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油茶种植与营造林技术的研究

时间:2022-06-03 02:24:22

探讨油茶种植与营造林技术的研究

【摘 要】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同时也是世界上四大名优食用油料树种之一,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带,从油茶中提取的木本油料可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因此市场前景比较广阔。大面积种植油茶林,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的平衡。结合油茶特性及其适宜生长环境,本文探讨了油茶造林地选择、整地、栽植、病虫害防治等油茶造林关键技术。

【关键词】:油茶种植 营造林 技术 关键技术

剑河地质构为山地性高原,系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以低山、低中山为主,最高海拔1623.3米,最低海拔348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无霜期300天左右。纬度低、 海拔高,水热条件好等特点,这些气候条件均适宜于油茶生长。

1、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习性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树高达4~6m,一般2~3m。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 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种子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2、油茶造林地选择

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山地最好。以南坡、东南坡最好,其他坡向的平缓山地也可。坡度一般在15度,不宜超过30度。pH值以5.0~6.5最好,中性、碱性土壤不适宜种植。土壤深达80cm以上为宜,土质需疏松、肥沃、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石砾含量一般不超过20%。透气不好的死黄泥土不适宜种植。我县最低海拔348米,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122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36.3小时都比较适合用油茶进行营造林。

3、整地

整地方法应与林地条件、经营水平、劳动力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相结合,可采用全垦、带状、块状。全垦适宜于坡度15度以下、 水土流失较小的造林地;带状整地适宜于坡度16 ~25度的造林地。块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陡、坡面破碎的造林地以及零星造林和“四旁”种植。在造林前2~3个月,挖好栽植穴,大小为60cmx60cmx50cm,每穴施放磷肥1kg,麸饼1~2kg或 5~10kg的农家肥作为底料与泥土混合。

4、适时栽植

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特点与地形情况适时选择栽植季节,一般掌握在早春回暖的第1-2场透雨之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栽植季节可以早点,有利于苗木早发根发梢,提高成活率。栽植时先在植穴开1个比营养器(袋)稍大的穴,去除苗木的容器(袋),把土陀放进植穴内,适当深栽,然后压实回穴土,使营养土与穴土充分接触,最后用松土回成馒头状,以减少穴土水分的蒸发。栽植后60d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补栽。

5、病虫害防治

经调查发现,油茶幼林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主要害虫有金龟子和象甲。

5.1炭疽病分布较广,以危害幼树、成树的当年生叶、果、 枝梢、花芽和叶芽为主,初为褐绿色,水渍状,以后变成焦黄色,最后成灰白色。病斑不规则,病健分界明显。病斑正面散生有黑色、细小的小黑点,病叶质脆,容易破碎、脱离。春季气温20℃以上时,遇高湿天气,开始发病,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发病最重。冬春季节,结合油茶林的垦复和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蕾及病果。此外,在果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可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春梢长出后,喷洒1%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500-800倍液,以防止初次侵染。6-9月,特别是果病盛发期,每半月喷洒1%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连续三至四次。

5.2油茶软腐病对油茶苗木的为害及其严重。在病害暴发季节,短时间内成片苗木感病,引起大量落叶,严重时株病率达100%,严重受害的苗木整株叶片落光而枯死。防治上应以营林措施为主,加强培育管理,提高油茶林的抗病能力。采穗圃、苗圃等可考虑药剂防治。

5.3 金龟子主要有铜绿丽金龟、毛黄鳃金龟、黑绒鳃金龟、暗黑鳃金龟等。主要以成虫为害,可将油茶当年生新叶全部吃光。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盛期,6月中下旬为盛卵期,7月上中旬为幼虫孵化盛期。物理防治: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化学防治:在4月中旬成虫为害盛期,用25%辛・甲氰乳油1000倍或10%毒 ・氟铃脲乳油1000倍喷雾。在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盛期,在油茶地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3%锌硫磷颗粒剂 30-45千克/公顷散施 。

5.4油茶象甲,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是油茶和茶的重要害虫。茶园郁闭,虫口较多,受害也较重。1物理防治:适时翻锄林冠下土壤,杀灭土中幼虫。化学防治:在油茶林冠下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3%锌硫磷颗粒剂散施,覆土。在4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为害盛期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0 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叶面喷雾 。

结束语

土地是农林植物的承载之本,合理利用好适宜油茶栽培的土地资源是油茶种植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县油茶种植业及其所带动的相 关产业,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土壤类型及其生态环境 优化配置适宜油茶栽培品种(或品系)区域化栽培种植,提高油茶种植的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资源,走品种区域化、节约化、产品特色化、产出高效化的l展道路,走因地制宜和节约型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林峰;林静绪 油茶种植前景与营造林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4

[2] 阙龙善 油茶造林的关键技术 林业科技开发 2007 4

[3] 黄彩梅;刘海燕;邹天才;周盛勇 贵州发展油茶种植业的区域划分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5

上一篇:浅析绿色会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园林绿化大树夏季移栽技术实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