分大军往来是从这里渡过黄河的。此时渡口的主要功能是商贸要津,不再有防守职能。

1944年,应抗日急需,甘肃省政府将兰宁公路改道从黄湾渡口渡河,称之为为安宁渡,初置四艘单车渡船,后置四艘机器拖轮。从此,安宁渡进入现代机器轮渡。解放战争时期,安宁渡为人民快速进军宁夏发挥了关键作用。1958年,为了方便靖远县城的交通,渡口移至县城西北汉代祖厉渡口旧址,名为红嘴子渡口。黄湾渡口现在为民渡,国家投资架设了滑轮索道和渡船,以水力为动力。

三、古城遗址

数千年古道,数千年古渡,从秦汉至明代,沿着这条古道在平川区境内留下了很多古城遗址。

平川境内最早的古城是西汉武帝时的鹑阴县治。有学者研究认为,西汉鹑阴县城在平川区水泉镇黄湾的北武当山上,而且提出了保护鹑阴城的中肯建议,其实山上的古城是西夏的迭烈逊城。鹑阴故城遗址位在山下原黄湾学校及李家堡子一带,东汉年间县城被一场大洪水冲毁,洪水的痕迹至今可辨。位在黄湾古城遗址东山上有一处规模很大的古墓葬群,西汉墓葬特征明显。近五六十年来,人们在修田建房时挖出的古墓就有300座以上,被平川区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70年代,文物部门发掘了一座古墓,内外两室,四周和墓顶全是方木围封,经考证认定为汉墓,出土文物保存在靖远县博物馆。2013年,又发掘一座规模更大的西汉墓,经专家们认定黄湾古城遗址就是西汉的鹑阴县城遗址。鹑阴县城东汉年间被洪水冲毁后,移置于旱平川,史书记其名为阴。祖厉县城也应是毁于这场洪水而移置于今会宁县境的。学者们普遍认为,鹑阴县城是秦将蒙恬沿河所筑抗御匈奴的古城。蒙恬“城河上为塞”阻击匈奴,而汉武帝以秦城置县,河西诸郡与朝廷的交通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旱平川新墩有东、西两座土筑古城,民间称东城为“缠州”,西城为“柳州”。据《甘肃通志》载:“阴古城,在靖远县北。东汉作阴县,属武威郡。晋废。”旱平川新墩东城即东汉的阴县城。阴城原是一处匈奴部落聚居地,西汉政府在黄湾渡口设置鹑阴县后,慢慢形成了集镇“廛里”,东汉时在集镇的基础上扩筑为阴县城。根据《魏书》记载,阴县南北朝时又复名鹑阴县,也就是说,这座古城史书上先后使用过阴、鹑阴两名。宋时,此地曾长时间为西夏占据。西夏人在占领地“以堡镇号州”,或因城名之声韵变化,或因“廛里”之名一直在民间流传,阴城名成了“缠州”。

新墩西城是前秦平凉郡郡治和唐代凉川县治。晋太元元年(376),前秦灭前凉,为彰显其功绩而置平凉郡,《魏书・地形志》:“平凉郡,领县二。鹑阴,郡治。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云明确记载了鹑阴县的履历,魏晋贤先生《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据此认定此处的鹑阴就是旱平川的汉城阴。平凉郡治筑在(鹑)阴县城边,就是今新墩西城,距阴城仅300余米。平凉郡自设置至隋末,有200年郡治不在平凉县,从《魏书》、《隋书》中即可求证。唐时复置会州,以会宁县为州治,在恢复隋凉川县名时,将凉川县“别置”于平凉郡治古城。凉川县城被称为“柳州”,可能是音转,也可能是西夏留下的城名。

西秦麦田城。东晋咸和四年(329),羯族后赵石勒灭匈奴前赵刘曜,吓坏了鲜卑乞伏氏首领大寒,乞伏氏自榆中苑川“惧而迁于麦田元孤山”,在麦田驻36年后,因氐族前秦进逼,又由麦田迁于度坚山。

古籍记载麦田城地理环境的只有《水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在记述完祖厉川水之后说:“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城西,又北与麦田泉水合,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山西谷,山在安定(固原)西北六百四十里。”依此,麦田古城在靖远城以北的黄河下游,而且濒临黄河。《大清一统志・兰州府・古迹》载:“麦田城,在靖远县东北。”考察靖远县东北黄河沿岸,只有距新墩两古城西南约5公里处、位在旱平川南沿月河的古城遗址的地理特点,符合《水经注》对麦田城地理环境的记述,也符合《大清一统志》的记载。仔细考察即可看出,此故城初筑在古沙河南面的平台上,后来不知是西夏引水掘城,还是自然突发洪水,致使沙河改道从城中穿出,大部城墙被冲毁,仅留一面城墙被分割在沙河的南北两边。30年前,月河河口、沙河南北两侧各有一段雄伟的古城墙,可惜近几十年毁墙平地,使古城墙现在仅存一段。古城墙北面沙河故道的痕迹现在还很明显,西北故沙河口汩汩涌淌的泉水,泉水流出故城西北后西南方向流入黄河的痕迹,与《水经注》所记麦田泉水完全吻合。

200年后,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于公元548年奉西魏太子率兵西巡,会师于鹑阴,当地人张信拿出全部家产慰劳六军,宇文泰非常高兴,就以“会”为名置会州。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述了这段历史,并清楚地记载:“会宁,本汉鹑阴县地。”学者们根据史籍中记载的会州与兰州、盐池、固原等地的距离推算,确定故会州在旱平川。但旱平川有四处古城遗址分布在方圆三五公里的范围内,到底哪一座才是故会州城呢?《元和郡县图志・会州》记载: “开元七年(719),河流渐逼州城,刺史安敬忠率团练兵起作,拔河水向西北流,遂免淹没。”《新唐书》也有此记载,说明会州城在黄河边沿。

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宋朝收复古会州地后,地方军政官员因选择新筑会州地址而发生争议,对原会州地理位置和地形作了较清楚的描述:“会州西地名巴宁会,地形高爽,土脉坚润,比之古会州更险要。”最终在“会州川口”即今靖远县城“初筑会州”即宋会州。结合诸史籍可以看出,宋代以前故会州的地理特点:临河,城西有一高地也可筑城。平川月河与今靖远城之间的河川,宋人叫“会州川”,而《旧唐书》称之为“会宁川”,说明宋筑新会州之前故会州也在这一河川上。如此,只有河川最北的月河古城遗址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西魏时宇文泰初置会州是以麦田故城为州治的。

宇文泰置会州,北周武帝于保定二年(562)废会州,改为会宁防,隋初又改为会宁镇,后撤镇置会宁县,属平凉郡辖,此时平凉郡治在今固原。隋大业二年(606)置会宁郡,改会宁县为凉川县,以为会宁郡郡治。唐初,在凉川县置西会州,复会宁县名,作为西会州州治。贞观八年(634),改为粟州,后又复为会州。“开元四年(716)别置凉川县”,即恢复了凉川县名,而置县于平凉郡治故城。凉川县名应该来源于平凉川,说明位在月河北面的旱平川当时叫作平凉川。

北宋末期,在今靖远县城筑的新会州,后被金兵攻占,又被西夏攻占。金朝在今会宁郭城侨治会州,之后,会州便落户于今会宁境。

另外,从会州州治城名的变化也可看出唐及以前会州城地理位置的特点:西魏所置会州,北周改为会宁防,这是“会宁”名称第一次出现;隋朝撤防设镇又改为会宁县,又置会宁郡,将郡治会宁县改名为凉川县,这是“凉川县”名的第一次出现;唐在凉川县置西会州时,恢复州治名为会宁县,后恢复会州建制时仍以会宁县为州治,但“别置凉川县”。从会州州治在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围绕“会宁”、“凉川”两名的交替使用来看,唐及以前的会州城就在“会宁川”和“平凉川”的交界处,也就是在今靖远城东一弯河川和旱平川的交界处,而月河的麦田古城遗址正好位于此处。这一特点和前述对唐及以前会州城址的推断相吻合。

北宋在会州川口新筑会州时,于今平川区共和镇打拉池筑怀戎堡,在其西20里的毛河洛筑水泉堡,在其东杨崖湾筑通会堡,通会堡当时属今宁夏海原境内的西安州辖。西夏占据此地后,在阴渡口筑迭烈孙堡。明代先后筑有水泉堡、陡城堡。而这10座古城,除打拉池及其东的通会堡和其西的水泉堡外,其他7座古城都在旱平川及其周边方圆20公里范围内。

四、遗址现状

平川区沿丝绸之路古道两边,分布着从秦汉至明代共9座古城遗址,而且至少还有三五处古城遗址尚未查清其朝代和古名。鹑阴古城已毁于黄河洪水,会州古城城墙现仅存一墩,迭烈孙古城址就在北武当道观,怀戎堡内有民居农田,城墙已不完整。水泉堡城南墙不存,陡城堡内为民居。

阴古城城址清晰,1970年后被平整为农田。古城只有一座南门,东、北城墙今尚存数段,南城墙上已改为水渠。城墙东西、南北各长325米,面积约158亩。城周有城壕,挖出过汉代箭簇等兵器。城东北部曾挖出过古窨洞,内有兵器、尸骨,但未深探便填埋了。城中遍布砖瓦碎片,有专家鉴定是汉瓦无疑。

唐凉川县古城也已变为农田,但城墙基本保存完好。20世纪70年代平地时村民就势铲成块田,没有深挖,在城东北部铲出直径约1米的两块柱砥石,估计是衙门所在。东城门处挖出直径约50厘米的城门梁,上有大火烧灼痕迹。城中有一直径1米多的井口,与北山下沙河一暗洞相对应,或为取水设施。凉川城有东、西两城门,城门有瓮城,瓮城口皆面南。东、南、西三面城墙下有城壕,城墙最高处顶端距地面16.4米。墙顶宽3~5米,城面积约180亩。城四面城墙各有向外突出的墩台,是为“马面”。凉川城北临陡坡,水路隐蔽且近,从坡下水头村庄仰望城墙,陡峭险峻。其规格要远远高于阴县城,说明前秦筑平凉郡治时的军事防御目的非常明显。

五、保护和开发

1976年定西地区文物普查时认定新墩西城为唐代古城。1980年,靖远县政府将新墩两古城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白银市恢复建制后此地归平川区辖,1994年1月,平川区政府于两城遗址建立县级文物保护碑。

白银市平川区处在“兰白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区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发展势头良好的一个新兴城区。,这座现代新兴城区可以说是丝绸古道上的一株文化奇葩,境域古遗址密布,文化堆积深厚,考察这些古遗址,就好像打开中国西北数千年历史画卷,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开发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建立健全古文物保护机制,明确区级文化部门、乡镇政府直至村民委员会的保护责任,管理制度化常规化。

其二,继续查明那些史迹还不清楚的遗址。平川区博物馆加大文物搜集力度,尽可能阻止文物的遗失和散落。

其三,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阴古渡口、迭烈逊古堡城、北武当古道观、西汉墓群都集中在黄湾,和明水泉堡城以及野马岩画、元屯石林等文化古迹及太和岛在同一片区,列为北武当景区,得黄河之优势,开发前景无限。

阴城、凉川城、会州城属水泉镇牙沟水村辖,连同陡城堡可建立一个文化景区,其中阴城距离黄河不过四五公里,会州古城遗址在黄河边的月河,月河社的农家乐已名享远近,东依国道,西临黄河,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打拉池的宋代怀戎堡、宋水泉堡、宋通会堡以及清奋威将军王进宝墓和故居可组建为一个文化旅游景区,打拉池临近屈吴山,开发条件非常优越。平川区有很多红色遗址,明水泉堡是红军游击队成立并战斗过的地方,打拉池是红军会师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党的地下组织在陡城、水泉、黄湾一带活动活跃,溯昔追今,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资源。

上一篇:马家窑白陶发现意义探析 下一篇:紧握零售时代的转型 寻求新突破的外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