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时间:2022-06-03 08:25: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

长期从事大学英语一线教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浅显的经验,写下来与诸位同辈商榷,我从指导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同世界各国之间经贸、文化往来的日益频繁,对于外语的要求也在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来适应要我国对外语的日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英语教学总体思路

在高教实践中,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两种观念:一种认为语言教学就是传授语言知识;一种认为语言教学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在阅读课中,尤其是在精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限于给学生进行课文中单词和难句的解释、语法的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等知识性的讲解,而学生们也多把时间和业务花费在对单词、句型的记忆以及大量枯燥无味的练习中,其结果往往是使初学者甚至苦学英语多年的人,其英语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对单词或文字的理解上,难以运用英语应付那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交际活动,更不用说用英语写出通顺、流畅的文章来表述一个清晰完整的道理或事物。外语老师的作用可以说就是一本中英文词典,和一部语法书,老师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学生非常刻苦的学习,可是收效甚微。

课堂教学要采用生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像个导演,学生要像演员。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只有当双方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获取良好的实效。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教育模式是老师一言谈,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学生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没有形成活跃的互动。这种被动的教育方法教育出的学生是高分低能,不能适应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严重的浪费了我们的教育资源。这种弊端必须摈除,教师不应再是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中心,而应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评判者。外语教育真正的做到学有之用,教有所法。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以及教材的不同编排,组织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场景”,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从而“演”好每堂课。诚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应该认识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们自己的事,应该相信学生们有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次还应唤起学生们的主体意识,通过组织大量有趣味的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优质的外语人才!

改进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方法多为单一的讲授法,这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下的典型授课方式。讲授法是一种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所固有的特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较系统的知识,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过程。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随着教育实践的积累,他的劣势越来越突出。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广大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适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创造将其所学知识重组施放的机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与诸君共勉。

英语学习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感受,要身临其境,创造学习言环境

学英语的最佳方法是什么?(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这个问题是困扰广大外语教学的达摩利斯剑,多少年来有多少教师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在不懈的追求这个方法,可惜至今没有一个能让大家认可的门路。笔者仅仅是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些心得,贻笑大方。到美国去或与一个美国人结婚(“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国电影)。在家看一部电影就好比在美国生活了一天。”这些话就告诉我们学语言离不开环境,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触真实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所以我们决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认为教学任务完不成,而随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组织并设计好Work in pairs,Read and speak out,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创设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环境,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去感受英语,在节假日可以鼓励学生到英语体系的教堂听外国传教士用母语讲圣经,在起居、节假日、生日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游泳、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有的学生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势必去积极准备,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锻炼英语,突破口语屏障。生活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教师。

学习英语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受罪”。学习英语也是这个道理,英语学习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决心,只有那些常年坚持不懈,在听、说、读、写、译方面付出辛勤汗水的人,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够成功。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语言学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过迅速掌握的一门语言。越学到后面越需要更多的努力,越需要挑战毅力。我们每天要面临无数次的失败,要承受许多心理和生理压力。比如记一个单词,背了十几遍都没有记得,最后花了好大的劲终于勉强记得了,可没隔几天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次次重复的失败,的确带给学生很多的失望甚至是绝望。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认为记单词是一件幸福愉快的事。此时此刻,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或者一道题的标准答案,而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用精神去感染他们,用希望去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信心,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具体地说,就是把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用格言励志、幽默和笑话驱散、减轻学生的痛苦和压力,缓解学生的疲劳,让他们在艰难跋涉中感到快乐,从而淡忘学习所带来的紧张和疲劳。在练口语时尽量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挑一些学生喜爱看的文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背诵是单调而又枯燥的劳动,选择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进行背诵。因为这样不会打消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效果好,若在非常疲惫的状态下背诵,兴趣容易消磨耗尽,效果也不好。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去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高明的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能懂得如何面对挑战,挫折是相对的,成功是绝对的,只有持之以恒者,才能沐浴胜利的光辉。

互动交流法:学生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围绕某一话题陈述各自舒己见,开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形式可分为全班式(classwork),多人一组式(group work),两人一组式(pairwork),也可分为两组辩论式(team work),即针对某一话题分两组开展辩论。这种方法适用于上新课前的“课堂准备活动阶段”(pre-text or warming-upactivity),用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并帮助他们联想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从而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后续活动阶段”(follow-up activity),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及时作出反馈,加深理解。

故事法: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以英语课本蓝本,围绕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师生对话或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

角色表演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多变,利用创设的场景和背景,模拟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它是一种通过扮演体会的途径,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验和记忆的方法。让学生在娱乐中完成学业,迅速提高外语水平。

以上是笔者例举的几种教学心得,诸君可以根据我的建议开张多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且每种方法的作用和效果又各不相同,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教师如何适时、合理地去利用、组合这些方法和技巧。譬如,现代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不断推广,有广播、电视、幻灯,语音实验室等各种手段和设施可供我们使用和选择,为我们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提供了物质前提和保障。这就为教师“导演”好课堂教学这场“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和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能,达到较高的教学境界,还需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努力。英语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教学技能,可以说是一门需要不断钻研的艺术。希望教学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钻研、探索、吸收和利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成效,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材而不懈努力。使我们的高校外教真正能够培养出高效优质的英语人才!(作者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英汉比较与翻译技巧研究大全:《英汉比较与翻译... 下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