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研究

时间:2022-06-02 11:51:06

156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研究

[摘要] 目的 对溃疡性结肠炎科学诊断与治疗开展进行分析研究,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开展分析。 结果 采取药物口服以及药物灌肠相结合对症治疗,辅之以健康教育,102例患者治愈,54例患者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 结论 在溃疡性肠炎治疗中,采取口服药物加药物灌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并对患者强化自我保健以及健康成活方式引导,能够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并有效预防复发,有利于患者健康。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治;综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b)-0026-02

Clinical treatment study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156 cases

ZHENG Song

Pukou District Yongning Town Health Center Zip Code in Nanji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18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lcerative col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carried out scientific analysi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six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clinical data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 Results Take drugs orally as well as drug enema combined with symptomatic treatment, complemented by health education, 102 cases were cured, 54 cas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a cure rate of 100%.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ake oral medication plus drug enema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patients with intensive self-care and health survival guide,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is conducive to the health of patients.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病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病种,病变区域一般为累及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目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结肠镜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率大大提高[1]。本文主要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开展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计156例。男84例,女性72例;年龄23~67岁,平均35.5岁。全部患者均符合2007年全国消化疾病会议确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病程为4个月~22年,全部行电子结肠镜与活组织检查,结肠镜插至回盲部患者为97%,活组织检查中取材后以95%无水乙醇固定后送检。

1.2 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其划定为轻度、中等以及较重等不同程度病情,分别予以针对治疗。口服药物上,轻度病情病例以4 g/d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疗法,每6小时口服1次,在激素减少时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病情复发。一般15 d左右起效,可以2 g/d剂量予以维持巩固。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予以泼尼松口服治疗,轻度、中等以及较重程度病情患者剂量分别为20、40、60 mg/d。一旦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应给予充足剂量。患者症状在用药15 d左右一般能够得到减轻,如2周给药之后还未缓解,则应考虑转变为静脉注射方式给药,病情减轻之后予以削减剂量,通常为7 d减少5 mg剂量较为适宜[2]。保留灌肠疗法,左半结肠炎症患者给予灌肠以及栓剂塞肛,以4 g柳氮磺胺吡啶配比制成灌肠液100 mL,每日灌肠1次,晚进行,持续时间不少于15 d。也可以氢化可的松100 mg配比100 mL 0.9%氯化钠溶液制成灌肠液,每日灌肠1次,晚进行,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作调整,严重者则改为每日2次。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保健知识、良好生活习惯和心理疏导教育,配合药物治疗,增强治疗效果[3]。

1.3 疗效判定

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判定为治愈、有效以及无效3种。治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消除,实施仪器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已经恢复常态;有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仪器检查可见病变黏膜有好转迹象;无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变,经仪器检查可见病变黏膜没有好转,甚至症状加重。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效果较好,10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65%,5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为35%,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临床医学研究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致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论,但认为其发病与患者自身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状况以及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等有关,各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4],目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方式为药物综合疗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柳氮磺胺吡啶、泼尼松口服治疗,保留灌肠疗法,通过肠黏膜途径对药物实施有效吸收,能够避免口服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5]。在灌肠疗法中,灌肠液在肠道中保留时限对于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应采取科学灌肠方式提高灌肠液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增强治疗效果。结合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研究,在对患者实施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对患者给予正确生活习惯、保健知识和良好心态的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药物综合疗法,提高治疗效果[6]。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可见此治疗方式较为有效。综上所述,在溃疡性肠炎治疗中,采取口服药物加药物灌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并对患者强化自我保健以及健康成活方式进行引导,能够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并有效预防复发,有利于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 蒋淑航. 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9(3):55-56.

[2] 陈伟峰.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19(5):207.

[3] 刘凤鸣. 55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报告[J]. 当代医学,2010,17(2):64-65.

[4] 夏军. 78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研究[J].中外医疗,2011,17(1):34-35.

[5] 于燕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9):711.

[6] 高晓凤,谢红.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114.

(收稿日期:2012-04-17 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一篇:浅谈人民币升值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