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时间:2022-06-02 11:39:27

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其血糖值和血皮质醇值都较手术开始前有明显升高,且都高于观察组(P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中期潜伏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应激反应

为进一步探究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本文选取68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在45~75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在46~76岁。两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肺、肝功的检查均表现正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麻醉前30min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进入麻醉室后为患者进行乳酸林格氏液的静脉滴注,滴注量为5ml/kg。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以传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把控浓度,进行麻醉深度的控制,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在基础值的±20%[1]。观察组患者根据BIS和AAI值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把控浓度,维持AAI值在5~30,BIS值在40~55,维持患者的血压、心率在基础值的±20%。并由麻醉师进行患者生理指标的监控。

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手术的需要适当注射肌肉松弛药物;根据手术的时间和预估手术出血量进行液体和血液的补充。

1.3观察指标 在麻醉前(T1)、麻醉诱导插管后(T2)、手术切皮后(T3)、手术胃肠吻合时(T4)、关腹前(T5)、气管拔管后(T6)各个阶段记录患者的BIS、AAI值,以及进行血糖值和血皮质醇值的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BIS和AAI值的比较与T1时期比较,两组患者在T2~T5阶段,BIS和AAI值都有明显下降,P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糖和血皮质醇值比较与T1时期相比,两组的血糖值在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T3、T4时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界环境因素强烈刺激时所表现出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其可以由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所引起[2]。在应激反应时会分泌皮质醇、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多种应激激素,或者释放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各类细胞素。所以,通常测定应激激素水平便可以反映应激大小,特别是血浆皮质醇的测量,是用来衡量人体应激反应大小的客观且敏感的指标[3],也是临床上判断应激反应强度的重要指标。

麻醉是机体对外科手术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和物对此反应抑制效应的综合结果[4],适当削弱手术中患者的应激反应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因此,在进行手术麻醉时,掌握好手术麻醉深度,降低伤害性刺激,极其重要。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其血糖值和血皮质醇值都较麻醉开始前有明显升高,且都高于观察组(P

参考文献:

[1]李传耀,康芳,马骏,等.脑电双频谱指数联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4):342-345.

[2]康芳,李娟,柴小青,等.BIS联合AAI指导妇科腔镜手术麻醉深度调控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50-852.

[3]陈学新,马汉祥,熊利泽,等.全凭静脉麻醉的镇静程度与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2,29(1):29-32.

[4]曲晓霞,麻海春,苑野,等.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7(2):308-311.

上一篇: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下一篇:北京工业大学与日本某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