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融合,快乐体育

时间:2022-06-03 12:26:25

游戏融合,快乐体育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出现了新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添加生动活泼的游戏环节将可以使学生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获得更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提高身体素质为以后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 游戏 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多为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单纯的通过技术类动作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提升,学生正处于初中阶段,正是活泼的年纪对于枯燥的知识讲解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难以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但是在其中增加游戏的因素,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设置的特点

1.教育性。初中体育课上所进行的游戏设置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性,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体育游戏的设置需要教师进行较为全面的思考,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更加合理地布置体育游戏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地提升,在身体素质方面获得良好的收获。游戏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获得一定的提升,对于其人生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2.游戏性。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也会涉及一定的体育游戏,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便可发现,传统的体育游戏游戏性较低是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因此增加体育课程中游戏的游戏性,使学生更加喜欢进行相关体育运动在游戏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动作的学习和锻炼,慢慢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体育游戏的设置还可以使学生在课下业余时间主动地进行游戏,真正地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能力的积攒。

3.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目前很多学生家长并未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很多学校针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放弃了对其智力的开发,其实不然,体育游戏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体力与智力相结合,例如增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为强健的体魄,更需要进行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破解方法从而获得游戏的胜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游戏的参与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克服问题的能力,做到了体力与智力的和谐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初中体育游戏开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1.秩序性。新课改之后教育部门对于课堂的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指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在进行体育课程的设计时,其中涉及多个体育游戏的穿插而更好地进行这些游戏的合理组合成为教师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整体地掌控课堂的走向,根据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真正的提升,因此,良好的秩序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负责统筹整个课程,及时进行细微的调整进而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2.安全性。安全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前提,虽然竞技类游戏往往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竞技类游戏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课堂上的竞技类游戏的设计应该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更多的时间进行一些相对安全的游戏,使学生获得更加安全的锻炼环境。

3.健康性。进行体育锻炼其目的便是获得更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更好地承受高强度的学习,因此体育游戏的健康性应该是教师进行游戏选择时应该十分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初中体育课程中游戏的设置时不可以过于偏激,以免造成对学生的误导,影响其健康发展。健康性的体育游戏的设计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合理运用

1.准备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游戏之初应该注意相关的准备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身体的放松,防止在课堂上进行运动时出现意外。准备活动的设置应该因人而异,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应该差别对待。对于男生进行慢跑等项目的锻炼可以起到较好的放松效果,女生则可以通过踢毽子、跳绳等更加符合女生的运动进行身体的放松,为之后的学习进行良好的准备。

2.技术教学阶段。初中体育课程的设计不仅仅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身心的放松,强健体魄同时进行一些专业体育知识的传授也是其存在目的之一,因此教学阶段的设置必不可少。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技术教学时由于缺乏灵动性,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进行体育游戏的设计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长跑可以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以及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单调的长跑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以心理,但是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占领高地等,使学生可以互动起来便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

四、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进行体育游戏设计将可以使初中体育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更好的能力提升,但是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设置时,良好的教育性、安全性以及健康性都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在进行游戏的选择和设计时进行更多的思考,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金亮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03,(12),58-59。

[2]程明望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J].体育时空,2012,03,(3),33-34。

[3]崔小桥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2,12,(10),78-79。

上一篇:小学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国有企业“四个结合”加强廉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