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尔勒地区紫叶李的栽培及嫁接繁殖管理技术

时间:2022-06-02 11:50:36

在库尔勒地区紫叶李的栽培及嫁接繁殖管理技术

【摘 要】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重点总结紫叶李的生长表现及嫁接繁殖管理技术,对库尔勒市各公共绿地紫叶李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初步初探。

【关键词】紫叶李;库尔勒地区;栽培;嫁接繁殖管理技术

随着现代园林绿化档次的不断提升,人民对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品种丰富性及其景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库尔勒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扩大城市绿地,对园林树木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对景观效果好、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树种十分的渴求。

紫叶李,又名红叶李,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樱李的变形,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现在华北及以南地区广为栽植,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库尔勒市的自然地理概况

库尔勒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温度42℃,极端最低温度为-28℃,年平均降水量50.4mm ,年平均蒸发量2554.9~3044mm,相对湿度45~55%,年均日照时数2971~3133小时。无霜期年均180~210天。冻土深度63cm。气候特征表现为春季升温快而不稳,有春寒和倒春寒、春旱、风沙较多,大风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夏季炎热干燥;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干燥。

2. 紫叶李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2.1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小枝光滑,幼时紫色。叶卵形至倒卵形,瑞尖,基部圆形,重锯齿剑细,紫红色,花期3~4月,花淡粉红色,花单生或2朵簇生,花部无毛,花梗长1.5~2厘米。核果扁球形,径1~3厘米,,熟时黄、红或紫色,光亮或微被白粉,果常早落。

2.2 生态习性。

喜光也稍耐阴,抗寒,适应性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有利。怕盐碱和涝洼。浅根性,萌蘖性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3. 栽培环境的选择

紫叶李喜光,应种植于光照充足处,切忌种植于背阴处和大树下,光照不足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还会使叶片发绿。紫叶李耐旱、喜湿,但不耐积水,栽种于干燥之处可正常生长,在低洼处种植则生长不良。紫叶李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的中性或酸性沙质壤土,也能耐轻度盐碱土,在pH值为8.8、含盐量为0.2%的轻度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紫叶李较耐寒,但也应该尽量种植于背风向阳处,尽量不要种植在风口。紫叶李的叶片为紫红色,种植应注意不要顺色,颜色有差异方可显出叶色的美观。

4. 水肥管理

(1)紫叶李喜湿润环境,对于新栽植的苗常浇水外, 6月至9月要每星期浇两次水,以后按照土壤的湿度来确定灌溉次数,每次浇完水后,地板结前松土并除草。11月中旬浇透封冻水。在第二年的管理中也按照第一年浇水次数来浇水即可。从第三年起只需每年早春和初冬浇足、浇透解冻水和封冻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进入秋季一定要控制浇水,防止浇水多而使枝条徒长,在冬季遭受冻害。

(2)紫叶李喜肥,除在栽植时在坑底施入适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或油渣外,以后每年在施入一次农家肥和油渣,可使植株生长旺盛,叶片鲜亮。但需要说明的是,紫叶李虽然喜肥,但每年只需要在秋末施一次肥即可,而且要适量,如果施肥次数过多或施肥量过大,会使叶片颜色发暗而不鲜亮,降低观赏价值。

5. 整形修剪

(1)紫叶李最佳的树形是“疏散分层形”。 在实际工作中,“自然开心形”应用较多。 “疏散分层形”一般分四年进行。第一年的修剪在栽植后进行,在干高0.8至1.2米处短截,剪口下的第一个芽作为主枝延长枝,另在第一个芽的下方选取3至4个粗壮的新生枝条作为主枝,枝条应均匀分布,可不在同一轨迹,但上下不应差5厘米以上,且应呈45度角向上展开。主枝选定好后,在生长期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摘心,以促其粗壮。第二年入冬前进行,修剪时还适当短截主枝延长枝,选取壮芽,在其上1厘米处短截,芽的方向应与头年主干延长枝的方向相反,主枝也应进行短截,留粗壮的外芽。第三年冬剪时,主干延长枝再与第二年的主干延长枝方向相反,并选留第二层主枝,也同样保留外芽,长成后与第二年主枝错落分布。第四年照此法选留第三层主枝。

(2)“自然开心形”修剪方法是:苗定植后,在干高0.5至1米处对其进行短截,不使其生长成主枝延长枝,只选取3至5个新生枝条做主枝,所留主枝分布应大致均匀,且开张角度要呈45度,然后按“疏散分层形”修剪主枝的方法来逐年进行修剪。这种树形虽不如“疏散分散形”美观,但比疏散分层形树冠通透性好,观赏效果也不错。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树形,在对各层主枝进行修剪的时候,应适当保留一定数量的侧枝,使树冠充实而不空洞,在树形基本形成后,每年只需要剪除过密枝、下垂枝、重叠枝、交叉枝和枯死枝即可。

6. 病虫害防治

6.1 虫害。

紫叶李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刺蛾、叶跳蝉、蚜虫、介壳虫等。防止红防治红蜘蛛的主要农药有炔螨特1500~3000倍液、哒螨灵1000倍液喷洒;刺蛾用BT乳剂1000倍液喷杀;叶跳蝉用10%哔虫啉1500倍液喷杀;蚜虫用3%或5%叮虫眯1000~1200倍、3%吡虫啉1000~1500液喷洒;介壳虫雌成虫4月底至5月下旬膨大、6月至8月若虫危害较严重,这时用40%杀扑磷800~1500倍、速蚧克1000倍、40%速扑杀1000倍或蚧安1000~1500倍液喷洒防治。

6.2 病害。

紫叶李抗病性较强,常见的病害是细菌性穿孔病。这种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还会导致病株死亡。

6.2.1 症状:初发病时,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然后逐步扩展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周边有浅黄色晕圈,最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落成孔状。

6.2.2 发生规律:该病由野油菜黄单孢杆菌桃李穿孔病变种侵染所致。病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病组织溢出病原细菌,借雨水、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病菌发育温度为5℃至35℃,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连续阴雨天或遇蚜虫等昆虫严重危害时,易造成大面积流行。

6.2.3 防治方法:(1)合理修剪,利于植株通风透光;(2)注意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3)加强水肥管理,种植穴内切忌积水,施肥要注意营养平衡,特别注意磷钾肥的施用;(4)春季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消灭菌源;(5)发病初期喷施95%细菌灵或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7. 繁殖方法

紫叶李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有芽接法、劈接法和扦插法。

7.1 芽接法。

在库尔勒最为常用的砧木有杏、桃和梨树。比较而言,桃树生长势旺,叶色紫绿,但怕涝;梨树做砧木较耐涝;杏树寿命较长,但也怕涝。嫁接的砧木一般选择两年生的苗,最好是专门做砧木培养的桃树、梨树、杏树,嫁接前要先短截,只保留地表上的5至7厘米的树桩,6月中下旬,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接芽要饱满、壮实,无干尖和病虫害。用经过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位下2厘米处向上呈30度角斜切入木质部,直至芽位上1厘米处,然后在芽位上1厘米处横切一刀,将接芽轻轻取下,再在砧木距地3厘米处,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T”形切口,使接芽和砧木紧密结合,再用塑料带绑好即可。嫁接后,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说明已经成活,25天左右就可以将塑料带拆除。

7.2 劈接法。

劈接法是在库尔勒最常用的嫁接方法之一。一般在3月初树液开始流动,萌芽前进行。在嫁接过程中接穗选好后下部一面削成2.5~3cm的大斜面,另一面削成1cm的短斜面,然后用刀挑开砧木皮层,将接穗插入皮层,如果皮层过紧,可用嫁接刀在接穗插入前先纵切一刀,将接穗再插入中央,此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接穗的背面切口全部插入,应留0.5cm的伤口在外面,这样不仅利于接穗成活,而且能避免切口出现疙瘩。根据砧木粗度,接三四个接穗,接完后,用塑料布将接砧木横截面包紧。嫁接后15天左右接穗开始萌发,再过10天接穗抽枝成小枝条,并长5到7只小叶,接穗在生长过程中每星期一次除抹掉砧木上的萌蘖,以免过多消耗养分。6月初,嫁接口愈合基本完成,开始解绑嫁接口塑料薄膜,在秋季增进伤口愈合速度。

7.3 扦插法。

扦插一般在11月上旬进行。

7.3.1 插条准备。

选择树龄3至4年,生长健壮的树作为木树。在秋季落叶后从母树上剪去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也可结合整形修剪将剪下来的粗壮、芽饱满、无病虫害及无机械损伤的枝条作为插条。将选出的插条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断,按100之200支打捆,用湿沙埋入贮藏。

7.3.2 扦插地选择和整地。

扦插地应选择苗圃排灌地方,土壤要求为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征地前,均匀撒施农家肥,并用50%多菌灵1500克撒于土中,进行土壤杀菌消毒。然后深翻、细耙、平整后准备扦插。

7.3.3 扦插方法。

扦插前,先将刚剪下的或贮藏在湿沙中的枝条,剪去细弱枝和失水干缩部分,然后自下而上,将长枝条剪成长10至12厘米,有3至5个芽的插穗。插穗下端近芽处剪成光滑斜面,以增加形成层与土壤的接触面,有利于生根。插穗上端距芽眼1厘米处剪齐成平面。插穗剪好后,应立即将其下端斜面浸泡在清水中1天,是插条充分吸足水。用生根粉按比例调好生根剂,蘸浸插穗以利生根。插穗斜面向下插入土中,株行距20厘米,上端的芽露出地面1厘米。扦插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使插穗与土壤密接,地面稍干后用双层地膜覆盖保墒。

7.3.4 扦插后的管理。

7.3.4.1 苗床有地膜可保持长时间保湿,如地膜下土壤干燥在沿畦沟浇水即可。温度低于5℃时温室外加保温被防冻保温;最低气温升至0℃后,白天打开保温被;最低温度达到5℃以上是,白天打开温室窗户适当通风,防高温烧伤幼苗。

7.3.4.2 在3月中旬再浇一次透水,并在中午棚温较高时适当通风进行炼苗。

7.3.4.3 在4月中旬揭掉棚膜,对叶面喷施一次0.5%尿素溶液,以增强长势,此后每45天左右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并视土壤墒情浇水,使土壤保持在大半墒状态,8月底前停止施肥,第二年春可移栽入圃地进行栽培。

[文章编号]1006-7619(2013)08-15-778

上一篇:云南昆明至安宁高速公路K10+695高架桥施工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加固治理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