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里的百岁老战士

时间:2022-06-02 11:33:29

在天津蓟县、北京平谷县、河北省兴隆县的分界处有一个前甘涧村。全村150户、五百多口人,散落居住在群山翠柏环抱的山坳里。这里宁静凉爽,蝉鸣、鸟叫和泉水潺潺越发烘托着小山村的宁静。甘涧村因有甘甜泉水流过而得名。村里有两尊“树王”:一尊是“栗树祖”,一尊是“核桃王”。经专家考证,两尊“树王”均四百多岁,它们种植于大明王朝。

在这大山深处,不仅植物长寿,人也长寿。百岁老人孔庆福,就是村里的老寿星。村主任屈志强得意地说:俺们村能活到八九十岁的人有很多,而且,全村没有得糖尿病的。为啥?专家拿回水去化验,说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健康有好处。

真是环境造化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见到老寿星,他正要吃午饭。吃的啥?好家伙,吓人一跳!

二儿媳递给老爷子一个大粽子。山里人包的粽子,也有大山的胸怀,个头儿大啊!一个能顶仨。老爷子吃得香甜,一个大粽子进肚,还要再喝一碗粥。

我问老爷子,吃这么多,行吗?

他说,咋不行?嘛事没有。

二儿媳说:老爷子就爱吃粽子,爱吃黏的、甜的。不管端午节不端午节的,他想吃,就让我们买江米、小枣,包粽子。

老爷子不光能吃:还能干。95岁以前,他上山给果树剪枝,还往树上爬呢!二儿子孔繁泉说,现今100岁了也不闲着呀,今儿早上又上山薅草去了,薅出巴掌大的地儿,他种萝卜……

老爷子笑了,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你不给俺种,俺种!

二儿子说,爱吃萝卜就买呗,不给种是怕他累着。他就不会享清福,一不留神,就转身上山了。

老爷子15岁成婚,16岁有了大儿子,42岁得了小儿子。孩子生了不少,活下来的是4个儿子、一个女儿。前两年,大儿子走了。老伴儿在的时候,给他做饭。老伴儿走了,他执意坚守着老屋。三儿子住得远,就由二儿媳和小儿媳轮流给老爷子做饭。一人5天全是顺口的。

老爷子是1942年入党的老革命。这一带曾经是抗日根据地,也曾是日寇的“无人区”,不仅要“烧光、杀光、抢光”,还偷采咱们山里的锰矿石,当地抗日民兵就对日寇进行抵抗……老爷子是“老抗日”,当初如果跟着部队走了,起码享受离休待遇了。他坚守着根据地,最大的“官儿”是当了村长和村支书。有人觉得老爷子这辈子活得有点儿“亏”,他却说:亏啥?活着就是福!政府还给我们这些老战士老党员补贴,享福啦!

老爷子不光对儿女和家人和善,从来也没打过孩子,更没说过儿媳妇的不是,而且,对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也挺和善。当村长、支书时,批评从严,处理从宽。所以,他人缘好,是受人尊敬的寿星佬。

老爷子不承认他有养生之道。他说,没那么多讲究,想吃啥就吃啥。

在儿女和家人看来,老爷子确有一些值得总结的养生之道。比如,老爷子一辈子不抽烟,这在农村是很少见的。所以,老爷子很少有咳嗽痰喘的时候。老爷子吃饭从不挑食,五谷杂粮、山间野菜,没有他不吃的。树上的落地果,他舍不得扔,捡回来,全吃了。他爱吃青菜,也吃肉,炖排骨,一次吃两三块,多了还能吃,就是不多吃。他爱吃黏食甜食,还爱喝粥,一日三餐,离不开粥或者面汤。

老爷子还爱喝酒,一日三餐必备小酒儿。也不多喝,每次一小酒盅。老爷子的酒可不一般,是他自己泡的药酒。据说,大山深处生长着四百多种中草药,他用来泡酒的有二十多种,比如,丹参、串地龙、防风、黄芩、柴胡、苍株、远志等等,都是老爷子以前上山采回来的。中草药晒干了也不坏,存货很多,泡了好几大罐子酒,倒着喝。老爷子并不完全清楚有些中药的功效,但他有他的理由。他说:这全是山里的宝贝,俺爷爷就告诉俺泡酒喝好,可那会儿买不起酒……反正俺喝着挺好,也叫儿子们喝点儿。

是啊,老爷子100岁了,依然红光满面,精神好、食欲好、睡眠好,谁能说跟这药酒没有关系呢?

老爷子有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每年过生日、过春节时,欢聚一堂,热闹着呢!享受着天伦之乐,备感骄傲。他笑着说:一辈儿比一辈儿有出息,俺有个孙子在美国念博士!从大山深处走出博士生,而且是他的孙子,老爷子能不骄傲吗?

(责编:孙展)

上一篇:论晚清小说“意译风尚”的原因和影响 下一篇:剖析社区邻里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表达